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423124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第一章血液的一般检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血液的一般检验单项选择题 1成人静脉采血,采血的部位通常是 A手背静脉 B肘部静脉 C颈外静脉 D内踝静脉 E股静脉2静脉采血时错误的是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B进针时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C见回血后松开压脉带 D未拔针头而直接将血液打入容器E如需抗凝应轻轻混匀3 肝素抗凝主要是加强哪种抗凝血酶的作用 A 抗凝血酶I B 抗凝血酶II C 抗凝血酶 III D 抗凝血酶IV E抗凝血酶V 4EDTA盐抗凝剂不宜用于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小板计数 D白细胞分类计数 E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功能试验5枸橼酸钠用于凝血象检查,其主要优点在于可稳定 A因子和因子 B因子 C因子

2、 D因子 E因子6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 A 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B 阻止血小板聚集 C 除去球蛋白 D 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 E 除去纤维蛋白原7关于抗凝剂,错误的是 AEDTA-Na2溶解度大于 EDTA-K2 BEDTA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 C肝素作为抗凝血酶的辅因子而抗凝 D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8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首选的抗凝剂是 AEDTA-K2 BEDTA-Na2的其他盐类 C双草酸抗凝剂 D肝素 E枸橼酸钠9血沉检查时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是 A 12 B 14 C 16 D 18 E 1910全血抗凝离心后除去血细胞成分即为A血浆

3、B血清 C全血 D浓缩血细胞 E血清因子11可用于输血保养液的是 AEDTA-K2 B枸橼酸钠 C草酸钠 D双草酸盐 E草酸钾12凝血象检查时,最好采用AEDTA-K2 B38g/dl枸橼酸钠 C109mmol/L枸橼酸钠 D肝素 E草酸钠13属于酸性染料的是 A美蓝 B天青 C硫堇 D伊红 E苏木素14关于细胞成分的特性,正确的是 A嗜酸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B中性颗粒为酸性物质 C细胞核蛋白为碱性物质DHb为碱性物质 E淋巴细胞浆为嗜酸性物质15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是 A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B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C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 D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 E用缓慢的流水

4、冲去染液16对瑞氏染色的介绍,正确的是 A偏酸性环境中染色偏蓝 B偏碱性环境中染色偏蓝 C偏酸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D偏碱性环境中正电荷增多 E偏碱性环境中易与伊红结合17关于瑞氏染色后细胞着色情况,错误的是 A中性颗粒为淡紫红色 B淋巴细胞胞质为蓝色 C嗜碱性颗粒为紫红色 D嗜酸性颗粒为桔红色 E单核细胞胞质为灰蓝色18关于血细胞染色,正确的是A瑞氏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B瑞氏染色法对细胞质染色不及吉姆萨染色法 C瑞氏染色法对嗜酸性细胞染色效果尤其好 D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差 E吉姆萨染色法为最常用的染色方法19吉姆萨染色法较瑞氏染色法的优点在于 A试剂便宜 B标本色彩艳丽 C染料

5、渗透性强 D对细胞核着色较好 E对胞质和中性颗粒着色较好 参考答案1B 2D 3C 4E 5A 6D 7A 8A 9B 10A 11B 12C 13D 14D 15D 16B 17C 18A 19D 1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不应该出现的白细胞为 A 嗜酸性粒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早幼粒细胞 2 引起WBC 数量生理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 新生儿 B 急性中毒 C 运动、情绪的影响 妊娠期 吸烟 3 改良牛鲍计数板每个计数池被划分为几个大方格 A 8个 B 16个 C 25个 D 9个 E 400个 4通常情况下,白细胞计数的白细胞主要来自于 A 成熟池 B 分裂池

6、C 贮备池D 循环池 E 边缘池 5 显微镜下分类计数白细胞时,应选择血涂片的 A 尾部B 头部 C 体尾交界处 D 体部 E 头体交界处 6 通常情况下,显微镜计数白细胞的区域是 A一侧计数室,对角两个大方格 B一侧计数室,四角四个大方格 C 两侧计数室,对角共四个大方格 D 两侧计数室,共十个大方格 E 一侧计数室,中间一个大方格 7 生理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核通常以几叶为主 A 1叶 B 2-3叶 C 4 叶 D 5叶 E 6叶 8 核右移是指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五叶以上这超过 A 2% B 3% C 4% D 5% E 6% 9棒状小体一旦出现即可拟诊为 A 急性白血病B 慢性白血病

7、 C 贫血 D骨髓增生 E 中毒 参考答案1E 2B 3D 4D 5C 6B 7B 8B 9A 1 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玻片法计数用乙醇染料 B试管法计数用盐水染料 C染色前要充分固定 D染色时间必须充分 E37条件下染色 2 HiCN转化液应置于 A 无色玻璃瓶内 B 无色有机玻璃瓶内 C 棕色玻璃瓶内 D 白色塑料容器 E 棕色塑料容器 3 HiCN法测定Hb后,废液处理时常用 A 次氯酸钠 B 过氧乙酸 C 去污染粉 D 甲醛 E 新洁尔灭 4铅中毒时外周血涂片中易见 A 小红细胞 B 球形红细胞 C 有核红细胞 D 碱性点彩红细胞 E 嗜多色性红细胞 5红细胞结构

8、异常不包括 A 染色质小体 B 卡波环 C 嗜多色性红细胞 D碱性点彩红细胞 E有核红细胞 6染色质小体最常见于 A 脾切除后B 缺铁性贫血 C 红白血病 D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 溶血性贫血 7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采用 A 瑞氏染色 B HE染色 C 煌焦油蓝染色 D 加入偏亚硫酸钠后观察 E 吉姆萨染色 8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 A 腹泻 B 烧伤 C 铅中毒 D 溶血性贫血 E 大手术后 9不与红细胞的生理性变化有关的是 A性别 B年龄 C精神因素 D红细胞寿命缩短 E感情冲动 参考答案1 C 2C 3A 4D 5C 6D 7C 8D 9D名词解释1染色质小体(Howell-

9、Jollys body) 也称豪焦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稚红细胞胞质内的紫红色小体,直径12微米,1至数个不等,已证实为核的残余物。最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见于容血性贫血和脾切除术后2卡波环(Cabot ring) 呈紫红色线圈状或8字型,存在于成熟或幼稚红细胞胞质内,可能是纺锤体的残余物或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染色质小体并存,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脾切除术后。3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 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RDW有助于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红细胞沉

10、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简称血沉5MCH 是指红细胞群体中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值,以皮克 pg 为单位单位。6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核左移。核左移常伴有毒性颗粒、空泡、核变性等毒性变化,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见到。7核右移(shift to the right) 外周血中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时称为核右移。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属造血功能衰退的表现。8棒状小体(Auer bo

11、dy) 在Wright或Giemsa染色的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16m,一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它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棒状小体就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9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 在病毒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异常形态变化,称异型淋巴细胞或“Downey”细胞。1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在体外模拟体内内源性凝血的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和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凝血物质,是常用而且比较灵敏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检指标之一。11国际敏感度指数(ISI) 标准品组织凝血活酶

12、与各批组织凝血活酶PT校正曲线的斜率。ISI值越接近1.0,试剂的敏感性越高。1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人平均凝血酶原时间的比值,临床多用作抗凝治疗的监护指标。13凝血酶原时间(PT) 在体外模拟体内外源性凝血的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以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的筛检指标之一。14.网织红细胞 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度阶段细胞,其胞质中尚残留部分嗜碱性物质,可被某些燃料活体染色后呈蓝色或紫色的网状或颗粒状结构,故名网织红细胞。15.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13、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但红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无改变。骨髓增生但很少达到白血病的程度,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16.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指在瑞氏染色涂片中,红细胞胞质内出现形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灰蓝色点状物,属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简答题1 RDW检测有何临床意义(1)确铁性贫血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鉴于95%以上的缺铁性贫血RDW均升高,故RDW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筛选指标;(2)鉴别缺铁性贫血和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疾病;两者均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前者红细胞大小明显不等,RDW增高;后者大小较均一,RDW基本正常;(3)RDW结合MCV进行

14、新的贫血形态学分类。2简述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1)判断骨髓的造血功能: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可明显增高;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2)为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指标: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升高说明治疗有效,贫血愈严重,网织红细胞升得越高,而且其升高在红细胞和Hb升高之前;反之,如果网织红细胞不见增高,说明治疗无效或骨髓造血功能有障碍。(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情况。3.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学评价(HiCN测定法、SDS-Hb测定法)测 定 方 法优 点缺 点HiCN测定法参考方法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产物稳定可检测除SHb之外的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