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433596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1课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21课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21课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1课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反思谢晓燕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和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堂导入恰切,首尾呼应,一气呵成。以2008年北京奥运主题口号及刘欢、那英演唱的歌曲同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音频揭开课堂帷幕,北京奥运是刚刚过去的由中国举办的世界盛会,由于影响大,同学们仍记忆犹新。北京奥运不仅是一个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全世界人民汇聚北京,交流思想、文化、感情的一次欢乐的聚会。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理想就是世界和平。而和平之所以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战争的破坏,由此引出战争的话题和战争历史,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这种反向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述说战争到感悟战争,课堂首尾

2、遥相呼应。让学生对战争的起因、影响有一个比较系统、比较客观而全面的认识。让学生最终理解到:和平是美好的,但世界并不太平。战争是客观存在的,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我们的责任。但作为中国人,只有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我们才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有所作为。这样,学生从了解战争、认识战争,到认识自己的责任,再到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自然渗透。2、深入挖掘教材,有效实施知识拓展。学生个性发展与群体提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前后有5个拓展性思考讨论题,包括:对普林西普刺杀行动的评价;对美国的中立、参战和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动机、目的和影响分析;从一战使用的新式武器,讨论战争与科技的关系

3、;分析一战的影响;思考一战时期中国发生的大事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评价等。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丰满、深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观点更全面、更客观、更成熟。3、准备比较充分,手段尽量直观上课前,我一方面布置学生预习、搜集相关材料。另一方面对教材教参进行了认真思考与研究,确定了讲课的重点与难点。之后我在网上搜集了20多个一战的课件,包括初中和高中的教学课件。我把这些课件进行仔细地对照比较,精选了适合我的课堂设计理念、又比较清晰美观的一些图片,为我所用。我还选看了有关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的有关电影片段,制作了凡尔登战役的一个简短视频。课前设置了与导语配套的音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4、精心设计制作了讨论、思考、小结等大量幻灯片。为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各种感官体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4、学生的课堂学生自主,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整个课堂,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在读、思、议、疑、说、辩等自主学习和多维互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感悟历史,启迪智慧、提升科学和人文修养;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充分体现,教师通过提问、点评、展示课前设计的课件,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知识能力之间,学生与书本及课程资源之间穿针引线,铺路架桥。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和相关资源,丰富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立体化、多样化和生命化。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有:由于课堂容量比较大又有一定的深度,学生接受、理解、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的时间就比较多、比较长,因此课堂时间非常紧,节奏很快。学生如在某个环节上稍有耽搁,就无法完成本堂课预设的目标和任务,所以整个课堂老师和学生都异常地紧张。因此,在备课做教学设计时要多一点考虑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一味地贪多贪难。知识拓展的量和度要把握好,否则就适得其反。总之,经过本节课的备、教、思,感触颇多,受益匪浅。课堂艺术,创意无穷。教学的精彩与完美永远都在下一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