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骨深加工项目谋划建议书书.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426661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牦牛骨深加工项目谋划建议书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牦牛骨深加工项目谋划建议书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牦牛骨深加工项目谋划建议书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牦牛骨深加工项目谋划建议书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牦牛骨深加工项目谋划建议书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牦牛骨深加工项目谋划建议书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牦牛骨深加工项目谋划建议书书.doc(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牦牛骨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牦牛骨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 论(一)申请项目概述本项目是关于牦牛骨蛋白骨素生物转化提取技术的开发。在本项目中,以四川省阿坝州的特色资源牦牛的屠宰副产物牦牛骨为原料进行深加工。针对牦牛骨的特殊结构,结合阿坝州当地实际生产条件,确定了提取制备牦牛骨蛋白骨素蛋白骨素产品及规模生产的工艺路线。经查新,目前国内关于采用以复合蛋白酶酶解牦牛骨的生物转化提取技术报道较少。在本项目中,首次将具有自主创新的、先进的、高效的胰肽链内切酶和真菌外切肽酶复合后应用于牦牛骨生物转化制取牦牛骨蛋白骨素,同时添加银耳超微细粉改善产品吸湿性及对产品进行矫味,不添加化学添加剂,减少了资源

2、浪费,减轻了环境的压力,在属国内首创。本项目运用复合多功能蛋白酶,选择性切分牦牛骨胶原蛋白,在温和状态下将牦牛骨中的蛋白质进行高度水解(水解度60%)。其工艺可操作性强,所得骨素产品总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等成份含量丰富(牦牛骨蛋白骨素中总蛋白质含量70%,氨基氮4.5%)。在酶解催化过程中,废水、废渣都变成了肥料、植物生长素等。因此,本项目工艺技术符合绿色产业的要求,实现了牦牛骨蛋白骨素的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在国内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和创新性。经过中试、转化,将以前作为废弃物处置的牦牛骨变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生产的高品质牦牛骨蛋白骨素产品,按目前市场均价,一吨鲜骨约 1300元,按

3、本工艺可加工成蛋白骨素182公斤,售价55元,提高了其附加值7.7倍,其利润可观,前景广阔。将本项目技术成果运用于我国畜禽鱼骨的综合开发中,能够大大提高我国数以亿吨计的骨资源利用率及附加值,对于我国特色农业资源牦牛骨的增值转化及畜禽资源利用具有重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对促进地方畜牧场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提升将发挥重大作用。随着我国肉类深加工业的发展、酶生物工程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消费者对天然食品要求的不断增加,骨素作为21世纪具有前瞻性的新型天然食品,其潜在市场极大。在全世界崇尚天然的今天,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可以预测,当本项目建成实施后,依托青藏高原丰富的牦牛资源,围绕“牦牛产业、牦牛经济和牦牛文

4、化”,实施牦牛产业化综合开发,生产具有阿坝州藏羌风情的特色食品牦牛骨蛋白骨素食品,其丰富的营养、醇厚的口感,必然会唤起人们追求天然绿色食品的购买热潮,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二)项目预计目标1、总体目标本项目属“2006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指南”重点支持之四“农林特产资源高效开发与增值加工技术”的项目。(这句建议放到后面“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近期发展趋势”中,此处不妥)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60万元,前期已投资60万元,需新增加的投资额为200万元,申请80万本单位自筹新增投资100万元,阿坝州配套资金20万元。项目完成时,技术成果进行工业化生产所需的技术条件和技术参数已成熟并可付诸实施

5、。项目(1)项目执行期间计划投资额:对现有生产车间进行改造,改造面积900m2,单位造价400元/ m2,车间改造费、水电汽改造42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等费用55万元;试验研究费:包括本项目产品的研究开发所需原辅材料、分析检测、人工等费用60万元;人员培训费: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0万元。(2)成果熟化程度本项目通过生物酶解技术提高牦牛骨蛋白水解度,并添加银耳超微细粉改善产品吸湿性及对产品进行矫味的工艺技术研究,从“提取粉”到“牦牛骨蛋白骨素产品”的工艺设计、复合多功能蛋白酶的制作、试验参数的研究,将在小试的基础上,进行100t/a的中试验证,特别是工艺的改进,加工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如:蒸

6、煮时间及压力、酶解时间、温度、时间及PH等等)的优化,中试完成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科技成果的熟化程度,并可提供产业化装置建设的技术和数据。(建议保持原有叙述,是讲项目申请以前的成果熟化程度,而不是讲申请以后)(3)具体将达到以下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中试规模(删)生产牦牛骨蛋白骨素100t/a;牦牛骨蛋白溶出率90%,牦牛骨蛋白水解度60%,牦牛骨蛋白骨素中总蛋白质含量70%,氨基氮4.5%。(4)产品的执行标准目前国内未见工业化酶法生产蛋白骨素的报道,迄今为止尚无国家或行业标准。根据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本项目产品企业标准(Q/62468273-7.9-2003)。(5)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经

7、济效益项目完成后,年产牦牛骨蛋白骨素100t年产品销售收入550万元(含税),年销售税金及附加费49.2万元。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46.04% 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3.4年财务净现值(i=10%):257.17万元投资利润率:30.4%投资利税率:47%社会效益牦牛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四川省阿坝州是我国重点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省发展草食牲畜的主要基地之一。目前,全国牦牛存栏1362万头,阿坝州牦牛存栏栏150.2万头(牛存栏197.1万头),加上周边辐射地区存栏牦牛660万头,约占全国牦牛总量的11和48,在四川乃至全国牦牛产品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该地区科学相对落后

8、、技术力量薄弱,牦牛的加工利用仅仅局限于肉、奶、皮毛的深加工,而占牦牛体重20%以上的牦牛骨处于低层次的利用或根本没有利用而废弃掉的状态,每年有近400万t的鲜骨被低价出售、废弃甚至腐烂,不仅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了环境的污染。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开展,能够把现有的未合理利用的牦牛骨进行综合加工,依托丰富的鲜骨资源形成系列产品产业群,旨在弥补藏区农牧产业链中的断档,从而达到变废为宝、提高牦牛骨附加值的目的。本项工艺的研发成功和产业化推广将有助于以畜牧产品为主要原料,研制开发具有创新性的食品、药品和生物制品,提高传统畜牧产品的现代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畜牧现代化

9、科技产业的建设;能够促进青藏高原乃至全国畜牧业的全面提升,增加畜牧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畜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畜牧业产值,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能在食品、生物制品、药物开发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开展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技术创新,有利于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优势资源,在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大量当地农牧民就业、增收、繁荣藏区经济、巩固藏区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振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让当地少数民族农牧民脱贫致富,已成为阿坝州畜牧业的整体战略计划不可或缺的内容,本项目的开展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本项目的生产过程仅(不要)会产生

10、少量的污染源,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小,按照本项目拟采取的环保处理措施,能够将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后达标排放,确保了环境卫生。此外,由于本项目从绿色、健康的理念出发,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及防腐剂,避免了长期以来骨素生产普遍采用的酸碱工艺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环境友好,生态效益明显。2、阶段目标本转化项目执行期计划24个月,分四个阶段完成:(分为投资指标、进度指标、经济指标)第一阶段(2006年6月2006年8月):这一阶段首先完成进行转化所需的车间厂房及水、电、汽改造工作,改造的同时经生产试验而最后确定牦牛骨蛋白骨素的最佳制作工艺,使牦牛骨蛋白溶出率90%,牦牛骨蛋白水解度60%,牦牛骨蛋白骨素中总蛋白

11、质含量70%,氨基氮4.5%。此阶段工作由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完成。(建议不要,放在后面项目分解中有叙述)这一阶段计划落实资金102万元。第二阶段(2007年1月2007年3月):生产设备的配套选型和确定设备生产厂家,完成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这一阶段计划落实资金45万元。第三阶段(2007年4月2007年5月): 生产设备安装和调试及试生产。这一阶段计划落实资金13万元。第四阶段 (2007年6月2008年6月):合格的牦牛骨蛋白骨素产品投放市场,生产出牦牛骨蛋白骨素100t。这一阶段计划落实资金40万元。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本项目共需投资260万元,已完成投资60万元,需新增加的投资额为200

12、万元,新增投资中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80万元,本单位自筹新增投资100万元,阿坝州配套资金20万元。到位时间和金额见下表1-1:资 金 筹 措 表表1-1 单位:万元资金名称资 金 到 位 时 间金 额用 途先期投入2004年7月-2006年6月60厂房的改建及购买小型生产设备自有资金2006年6月-2006年12月32产品研究试验费、车间厂房的改扩建等2007年1月-2007年2月15生产设备的配套选型及购置2007年3月-2007年4月8生产设备安装和调试及试生产2007年5月-2008年5月5铺底流动资金阿坝州配套资金2006年6月-2006年12月30车间厂房的改扩建等2007年1

13、月-2007年2月15产品研究试验费、车间厂房的改扩建等2007年5月-2008年5月15铺底流动资金国拨资金2006年6月-2007年5月60产品研究试验费、车间厂房的改扩建、生产设备的配套选型及购置、生产设备安装和调试及试生产等2007年6月-2008年6月20铺底流动资金合 计200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 1、简述本项目所涉及的具体的农业生产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动物鲜骨的开发起步较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受到重视。20世纪70年代,食用鲜骨泥产品最先由肉制品发达的丹麦和瑞典研制生产,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就被推广到日本、美国和英国,尤其以日本推广最快最广。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14、鲜骨及其加工制品现在已逐步成为一种独特的食品源及营养源,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骨资源的开发利用都相当重视,出现了一大批鲜骨深加工著名企业。如:日本的增幸株式会社采取超微粉碎法制作骨糊肉;美国的连珠公司开发可溶性骨蛋白;英国的Liensfield公司利用骨料制作食品和精饲料;在埃及,牛骨是饮食中汤类和调味品的主要成份;瑞典对骨的利用率几乎达到100%。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关于食用蛋白酶法水解的报道极少,直到70年代才出现了大量有关酶法水解食用蛋白质的报道,并同时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建立起来。Fic和Surwka于1987年利用酶制剂从鸡骨中制取了一种蛋白浓缩物,1

15、994年又进行了酶水解鸡骨蛋白的研究;丹麦从1992年起也已开始用酶处理骨骼生产食用蛋白粉,并探讨了将酶生物工程应用于骨蛋白食品中的可行性;将小牛骨骼进行酶水解,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从而成功进行了酶解回收小牛骨蛋白的研究。在国内,动物蛋白的研究中以乳蛋白、肉蛋白研究较多,在骨方面的研究相对少一些。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骨成份的认识不足和研究投入不够,使我国在骨的开发和利用上还停留在较落后的阶段,大部份骨经过烘干、粉碎成骨粉后作为饲料组成成份,其附加值相当低。酶解加工骨蛋白的报道不多,且多针对鱼骨进行研究。崔铁军(1987)对黑线鳕鱼骨架进行水解,研究了无盐鱼蛋白水解物,产品得率为16.1%,蛋白质含量为85.9%;王朝旭等人(2001)年进行了酶法水解骨蛋白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牛骨、羊骨等畜骨的酶解鲜有报道;研究集中于水解物的营养评定;涉及苦味脱除的研究较少,常采用活性炭吸附,造成蛋白质的损失较大。时至今日,生产天然、健康的绿色食品代表了食品加工业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幅员辽阔的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畜牧生产基地,牦牛资源丰富,牦牛加工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