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425053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蜡烛燃烧D活性炭吸附2某品牌豆粉外包装注明可为人体补充钙、锌、蛋白质等,其中“钙、锌”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3已知化合物HnRO2n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6,则n为( )A1B2C3D6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

2、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B氧气有氧化性C氧气有可燃性,是一种常见的燃料D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B该图示变化中的分子没有变化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D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6钠是一种金属单质,如图所示,有关信息如下。银白色的金属;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开;常温下,钠与氧气、硫、水等均能快速反应;钠在高温高压时甚至可以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氢化钠; 在实验室里,金属钠通常存放于煤油中。依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B描述金属钠的化学

3、性质有C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就是它比煤油密度大7秋季的射阳更迷人,下列情景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东部有一排排白色的风车随风转动,人们利用风力发电B万亩良田里铺满金黄稻子,农民们将水稻加工成大米C青绿的树叶镶嵌着黄色的叶片,黃色的叶片随风飘落D葡萄架下坠着一串串紫色的葡萄,人们将葡萄酿成美酒8下列对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的归纳不合理的是( )A都放出热量B都是氧化反应C都是化合反应D都有化合物生成9氟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氟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9B元素符号为FC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D一个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910根据如

4、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B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组成的。(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键康,生活中可用_区分硬水和软水:(3)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填字母):A步骤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的作用是消

5、毒杀菌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4)小英同学从河水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将水样静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是_(填序号)a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5)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水作为原料,可获得多种产品。工业上常用水通入灼热的碳制取水煤气,水煤气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该反应原理为_(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CO和H2制取二甲醚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1个X分子中含有10质子。该变化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是_。(6)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不利

6、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葡萄酒常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作防腐剂。某研究小组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Na2SO3+SO2=Na2S2O5。查阅资料:SO2与CO2类似,能与水、NaOH溶液反应。亚硫酸(H2SO3)类似碳酸不稳定,易分解。(1)装置I中Na2SO3和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S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将装置II中析出的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3)装置III用

7、于处理尾气SO2,可选用图中最合理装置为_(填编号)。(4)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证明NaHSO3溶液呈酸性,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填编号)。a加入盐酸b加入酚酞溶液c测定溶液的pH(5)测定某葡萄酒中防腐剂的残留量(以SO2计算)的原理:I2+SO2+2H2O=H2SO4+2HI,利用消耗的I2量可求SO2量。在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变为I2,则测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_关系密切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

8、标号)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甲、乙、丙都是常见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甲和丙都可以作燃料,乙和丙中所含的元素种类相同,乙能引起“温室效应”,则乙的化学式为_,甲转化为丙的途径有多种,写出通过化合反应的方式,甲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乙、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实验室用图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该装置中导气管中的橡胶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_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

9、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称取石灰石(主要成分,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结束后放出气体,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_14根据图1实验装置回答问题:C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实验中细铁丝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A实验中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类型是_;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用玻璃片_(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填字母)。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B实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

10、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用V、V1、V2表示)。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 “84 消毒液”广泛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固体次氯酸钠_g;水_mL(水的密度为1g/ mL)。(2)若将上述配制的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多少_g? (写出计算步骤)16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化学式为CO(NH2)2,请填空:(1)一个尿素分子中氮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1、_。(2)尿素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3)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活性炭吸附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D【解析】这里的“钙、锌”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

12、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3、B【解析】因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R元素的化合价为+6,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1)n+(+6)+(-2)2n=0,解得n=2,故选B。【点睛】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解答4、B【解析】A.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但不能跟所有物质反应,如氧气和水不反应,选项错误;B. 氧气有氧化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选项正确;C. 氧气有助燃性,是一种常见的助燃剂,但是氧气不可燃,不可用作燃料,选项错误;D.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不一定发光、发热,如动植物

13、的呼吸,选项错误。故选B。5、B【解析】试题分析:A、在此图示变化中共有四种物质,正确;B、该图示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错误;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正确;D、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正确。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原子概念。6、C【解析】描述的是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化学性质;描述的是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因为钠的化学性质活泼,不易与空气接触,又密度比煤油密度大,所以用煤油保存,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详解】A、描述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故选项错误;B、描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有,故选项错误;C、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钠在高温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钠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故选项正确;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的原因是钠的化学性质活泼,不易与空气接触,又密度比煤油密度大,所以用煤油保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磁性、溶解性、挥发性等,特征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