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考试试卷2汇总(DOC 12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42424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学考试试卷2汇总(DOC 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犯罪学考试试卷2汇总(DOC 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犯罪学考试试卷2汇总(DOC 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犯罪学考试试卷2汇总(DOC 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犯罪学考试试卷2汇总(DOC 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犯罪学考试试卷2汇总(DOC 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学考试试卷2汇总(DOC 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大学函授犯罪学试卷二一名词解释(每题二分,共10分)1、犯罪学:指将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研究、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其核心在于揭示犯罪原因。2、犯罪亚文化: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予以信奉和遵守的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3、斯德哥尔摩模式: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彼此产生欣赏、喜爱情感并结成融洽、友好关系;被害人对当局和法律抱持怀疑与敌视态度。4、犯罪条件:是指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犯罪的第二位原因,对犯罪发生不是必然的,而是必要的。5、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起因,是个人所具有的实施犯罪行为的决意和根据

2、。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1.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对策的科学称为( )A.刑事侦查学B.刑法学C.犯罪学D.罪犯矫正学2.研究犯罪人的犯罪生涯或预测犯罪人未来行为方向或研究、预测特定罪犯矫正效果的方法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个案调查3.依龙勃罗梭的观点,社会防卫的前提是( )A.消除犯罪条件B.鉴别犯罪人C.消除贫困D.严密立法4.在当代犯罪学的研究中居主导地位的理论是( )A.犯罪环境学B.犯罪经济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社会学5.菲利认为,犯罪饱和法则的主要表现之一是( )A.犯罪数量的周期性变动B.犯罪危害的周期性变动C.犯

3、罪结构的周期性变动D.犯罪性质的周期性变动6.把犯罪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的实证学派学者是( )A.龙勃罗梭B.菲利C.加罗法洛D.胡顿7.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非依据主题灵活设问的访谈被称为( )A.直接访谈B.间接访谈C.结构式访谈D.非结构性访谈8.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犯罪产生的根源是( )A.财产矛盾B.利益观念C.社会分工D.私有制9.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统计规律的是( )A.恒比定律B.差别规律C.漏斗效应D.反射效应10.反映犯罪现象的影响和传播规律的是( )A.起伏律B.消长律C.辐射律D.因果律11.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时期是( )A.50年代初

4、期B.60年代中后期C.80年代初期D.2000年以后12.暴力犯罪的情感特征一般是( )A.冲动性B.冷静性C.有同情心D.好奇性13.影响犯罪行为方式是隐蔽还是公开的是( )A.犯罪行为的动力机制B.犯罪行为的运作机制C.犯罪行为的抑制机制D.犯罪行为的评估机制14.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多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A.男性犯罪的成因B.女性犯罪的成因C.青少年犯罪的成因D.老年人犯罪的成因15.犯罪动机是( )A.犯罪的直接原因B.犯罪的条件C.犯罪的相关因素D.犯罪的根源16.下列诸项中,属于犯罪直接原因的是( )A.犯罪意识B.犯罪工具C.犯罪时间D.犯罪对象17.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犯罪社会

5、原因的是( )A.犯罪观B.不良的社会风气C.私有制D.法律严重滞后18.易导致犯罪行为产生的文化冲突类型是( )A.审美观冲突B.经营方式冲突C.生活习惯冲突D.行为规范冲突19.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导致易形成犯罪行为的( )A.不良气质B.不良体质C.不良体格D.不良人格20.个人对自身、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程度及评价被称为( )A.世界观 B.人生观 C.规范意识 D.自我意识21.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身体、物质、精神损失以及所引发的反应被称为( )A.被害现象B.被害后果C.被害形式D.被害原因22.犯罪心理学发现,犯罪动机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明确的( )A.内部冲突性

6、B.控制性C.目标指向性D.自我意识性23.趋势外推法所根据的预测原理是( )A.系统性原理B.可知性原理C.可控性原理D.连续性原理24.在犯罪预测的诸方法中,常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的是( )A.个人经验判断法B.集体经验判断法C.专家调查法D.综合调查法25.犯罪预防体系及措施针对的是( )A.犯罪人 B.犯罪行为 C.犯罪现象 D.犯罪原因26.在犯罪的侦查、起诉、审判、改造环节中,采取的有别于成年人的、目的在于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的方法是( )A.保护性预防B.疏导性预防C.堵塞性预防D.控制性预防27.下列诸项中,属于三级预防理论中第一层次的预防措施是( )A.通过环境设计堵塞漏洞B.

7、制定避免学生逃学计划C.严密监控缓刑者D.提高警察的反应速度28.在犯罪易发区或多发区,进行预防犯罪的相关设计,采用制约和限制犯罪发生的措施被称为( )A.心理预防 B.社会预防 C.专业预防 D.情境预防29.以下措施不属于我国犯罪防控系统第二道防线的是( )A.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B.目标加固C.倡导主文化遏制反文化D.贵重物品标刻30.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社会帮教骨干力量的是( )A.社区民警B.帮教对象的朋友C.狱警D.村委会治保人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1.简述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2.简述被害人的含义3、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预防犯罪应从哪些措施着手 4、犯罪预测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8、5、简述研究犯罪人的意义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述犯罪预防的原则2. 论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和任务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二分,共10分)1、犯罪学:指将犯罪现象和犯罪人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研究、探求犯罪发生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其核心在于揭示犯罪原因。2、犯罪亚文化: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予以信奉和遵守的与主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3、斯德哥尔摩模式: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彼此产生欣赏、喜爱情感并结成融洽、友好关系;被害人对当局和法律抱持怀疑与敌视态度。4、犯罪条件:是指有利于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是犯罪的第二位原因,对犯罪发生不是必然的,而是必要的

9、。5、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起因,是个人所具有的实施犯罪行为的决意和根据。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1-5CDBDA 6-10CCDCC 11-15CABCA 16-20AADDD 21-25BCDCD 26-30AADCB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1.简述犯罪行为的构成要素答:(1)犯罪时间。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犯罪行为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二是犯罪行为的延缓时间。(2)犯罪空间。即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处所和范围。(3)人物。既包括犯罪行为的犯罪人,也包括犯罪行为指向的人或物。(4)犯罪工具。它是犯罪分子达到犯罪目的的必须的物质媒介。(5)行为方式。指犯

10、罪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的举止和动作,这是架在犯罪人同犯罪对象间的桥梁。2.简述被害人的概念及其含义答:在犯罪学中所说的被害人:单纯指因受犯罪行为侵害而使其人生或财务遭受损害的人,为了区别于其他受害人,犯罪学家把这类被害人成之为“刑事被害人”或“犯罪被害人”。具体来说,犯罪学中的被害人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1)被害人是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或者损害的人。(2)被害人是危害结果的直接或间接承受着。(3)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侵害对象或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主体。(4)从外延来说,既然肯定被害人是危害结果的承受着,则一切遭受犯罪侵害、承担危害结果的“人”,均属于被害人。3、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预防

11、犯罪应从哪些措施着手(1)制定明确而通俗的法律。(2)使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的不腐化。(3)应当奖励美德。(4)完善教育。4、犯罪预测的内容主要有哪些(1)预测犯罪指数总量及其构成的变化趋势(2)预测犯罪原因、条件的变化趋势(3)预测犯罪结构的变化趋势(4)预测犯罪手段的变化趋势(5)预测犯罪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危害性程度(6)预测社会治理犯罪的能力5、简述研究犯罪人的意义(1)深刻理解和揭示犯罪现象构成的核心。(2)有利于拓展犯罪研究的范围和深化、丰富犯罪学的内容。(3)有利于制定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对策。(4)有利于指导被害预防的实践。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述社会治安综

12、合治理的目和任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指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既有最终目标或长期目标、战略目标,也有阶段性目标。最终目标,就是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现象,使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阶段性目标,就是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分析社会治安状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治安状况要达到的要求。综合治理目标是由总目标和各种具体目标所构成的层次复杂的体系,由大到小,越来越细,构成一个体系。只有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使综合治理工作有方向、有动力。在制定社会

13、治安综合治理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根据综合治理的范围和工作任务,确定目标,并使之量化,做到既能反映社会治安工作的数量、进度,也能反映综合治理工作的质量、效果。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要以最佳效益为原则,强调综合治理的成果,讲求实效。综合治理的任务是整治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地说,有如下几项:一是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二是采取各种措施,严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治安防范工作;三是加强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文化

14、、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四是鼓励群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五是积极调解、疏导民间纠纷,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六是加强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挽救、改造工作,妥善安置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减少重新违法犯罪。2.论述犯罪预防的原则犯罪预防的原则是指开展犯罪预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主要有以下方面:(1)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要求采取犯罪预防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一般构成犯罪预防可操作性的要件有三个:一是预防的战略性措施要从全局出发,要有长远规划,总揽全局,注重长期效应;预防的战术性措施要具体,要便于操作和实施,而不能空泛、模糊。二是犯罪预防要有现实性,即措施的制定要符合现实情况和现实要求,具有现实意义,而不能脱离实际。三是预防措施要有可行性,即措施本身在现有条件下或者经过创造条件后是可以行得通的和可以付诸实施的,而不能可望而不可即。(2)讲究效益原则。从犯罪经济学的理论来说,犯罪预防的费用是国家和社会为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而支付的成本,其目的在于获得收益,即减少犯罪造成的损害。因此,在犯罪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操作上,都要体现经济规律,按照效益原则办事,本着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效益的要求进行。(3)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与犯罪作斗争的力量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