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43400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合肥市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预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着力建设重大病虫害防治体系,提高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程度,增强应急防控能力;大力推行现代农业技术,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方法,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充分发挥植物保护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二、防治目标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小麦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均控制在5%以内,棉花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7%以内,花生病虫危害总体损失率控制在6%以下。具体目标是:

2、稻螟虫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内;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控制在10001500头以内,穗期控制在20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内,孕穗期控制在10%以内;纹枯病病情指数控制在10以内;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内;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3%以内。小麦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8%以内,小麦纹枯病病茎率控制在10%以内,穗蚜百穗蚜量控制在800头以内;玉米螟虫蛀茎株率控制在10%以内。棉叶螨红叶株率控制在10%以内。通过推广病虫总体防治技术,改变对单个病虫进行单一防治的做法,使总体防治实施区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病虫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

3、降1520%,大大降低病虫防治成本。油菜菌核病病指防效达75%以上,平均亩挽回菜籽损失15%以上。花生蛴螬每平方米控制在4头以下,茎腐病、褐斑病、青枯病病株率均控制在5%以下。玉米螟虫防治效果达85%以上。蝗虫防治效果平均达到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通过推行生态控蝗、生物治蝗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0%左右,确保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的总体防蝗目标。三、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重大病虫害发生时,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发动,市农委牵头,组织、协调农资、财政、工商、质检、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做好物资、经费、市场检查和宣传等各项工作。市级成立防治工作指挥部,市农委负责同

4、志任指挥长,委办公室、农业处、财务处、政策法规处、科教处、植保植检站、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中心等有关处(站)长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市植保站,具体负责与各部门信息沟通、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监督检查以及处理日常事务等工作。为确保防治效果,市农委还将根据市政府的指示,成立市级督查组,对各县区的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责,切实做好本辖区内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病虫发生防治定期汇报和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通报制度。2、技术支撑市、县(区)植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网络体系建设与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确保测报技术人

5、员在岗。加大测报方法的研究力度,认真按测报规范开展调查,努力提高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性。建立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要强化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基础、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集成组装,引导农民选用科学防治技术,努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充分展示综合防治技术效果,提升农业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水平。3、应急防控基础设施今年我市仍将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实行购置植保机械的奖补政策,以促进植保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整体防治水平和重大病虫害的应急防控能力。各

6、地要抓住机遇,及早筹措,加大宣传,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将农民合作组织和购机补贴等两项惠农奖补政策落到实处;依据“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帮扶、完善农民防治专业合作组织,强化市场引导,努力提高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水平,切实解决“一家一户防治难”的问题。相关技术部门要及时做好防治专业合作组织成员的培训工作,使之了解主要病虫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植保机械的使用及维护等专业技术,确保在重大病虫发生时能够及时展开大面积群防群治工作。4、防治药剂供应各地要提前制定重大病虫防治药剂的统一供应方案,以乡镇为单位,统一时间,统一购药,统一防治。重大病虫发生时,植保部门负责确定药剂和使用技术,推荐药剂供应商;乡

7、镇政府组织各村、组统一购药,按批发价格统一供给防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依据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进行统一防治。5、加大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各地要积极争取有关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配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语音电话、农网、明白纸、防治现场会、农民田间学校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重大病虫防治技术,真正做到虫情及防治技术家喻户晓;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提高病虫防治质量和效果。6、应急防治经费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作为各级政府防

8、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应急防治经费纳入有关财政应急保障预案体系中,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治等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四、重大农作物病虫主要防控技术(一)水稻病虫1、防治策略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报;大力推行预防控害和生态控害技术,维护稻田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精心组织开展专业化防治,坚持“预防秧田期,放宽分孽期,保护成穗期”的科学用药措施。2、主推技术(1)生态控害技术选用抗性品种;科学管理肥水;栽培避螟技术;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等。(2)总体防治技术种子处理及秧田期病虫害预防技术,生育中期、穗期总体防治技术。(3)主要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等病虫害选择用药、控

9、制用药及交替轮换用药技术。3、具体技术措施(1)稻飞虱科学管理肥水。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实行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恶化稻飞虱食料和生存环境。保护利用天敌。一季稻7月初前不用化学农药,营造稻田天敌繁衍有利条件,使稻田天敌建立强大的控害种群。抓好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为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15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孕穗期(大肚期)至齐穗期为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褐飞虱占60%以上)2000头(白背飞虱占60%以上);齐穗期以后为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防治适期: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药剂选用

10、噻嗪酮、吡蚜酮、氟虫腈、毒死蜱、敌敌畏、敌敌畏等农药。虫态复杂的田块,宜选择两种对路药剂混用。施药技术: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每亩60公斤)、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寸深水层5天),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熏蒸,穗期防治宜采用手动喷雾器施药。各地在使用氟虫腈时要注意避免对蟹、虾等水生动物造成危害。(2)稻纵卷叶螟实施健身栽培。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的抗虫性。保护利用天敌。水稻生长前期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为稻田蜘蛛及卷叶螟绒茧蜂等天敌群落的建立营造适宜环境,充分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科学开展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

11、幼虫1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防治适期:大发生年份,防治时期为卵孵高峰期,7天后再补治一次;中等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药剂:四(2)代防治可选用Bt、阿维菌素等药剂(选用生物农药Bt时,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高峰期)。五(3)代防治可选用丙溴磷、氟虫腈、甲维盐、阿维菌素、毒死蜱等。开展“康宽”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示范。(3)螟虫坚持以农业措施控螟为基础,科学用药,辅以生物防治的策略。化防中,二化螟坚持“一代普治早稻大田及一季稻秧田、二代主治一季稻大田”;三化螟坚持“三代主治单季晚稻白穗及双晚枯心”。压低越冬基数。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冬闲田及时翻耕灌深水并保持一周以

12、上。推行栽培避螟,实行生态控螟。适当推迟水稻播期,避开和减轻主害代的为害。合理用药,减少药剂对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天敌的杀伤,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开展性诱剂示范应用,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适时开展药剂防治。二化螟:一代以早稻大田和一季稻秧田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卵孵高峰期,大力倡导选用Bt制剂防治,或在1、2龄幼虫高峰期选用杀虫单防治;二代重点防治单季稻田,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期,重发区域710天后再补治一次,药剂选用氟虫腈、阿维菌素复配剂;三代重点防治双季晚稻、迟熟一季稻,药剂选用三唑磷与杀虫单或阿维菌素复配剂。三化螟:三代主治单双晚白穗,掌握一季稻破口期(当510%水稻破口露穗时)用药防治,药

13、剂选用三唑磷与杀虫单或阿维菌素复配剂。施药时田间要尽量保持浅水层,对无水田块,必须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4)水稻条纹叶枯病加强虫情监测。在5月初,对稻区麦田、油菜田和冬闲田开展灰飞虱发生基数调查,重发区要做好灰飞虱带毒率测定,为开展麦田、秧田和大田防治提供依据。清除田边杂草。灰飞虱重发区,早春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或开展灰飞虱防治,减少初始传毒媒介。重病区压“粳”扩“籼”。根据水稻条纹叶枯病粳糯稻重于籼稻的表现特性,提倡在上年偏重发生稻区压缩粳糯稻,扩种籼稻或推广种植盐稻8号、徐稻3号等抗病性较好的水稻品种。狠抓秧田防治。重病区秧田提倡使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育秧。小麦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飞虱,

14、药剂选用毒死蜱加吡虫啉、吡蚜酮,重病区移栽前35天再补治一次。大田防治。病害常发区分别于灰飞虱第二、三代卵孵至低龄若虫盛期防治,药剂选用毒死蜱(或混灭威)加氟虫腈。(5)稻曲病选用抗病品种,如协优系列、D优527、秀水664等。及时开展药剂防治。于水稻破口前10天第一次施药,破口期再补治一次,药剂以选用戊唑醇(43%好力克悬浮剂等)、井蜡芽(10%真灵悬浮剂等)、井烯唑(12%曲纹星可湿粉等)为主。(6)水稻纹枯病减少菌源。灌水耙田时,打捞被风吹到田边的“浪渣”,并带出田外,减少水稻纹枯病初始菌源。加强肥水管理。做好氮磷钾的合理配施,切忌偏施、迟施氮肥,适时适度烤田。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早稻孕穗

15、期病丛率达20%、抽穗期病丛率达40%的田块,中、晚稻分蘖至拔节期病丛率达20%的田块,要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0%井冈霉素可湿粉、12.5%井蜡芽水剂,选择上午有露水时喷药,药液要均匀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病田块第一次施药后710再补治一次。(7)总体防治技术为了减少农药使用数量,提高防治功效,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根据我市病虫的发生规律,应掌握在水稻播种至秧田期、破口期两个关键生育阶段,推广针对多靶标病虫,开展总体防治技术,达到控害、节本、增效、护益的目的。水稻播种至秧田期:重点防治种传病害(恶苗病、稻瘟病、干尖线虫病等)、灰飞虱、一代螟虫等。一是抓好种子处理环节

16、;二是根据病虫种类选准药剂,在移栽前35天用药,带药下田。水稻破口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曲病等穗期病虫害。根据水稻品种特性、主要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因地制宜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药剂,治“主”兼“次”,达到“一治多效”的效果。(二)小麦病虫1、防治策略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种植小麦抗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科学药控抓关键。2、主推技术(1)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半精量播种和适期播种技术。(2)加强肥水管理,实施健身栽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加磷、钾肥和有机肥、微肥的施用量,推广氮肥后移,适当增加磷、钾肥和有机肥、微肥的施用量,注意氮磷钾肥的平衡,培育健壮植株,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土壤湿度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