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三个儿子(稿3).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43461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三个儿子(稿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3三个儿子(稿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3三个儿子(稿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3三个儿子(稿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3三个儿子(稿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三个儿子(稿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三个儿子(稿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三个儿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既、嗓”等六个生字,会写“胳膊”这个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理解课文,懂得子女应该孝顺父母的道理。教学重点:1、 认识生字新词。会写“胳膊”这个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教学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2、 懂得子女应该孝顺父母的道理。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以疑引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有一篇文章内容很奇怪,明明写了三个儿子的事情,而旁边的老爷爷却非要说自己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个老爷爷并不是盲人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很有趣故

2、事三个儿子(师板书:23三个儿子)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2、(师补充板书:23三个儿子一个儿子?)请打开书读23课三个儿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吧!二、读文识字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提示: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生字或句子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2、这些词语宝宝想跟大家交朋友,赶紧跟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3、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既然 拎水桶 停留 ”,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拎”要读准前鼻音,“桶”和“停”要读准后鼻音。提醒学生注意:其他的带“令”的字大多是后鼻音,而“拎”除外。“拎”还容易将右边写成“今”。因

3、此,要记住“拎”右边是“令”不是“今”。)“嗓子 聪明”,这两个词都要注意读准什么?(轻声)齐读一次。“总司令的耳朵”你猜是哪个字?(聪) “聪”字里有我们身上的好多器官:耳,口,心。你们瞧右边“总”的那两点多像眼睛呀。聪明的小朋友必须学会用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心里头想。是吗?“晃荡 胳膊 ” 这两个词都要注意读准什么?(轻声)男女生赛读。“明晃晃”谁会读?(课件出示读音)“晃”是一字多音,请跟老师读“晃荡、明晃晃”。中国的汉字可真神奇,小朋友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记得多跟它交朋友哦。“沉甸甸”这个词要怎么读?你还能说出几个像“沉甸甸”这样的叠词?ABB式的叠词可多了,我们可以通过找规律的方式积

4、累更多的字词。4、(课件出示词语)词语头顶上的拼音帽子去掉了,你们还会读吗?请同桌互相检查读。5、我们玩个游戏好吗?一起去钓鱼吧。只要你们把这些字词大声地读出来就调到鱼了。(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读词。6、看来同学们都跟这些字词宝宝成了好朋友,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和它们交上朋友的?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即既,博、傅膊,句甸,其它生字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你真细心,掌握组字的规律,还学会归纳。7、师: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课件出示)自己或和同桌练读,指名读前三句,男女生读,小组读第四句。你能仿照这段话,用“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的句式来说一段话吗?8、 有个词语宝宝

5、说话了,(老师做听话状)它说你们表现真不错呀,句子读得那么流利!要是能把词语写好,那才是最棒的呢! 你们有信心吗?(课件出示:胳膊)(1)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胳”和“膊”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带“月”字旁的字,大多与什么有联系呢?(跟人的身体有关)(2) 你还能写出几个带“月”字旁的字来呢?(3) 怎样才能把这个词写漂亮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4) 学生书空,老师范写。(5) 打开课文107页,在写字之前,大家要注意什么呢?(生答:写字姿势要端正,坚持做到三个“一”。)学生书写。对照。二、 整体感知1、 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读了课文,你找到答案了吗?(因为三个妈妈去打

6、水,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说。可是当妈妈们提着重重的水桶时,前两个儿子只知道自己快活,只有第三个儿子帮着妈妈提水。所以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2、 学生汇报。孩子,你真会读书,课文的内容都了解了。三、 读文引疑,重点练读1、默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师:老师发现你们今天都表现特别好,大家都是这个?(竖大拇指)同学们,这是什么?(生:这是“棒”、这是“行”的意思)同学们,你们就是最棒的,最行的。生字认得好,课文读得好听。那让我们回忆回忆,在过去的生活中,你们的妈妈曾经怎样表扬过你呢?生:我妈妈夸我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师:现在呀,你就把自己当成妈妈,直接把夸奖的话给说

7、出来!生:(学着妈妈的语气),你不仅爱劳动,成绩也好,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师:同学们,你们看,同学学得多像,还加上了妈妈的表情。是啊,你们永远都是妈妈心中唯一的宝贝,在她们心里是最棒的,今天我们课文里边的两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呢。下面请同学们用默读的方法,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个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划出来。师:老师想请三个同学给读出来。(三名同学读)师:好,下边就请你们把自己当成妈妈,自己读一读三个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语气,读出妈妈的感情。(自由练读)2、朗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师:(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读的怎么样了?各位“妈妈”们,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听听

8、,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没有?(指名读)师: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像个妈妈吗?生评价。师:谁再来读读?(指名读)师:谁来给他评评,他读的怎么样?生评价。(他不仅声音大,还有感情,读出来妈妈骄傲的语气。)师:真棒。你也是个会评价的孩子。师:都说你读得好,那老师来采访一下啊,要说心里话哟!这位“妈妈”,请问您刚才在夸奖自己儿子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师:还有谁说说?生:我在想,我的孩子是最棒的,谁也比不过他。生:我的孩子是最聪明力气最大的,长大一定是个大力士!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让我们一起来夸夸他(齐读)

9、师:(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同学们,你们瞧,一个妈妈夸奖了自己的孩子,另一位妈妈也不甘示弱。第二个妈妈又是怎样夸自己孩子的呢?请一个同学读读。(指名读)好,大家来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 (边朗读边评价)师:这位同学,你愿意听老师给你评价评价吗?(愿意)我觉得你吧,读得特别有感情,但是你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和动作。这样一定会更棒!来做做动作。全班同学一起来试试(昂起头、骄傲的眼神、竖起拇指),来大家一起来读读。师:是啊,同学们真棒,我们就要这样,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多练习朗读,这样书一定会读得更好听!师:(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谁来读?师:咦?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孩子,第

10、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生:也许她认为自己的孩子没什么长处吧。师:有不同想法的同学吗?生:我想这个妈妈一定是不想太炫耀自己的孩子吧。师:我们刚才读到前两个妈妈都特别骄傲。只有这个妈妈非常谦虚。师:谁来谦虚地读读?(指多名同学朗读)师:真是谦虚、朴实的妈妈!孩子们,有句话叫作骄傲使人(全班齐答: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但是呀,可千万不能像骄傲的大公鸡、花孔雀那样,翘尾巴啊!3、 读读演演,体会“孝敬”美德。(1)师:三个妈妈打了水,提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面慢慢地走着。妈妈们提着的是怎样的一桶水呀?课文的哪些句子告诉了我们?(引读:一桶

11、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算了。) 指导学生试读。你感受到什么?(水重,妈妈们很累。) 你是从哪里感受出来的?交流:直晃荡(做做动作)走走停停 腰也酸了,胳膊也痛了是呀,水可真重呀!妈妈们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谁能带着感受读,把这水的重,把妈妈的累读出来。(一边演一边读)(2)师:是呀,真是太累了,此时此刻妈妈们多么希望(教师引说)学生接说过渡:是的,三个儿子都来了。他们的表现怎样呢?以读回答,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来。那个既聪明又有力气的儿子来了,他学生接说:“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那会唱歌的孩子也来了,他(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只有那个妈妈说没什么特别的孩

12、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假如你看到这一幕,你想对哪个儿子说点什么? 同学们,故事中的三个儿子我们都看到了,可奇怪的是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出示) 老爷爷看到的究竟是哪一个孩子?为什么?(因为最后这个儿子懂得妈妈的辛苦,帮妈妈分担,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3)师:你想做第几个孩子?准备怎么做?(出示句式:当妈妈 ,我 。当爸爸 ,我 。)小结:孩子们,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呀!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父母亲真正的儿女。学到这里,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段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为人子 ,方少时 。 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孝与亲 ,所当执。(学生齐读)板书: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一个 翻跟头 不会帮妈妈提水 一个 唱歌 不会帮妈妈提水 另一个 不会翻、唱 主动帮妈妈提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