考点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43565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点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点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点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点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1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1(2010江苏高考T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命题立意】本题以有关核酸的说法为选项,主要考查考生对DNA的成分及特点的识记。【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识记核酸的基本成分及特点。(2)了解核酸的功能。【规范解答】选D。具体分析判定如下:项号分 析正误A组成DNA的五

2、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均是C、H、O、N、P等元素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A=T,C=G,则嘌呤数(A+G)等于嘧啶数(C+T)【类题拓展】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2(2010海南高考T1)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具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命题立意】本题以有关糖类的说法为选项,主要考查组成生物体各种糖类的特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知识点:(1)还原性糖。(2)

3、糖的分类。(3)不同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规范解答】选A。葡萄糖和果糖属于单糖,均具有还原性,所以A项正确;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够被水解,所以B项错;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所以C项错误;乳糖被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后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所以D项错误。3(2010山东高考T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命题立意】本题以生物膜为线索,将膜的成分、功能及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联系起来,主要考查对

4、生物膜的综合理解,体现“考查学生综合理解知识的能力”的要求。【思路点拨】解决本题的思路如下:逐项分析正误题干要求确定答案【规范解答】选A 。脂肪不参与细胞膜的构成;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所以B项错误。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ATP的产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ATP的产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ATP的产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而光合作用只有光反应阶段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TP,所以C项错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但核糖体不具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结构,故说某某“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是错误的,所以D项错误。生物膜的结构大都是磷脂双分子层做支架,蛋白质

5、覆盖、镶嵌或贯穿其上。这些蛋白质的结构不同,功能具有多样性,数量也不同,这是导致不同的生物膜具有特定功能的原因,所以A项正确。4(2010山东高考T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C.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命题立意】本题以溶酶体为考查材料,体现“重基础考查”的高考理念。主要考查考生对细胞器(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否真正透彻的理解。【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区分二个误区和正确理解一个词。误区一:

6、认为H+与H2O的运输方式相同。误区二:认为 “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是溶酶体自身的细胞结构。一个词:“膜组分的更新”。【规范解答】选D。水解酶属蛋白质,它们由核糖体合成,所以A项正确。溶酶体执行功能过程大致如下:细胞膜包裹被吞噬对象进入细胞形成吞噬体,然后溶酶体与吞噬体结合形成吞噬溶酶体,在吞噬溶酶体内水解酶将异物分解。由以上叙述可知:溶酶体执行功能时,由于和细胞膜(部分)融合而使其膜组分更新,所以B项正确。H+与H2O的运输方式不相同。H2O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H+的运输则是借助溶酶体膜上镶嵌的质子泵,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入溶酶体内的。所以C项正确。细胞凋亡就是正常生理状态下溶

7、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有分解作用的例证,所以D项说法错误。5(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T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命题立意】本题以有关细胞的叙述为选项,考查生物分类、细胞周期以及生物膜的相关知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主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吗?(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主要有哪些?蓝藻属于哪类细胞?(3)人体所进行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周期是否相同吗?(4)所有生物膜的特点是否相同?【规范解答】选D。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8、,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所以A项错误。蓝藻为原核细胞,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不具有染色体,DNA分子裸露,为环状的DNA分子,所以B项错误。有丝分裂进行的时间短,一般为12 小时;减数分裂所需时间较长,例如,人的雄性配子的减数分裂需24小时,雌配子甚至可长达数年,所以C项错误。所有生物膜的特点是相同的,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一样都具有流动性,所以D项正确。6(2010北京高考T2)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RNA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命题立意】本题以细胞代谢为出发

9、点,主要考查生命活动中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相关知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2)乳酸杆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3)真核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规范解答】选D。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在拟核区进行DNA转录,合成mRNA,所以A项正确。乳酸杆菌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乳酸,所以B项正确。衣藻属于藻类植物,是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C项正确。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负责蛋白质的合成;而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再修饰加工、包装运输,所以D项错误。7(2010福建高考T2)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可能存

10、在的是( )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命题立意】本题以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为材料,主要考查细胞中葡萄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1)正确记忆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及运输方向。(2)正确记忆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的分解过程。(3)正确记忆mRNA形成过程及其发挥作用的场所。【规范解答】选D。细胞吸收的葡萄糖通过跨膜运输进入细胞质基质,然后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葡萄糖不可能进入线粒体,A项错误;细胞

11、膜蛋白由核糖体合成,而非高尔基体,B项错误;mRNA是在细胞核中由DNA转录而得的,然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基质与核糖体结合参与翻译过程,不会运输至高尔基体,C项错误;DNA聚合酶属于胞内酶,由核糖体合成后即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然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参与DNA复制,所以D项正确。8(2010江苏高考T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命题立意】本题以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为选项,主要考

12、查考生对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细胞结构。(2)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统一性。【规范解答】选A。从DNA上转录出来的mRNA称为mRNA前体,mRNA前体经过加工为成熟的mRNA后才能与核糖体结合。为了加快蛋白质的合成速度,1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多条肽链,大约每间隔25个密码子就有一个核糖体与之结合,所以A项错误。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产生分泌蛋白多的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量就多。唾液腺细胞的唾液淀粉酶属分泌蛋白;胰腺细胞产生的消化酶也属分泌蛋白,故在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所以B项正确。大

13、分子物质,如mRNA、酶等,不能从核膜进出细胞核,而从核孔进出,所以C项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是先把营养物质从细胞膜外侧(消化道)向细胞膜内转运,然后再从细胞膜内侧转运到细胞外(组织液)。由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呈柱状,故“把营养物质从细胞膜外侧(消化道)向细胞膜内转运”发生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前端”;“ 从细胞膜内侧转运到细胞外(组织液)” 发生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后端”,总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部位发生在细胞两端 ;而线粒体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故线粒体应集中分布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两端(侧),所以D项正确。9(2010海南高考T2)下列

14、关于叶绿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B叶绿体被膜由双层膜组成C暗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D类囊体膜上具有叶绿素和酶【命题立意】本题以叶绿体为题材,主要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及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发生场所。【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C。叶绿体含有类囊体薄膜,其堆叠形成基粒,且其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叶绿素和酶;叶绿体被膜是由内膜和外膜构成的双层膜,所以A、B、D三项都正确。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所以C项错误。【类题拓展】叶绿体基粒概念的理解为了便于理解叶绿体中基粒的概念,现特作如下的比喻:一块饼 一片(一层)类囊体结构一摞饼 基粒 饼上的胡椒粉 基粒上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饼上芝麻 基粒上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