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11 (2).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43348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11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11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11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11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11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11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11 (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亢的西北腔教案设计一、 学情分析学生:对祖国民歌感兴趣,对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感情,但对民歌知识知之甚少,应该加以补充,更应有当肩负起继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文化的重任。二、 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三、 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能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与当地环境、生存状态、人物性格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西北民歌的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等民歌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和“信天游”等民歌体裁。四、 重难点1、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2、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五、 课时1课时六、 教学准备多媒体七、 教学过程课程导入播放西部放歌的视频引出课题,高亢的西北腔新课;先让学生了解西北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进而介绍民歌的概念,体裁

3、西北五省区是指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而引出民歌的概念和体裁。播放视频区分民歌体裁 。引出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体裁;花儿和信天游播放花儿和信天游的代表作品,上去高山望平川,脚夫调体会作品的风格特征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歌词的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性。其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舒展自由,显得大气磅礴。上去高山望平川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起是容易摘起难,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阿哥的白牡丹呀, 摘不到想找的花儿枉然。 特点:1、写景:苍茫辽阔气度恢

4、宏一派高原尽收眼底的意境2、抒情:其义含蓄,富于哲理(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就要勇敢地去追求、去实现。)信天游v “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旋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节奏自由,旋律高亢辽阔、起伏较大的;另一种是节奏工整、结构严谨、旋律平稳、表达感情较为细腻的。 v 脚夫调表达了脚夫赶脚时的那种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脚夫调说四十里那长涧羊羔山,说好婆姨出在我们张家畔。张家畔起身刘家峁站,峁底里下去我把朋友看。说三月里的太阳红又红,我们赶牲灵的人儿咋就这样苦命。我不唱了那个山曲我不好呆,我唱上两句山曲我就想亲人。(“呆”发“sheng”的音。)v 注:所谓脚夫,即为挑脚之人,亦即用

5、肩挑背磨搞运输的村夫。山洞里没有大米,更没有南杂百货之类的东西,有的只是柴竹树木之类及竹木制品。脚夫们把这类物资一担担挑出去,又把山外的日用品一担担挑进来,闭塞的村庄就靠了这管血脉才得已生存v 脚夫调 这首歌曲旋律采用上下句的单乐段结构,上句旋律起伏较大,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下句则一起即伏,表现了一种低沉、压抑、愤懑的心情。即兴编唱,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增可减,上句用比兴,下句点题句尾押韵。歌词语言精练质朴,形象生动。总结西北民歌风格特征;高亢悠长,舒缓自由,起伏大 引出西北民歌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播放图片,西北音乐风格形成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人的性格的影响以及方言的影响 总结西北民歌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播放图片 小结 ;西北民歌节奏自由,起伏大,高亢悠长,反映的是平民老百姓的生活,。知识拓展v 有西北风格的通俗歌曲l 信天游 l 黄土高坡八、 课堂总结通过学习,传承祖国音乐文化,丰富自己羽翼,在未来的道路上站得更高,飞得更远 九,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