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分数互化[1].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43359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分数互化[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2 分数互化[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2 分数互化[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2 分数互化[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2 分数互化[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 分数互化[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 分数互化[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分数互化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17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整数化成假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过程。2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之间的关系,能进行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3主动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问题情境教师提出“把1化成与它大小相等的假分数”的要求。指名回答后,讨论:能说几个这样的假分数?分数的分子、分母是0行吗?利用“比赛”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已有的知识,并为下面的学习活动作铺垫。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数的改写比赛。我说

2、出一个整数,请你说出一个与它大小一样的假分数。你们行吗?生:行!师:好!听好了:1 。学生可能说出很多。指名回答。师:这么多同学都举手,你们能说出几个假分数?生:无数个。师:怎么会这么多呢?生:因为只要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它就等于1。自然数有无数个,等于1的假分数也就能写出无数个。师:自然数也包括0。用0作分子、分母行吗?生:不行,0不能作分母。二、整数化假分数1提出把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的要求,学生回答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使学生了解“1里面有3个,2里面有(23)个”的方法。教师出示标有1、2、3、4、5的直线,将和在直线上表示出来。使学生初步了解假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获得把整数改写

3、成假分数的活动经验。师:1可以化成任意分子、分母都相等的分数。当然0除外。这个太简单了。好,我们再换一个问题:把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生:。板书:2=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会说:1是,2就是。1里面有3个,2里面就有6个,是。1里面有3个,2里面有(23)个。如果第种说法,没有出现,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如:师:1里面有3个,2里面就有(33)个,3+3还可以怎样说?2提出“把3、4、5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的要求,让学生试做。让学生经历尝试把整数化成假分数并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师:同学们能把1、2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你们能把3、4、5也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吗?自己试一试。学生

4、试做,教师巡视,个另指导。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1里面有3个,3里面有(33)个,是。1里面有3个,4里面有(43)个,是。5里面有(53)个,是。教师板书出:3=、4=、5=。3教师说明,假分数也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然后边讲解边画出直线,并表示上面改写的假分数。教师讲解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假分数,使学生体会表示假分数的方法。师:我们以前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上面的假分数也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这样做:先画一条直线,标出0、1、2、3、4、5各点,把自然数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积把每两个数中间的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每1小段表示。教师边说边画出直线师:1

5、里面有3个,写在1的上面,2里面有6个,写在2的上面,同样的道理,直线上3的上面写,4的上面写,5的上面写。4讨论:怎样把整数化成假分数?让学生发表意见。鼓励学生任选一个整数,把它化成分母是4的假分数。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在讨论、自己尝试互化、交流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假分数与整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把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假分数呢?学生可能会说:用假分数的分母做分母,用分母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学生说不完整教师引导。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请你任选一个整数,把它化成分母是4的假分数。学生自己写数,然后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假分数和带

6、分数互化1教师说话,出示只有0、1、2、3的直线,每两个数之间平均分成5份,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了解直线上的已知数和每两个数之间平均分的份数,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师:刚才,我们学会了把整数化成假分数,还知道了怎样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化成的假分数。下面,我们来学习用直线上的表示其它的假分数和带分数。请看这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本第16页例4直线,表示出0、1、2、3,每两数之间平均分成5份。生1:直线上标有0、1、2、3四个数。生2:每两个数中间的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1小段表示。2教师在直线描出四个点,鼓励学生用假分数表示。先同桌讨论,再全班分别交流。先讨论用假分数表示各点,便于

7、学生形成思维方式。师:观察的很认真,现在,老师在直线上描出几个点,边说边描出直线上四点,你能用假分数表示出这个点吗?同桌讨论一下。学生同桌讨论。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点用假分数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教师在直线上写出各点表示的假分数。生:这个点用假分数表示,因为1里面有5个,再加上一个,就是。师:1和2中间的第三个点呢?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如:这个点用表示。因为,再加上3个,就是。因为0到1之间有5个小格,1到这个点之间有3个小格,一共是8个小格,所以用是表示。师:2和3之间的2个点各用哪个分数表示?生1:2和3之间第2个点用表示。2里面有10个,再加上2个就是12个,也就是。生2:

8、2和3之间第4个点用表示。10个加上4个就是14个,也就是。3提出“用带分数表示直线上的点。”的要求,师生共同完成。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空间。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用带分数表示直线上的点的过程,为总结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做准备。师:刚才,同学们用假分数表示出了直线上的点,想一想,直线上这些点用带分数怎么表示呢?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在直线相应的位置写出带分数。学生可能会说:1和2之间的第1个点用1表示。因为1和,合起来是1。1和2之间的第3个点用1表示。因为1和合起来是1。2和3之间的第2个点用2表示。因为2和合起来是。2和3之间的第4个点用2表示。因为2和合起来是2。学生也可能会说:里面有1

9、个和1个,也就是1。里面有1个和3个,也就是1。里面有1个和7个,也就是2。里面有2个和4个,也就是2。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4让学生观察每个点对应的假分数和带分数,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关系。师:请同学生仔细观察直线上每个点对应的假分数和带分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1)每个点对应的假分数和带分数是相等的。(2)假分数和带分数中真分数的分母一样。(3)用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带分数的分子。5提出“议一议”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得出假分数化带分数和带分数化假分数的方法。在已有

10、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方法。师:讨论一下:怎样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怎样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真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带分数化假分数:用真分数的分母作分母,整数部分乘真分数的分母再加真分数的分子,作假分数的分子。四、尝试应用1教师写出试一试的几个分数,说明题目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素材,使学生掌握假分数和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方法。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方法,请看下面几个分数,

11、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是带分数的化成假分数。学生试做,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化法。 2交流方法和结果。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想法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交流、学习、展示想法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想法, 让学生充分交流。五、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先“怎样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学习的效率。师:同学们看练一练的第1题,谁来读一读题?学生读题。师:谁能说一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生:把每组中的带分数和整数都化成假分数,而且分母要相同。学生做完后,全班交流。

12、2练一练第2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先讨论一下21括号里填几,再让学生自己完成其它各题。既是分数互化的变式练习,也是新知识的学习。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师:同学们请看练一练第2题,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生: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师:什么叫合适的数?生:使等号两边分数相等的数。师:谁来说一说21括号里填几,为什么?生:括号里填10,21。因为2整数部分由2变成1,就是说把其中的1个1化成分母是7的假分数和原来的相加,就等于1。3练一练第3题。学生自己填数,再交流。考查学生是否能用学过的数表示同一件事物。师:同学们看练一练第3题,用小数、带分数和假分数分别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学生完成后,说一说怎样想的。4练一练第4题。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考查学生是否能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直线上的点。师: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4题。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教学随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