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南通一模作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42087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南通一模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届南通一模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届南通一模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届南通一模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南通一模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南通一模作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作 文 评 分 细 则 及 标 杆 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于是祈求佛祖降低龙门高度。佛祖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但它们很快发现没有了做龙的感觉。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一、审题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2.对“鲤鱼跃龙门”材料的基本理解从

2、“鲤鱼”角度,可这样理解:鲤鱼“向佛祖祈求”,有如下表述:成功无捷径(做事不可一蹴而就,或“欲速则不达”);实现理想需自身努力鲤鱼终“无做龙的感觉”,有如下表述:没有高标准的梦想价值低下;拼搏成就精彩,凭借切实努力实现梦想更有成就感(梦想因汗水而美丽),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才能真正成为龙(取得真正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应追求实质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看,有如下表述:夯实过程方可收获丰硕成果。从“佛祖”的角度,可这样理解: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改变评价标准,不能随意降低评价标准,选拔人才要坚守尺度。从“龙门”的角度,可这样理解:降低了高度的龙门价值低下,真正的成功之门(人才选拔)不可能降低标准。要注意的是

3、,有些作文的题目乍一看似乎过于宽泛或扣题不紧,但文中有具体阐述。如文章题目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太准确,但作文中写的是“为梦想切实努力”。这样的主题、行文符合题意。反之,题目看似很准,但行文中却有游离材料的明显表现,这类作文应适当降档。3.对材料理解的几个注意点立意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如仅谈“逆境、磨难造就人才”,原则上定为四类卷;若兼谈“拼搏奋斗”可适度上浮。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含义。尽管立意不准确,但语言功夫尚可,此类作文原则上定为四类卷及以下,如“目标适合自己才最好”。立意与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此类作文定为五类卷及以下。对于体裁创新,

4、立意准确,语言精当,可适当提高一档,以适应2015年江苏高考说明(语文)的要求。当然,学生对作文题旨的理解纷繁复杂,各位阅读卷老师要认真阅读、仔细甄别,要勇判高分,敢打低分,坚决杜绝保险分。二、标杆文(依据学生原文录入,错别字未修改)【一类文】维护龙门的尊严几十年前,教育事业不像如今这般蓬勃发展,只有佼佼者可以叩开大学之门。于是,人们形象地把高考比作跳龙门。一旦成功,便可“扶摇直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成为全村甚至全乡关注的焦点,羡慕的对象。然而,如今非但大学生不足为奇,就是学历更高的人,也有可能在求职路上举步维艰。于是,便有了“被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被生存的压力抹平棱角,曾经引以为豪的

5、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被丢弃在脑海尽头”的蚁族的尴尬与悲剧。究其原因,大学门槛的不断降低难辞其咎。曾经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选拔出了出类拔萃的人才,而如今,这种宁缺毋滥的原则被不断地弱化,而众多“粗制滥造”的大学也在为大学生价值的不断降低推波助澜。这么说,并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妄图颠覆人们公平地享有受教育权利这一不刊之论,也不是自不量力地要给所有的大学生贴上一个名不副实的标签。这正如鲤鱼跳龙门一样,每条鱼都可以竭尽所能地尝试,夜以继日地训练,这便是公平。超凡脱俗者跃过龙门,腾云驾雾,浩荡而去;芸芸众生则笑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平凡而幸福地度过自己身为鲤鱼的一生,创造出自己的价值,这便是公平

6、。可怕的是,那些本没有能力成为龙,乃至心术不正者也在万众瞩目的龙的行列中鱼目混珠,乃至兴风作浪。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或许可以说,龙门之所以令众多鲤鱼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正是因为它没有让所有的鱼“尽出之”,而是提供了一个合理的选拔标准,让无法成龙的鱼心服口服,而让那些幸运儿更觉苦尽甘来的幸福和价值。教育事业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大学生的数量,而在于是否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于是否因材施教,各安其职。所以,请维护高考这一龙门的尊严,既不要让它成了有才者可望而不可及的遗憾与幻梦,也不要让它成了人人得而过之,不屑一顾的破门槛。惟

7、有如此,高考方显其“高”,龙门方显其神。 简评 本文力陈大学门槛降低的社会现状,并指出其弊病,结合“真正的龙门提供了一个合理的选拔标准”倡议维护高考这一“龙门”的尊严。观点独特,不落窠臼,语言精当。故判为一类上,70分。最强的音符“来,再吹一遍。”老师背着手,耐心地说道。临近考级,可那首牧民新歌我仍吹得不顺畅。罪魁祸首,便是第二小节最后的那个高音。每次吹到那儿,我都会心跳加速到一百八,战战兢兢,鼓足气吹出的音仍是支离破碎,尖锐刺耳。那个最强的音符,幻化成一条高不可攀的门槛,横亘在我与鲜红的证书之间。“老师,我不想吹那个音”我哭丧着脸,垂下握着笛子的手。一向温和的老师此刻却异常严肃,坚决地掷出三

8、个字:“不可能!”随后,声音一如往常平静:“好好练吧。这个音是整首曲子的魂,也是考察的重点。一定要吹出来!”说罢,他转过身去,指导别的学生去了。我有气无力地举起笛子,放近唇边。前面的音符似乎只要嘴一呼气,就能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可那个最强音始终突兀地猛窜出来,整个教室都回响着我吹笛子那尖利凄惨的哀号。老师也听不下去了,紧皱着眉,终于无奈地叹了口气:“你降一个调试试看。”我如听仙乐,瞬间觉得沉重的桎梏一下子全飞到九霄云外。依旧是如歌的行板,依旧是清新跳跃的小块板,接下来就到那个强音了!我在心底轻蔑地哼了一声,轻松自如地吹出了那个降了调的音。结束了?我难以置信地僵在那儿,若有所失。之后的几次练习,

9、我都顺畅地吹完了全曲,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每到强音的部分,我再也紧张不起来了,而是松松垮垮地吹个音符就权当了事。整首曲子,再无激昂蓬勃之感,而像一杯温白开,乏善可陈。我忽然想念起,那个让我又爱又恨的最强音来。老师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轻轻举起笛子,微笑着对我说:“我吹一遍做示范。”我眯起眼,轻轻给他打起拍子。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眼前铺开,几朵白云自由自在地游走;牧民出现了,他们驱赶着雪白的羊群,策马驰骋。他们笑着,闹着,向天际奔去,马儿嘶鸣最后的那个强音缓缓落下,我早已热泪盈眶。是它,赋予了整首曲子最炽热的情感!我再次举起笛子,心中多了几分笃定。那个最强的音符,正跳跃在乐章的末尾,等待我去吹响。

10、 简评 本文构思精巧,情节紧凑,描写真切自然,细腻鲜活。以“吹笛子”这样一件生活小事表现“降低要求并不能收获真正的喜悦”的主题。后半以想象展现笛声带来的绝妙意境,拓展了文章的内容,带给读者美的享受。但一些细节的处理略显刻意。故判为一类下,63分。【二类文】破茧成蝶之美鲤鱼对着高不可及的龙门望而兴叹,在佛祖的帮助下越过龙门,却失去了做龙的感觉。来得太过容易的成功让他们迷失了自我,变成表面是龙实则不是的不伦不类的生物。这让我想起了在人的帮助下,轻松出蛹的蝶,只会无力的爬行而不是翩翩起舞。由此可见,唯有经历破茧成蝶的奋发努力,才能收获真正的蝶舞之美。若是没有经历过挑战就收获成功,那这成功岂不是来得太

11、过容易?这样的成功就如水中之月,你以为到了手,到头来却是一场空,空得一阵欢喜。歌里唱得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想,这里的“随随便便”就是指鲤鱼那样渴望成功的难度降低,以便自己轻松越过的做法吧。也许我们能有这样的运气,让佛祖助我们一臂之力以获成功,可我们内心都清楚它虚假的本质,就像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的肥皂液膜,吹弹可破。其实扪心自问,我们当中不少人都渴望轻而易举的成功,毕竟破茧成蝶的艰辛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可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想偷懒走捷径的人只会流于平凡甚至平庸,有坚韧不拔之志的人才有可能成大事。而通往成功的龙门便是对坚韧不拔之志的考验

12、,想起“南非之父”曼德拉的成就,不也是在经历了27年的牢狱之灾才能最终收获吗?与伟人的坚忍相比,有些人的偷懒之举就显得可笑又可悲了。因此,破茧成蝶的艰辛努力是每个想要成功的人必须经历的。可见,鲤鱼的望而兴叹、祈求佛祖却不思努力只是在浪费时间。真正有潜质成为龙的鲤鱼定是在努力越过龙门。所以,收起我们的偷懒与侥幸心理,因为那只会让你越来越不想迎接挑战。我们应以日益强大的能力为矛,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为盾,勇敢的向着梦想进发,我们应该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过后收获的成功一定坚如磐石,任凭风吹雨打都不会破碎。破茧成蝶后的蝶舞之美是无可比拟的,蝴蝶翅膀的每次扇动都包含着破茧时的努力。梦想在前,我们应奋

13、发努力,为了这摄人心魄的美。简评 文章立论明确,文脉清晰,主体部分正反对比阐述,引证、例证、比喻论证,丰富了内容,强化了论证力度,“怎样做”一层,兼顾了“走捷径原因”的揭示,见出一定思维深度。文末形象小结,照应前文,结构圆合。但文中稍有逻辑瑕疵,故判为二类上,62分。为龙 外公告诉我,龙是不惧巉岩的。 他笔下的龙,虽卧于万仞上岗之上,但炯炯利眸却总是瞪视着头顶的天空,仿佛仅凭着蓝天也无法丈量出它心的高度。 年少的我曾一度歆羡它睥睨天下的威势,那是一种对绝对强大的憧憬和望而兴叹。 于是,当我某一日取得些小成绩为人赞赏艳羡时,我沾沾自喜地认为外公也会如别人一般至少对我稍加赞许时,外公却用他鹰隼般犀

14、利的眼眸注视着我,不说什么,回头继续作他的画。 从没有如此专注地观摩外公的画作的我,忙正正身子,谦恭于一旁观赏。外公运用极为老练,笔势遒劲有力,某些地方我认为已很完美了,他还要极力钩沉,倾注笔力,大加晕染,一幅画作就是在他对自己极度的严苛要求中完成的。 我就是在那个节点,真正明白了为龙的真谛。 相较于现下这个动辄“人中龙凤”的年代,我时常怀念的便是看外公画龙的日子。或许,那些为龙的精髓,只能到外公留下的画作中去追溯了。 没错,现代人沉溺于灯红酒绿的声色犬马之后,逐渐被表面的浮光所迷惑,懈怠了对前方更强大存在的追求,畏惧生活赐予自己的一道道巉岩的考验,放纵,宽容了自己,主动为自己降低门槛,沉浸在

15、自己给予自己的满足和欢愉之中,不可自拔。于是,龙的标准变得廉价。 要知道,龙的门槛可是很高的。龙不惧巉岩,更向往着巉岩,它渴望着锤炼,期待痛苦的涅槃。它的野心没有尽头,唯一所想便是向更前方奔逐。反观日益倒退的我们,随随便便为自己安上“龙之名”,把前进路上被人为自己安置的小土丘当成费力跨越的岩嶂,甚至为自己可怜的成就喜不自禁,最多只能算徒有龙形,而没有为龙之心。为何自己不树起一颗真正的强者之心,带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不安于眼前的苟且,誓要追寻心中向往的梦和远方? 唤起心中失落的为龙之心吧,跳出眼前的安逸,勇敢去攀爬每一处巉岩,向着强大,更强大奋进!简评 本文立意精准,从外公笔下的龙入笔,反观现代人的懈怠追求,揭示“为龙”的真谛,即追寻更远的前方。思路清晰,文从字顺,但文章前半部分的处理不够合理。故判为二类上,61分。【三类文】浸透血泪的花儿更美 为什么青藏高原上那一株普雅花惊心动魄,摄人心弦?为什么迟来的春天春色更宜人?只因他们都为了最后的绽放光彩而努力拼搏。浸透血泪的花儿更美。 鲤鱼跃龙门确非易事,可笑的是,竟有愚蠢之徒通过降低高度化为龙却全无为龙之威。理所当然,轻松得来的成功并没意义,只有通过不懈坚持努力,才能真正深刻体会成功之美。 浸透血泪,那是一种怎样崇高之境?是默默忍受痛苦与疲惫,独自舔舐伤口不放弃的拼搏,是面对懈怠与天性及外界因素仍奋勇向前的坚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