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大气压强49.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41790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 大气压强4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3节 大气压强4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节 大气压强4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3节 大气压强4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3节 大气压强4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节 大气压强4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 大气压强49.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春季学期理科组教研活动的实施授课内容:第3节大气压强授课班级:八年级(5)班授课时间:2017年5月授课教师:张云第3节大气压强(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2.知道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大气压的测量,记住大气压的值。(二)、教学重难点:、1.大气压的应用实例分析。2.托里拆利实验相关现象的分析。(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实验一:在矿泉水瓶周围不同深度,不同方向扎有小孔,装入水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让学生们思考此实验现象说明什么?实验二: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盖上瓶盖,拧紧后提醒学生们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

2、现象产生的原因?意图: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回顾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二拧紧瓶盖后,喷水现象停止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发小组内的激烈讨论和大胆的猜想,为本节课的课题顺利引入辅以铺垫.一、大气压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教师演示下列实验:(1)拿一空矿泉水瓶,放入少许热水,摇晃几下后将水倒出,盖上瓶盖.观察矿泉水瓶的形状是否有变化.(2)在大试管中装满水,将小试管套入大试管中,再将装置倒转过来,观察现象.(3)把气球吹起用线扎好,然后把点燃的小纸片放入小塑料瓶中,火熄灭后迅速压在气球上,观察现象.学生先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再自己动手实验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3、(1)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利用两个塑料挂衣钩进行模拟.(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最底端,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口,倒转过来,在活塞上挂上钩码等重物.探究归纳:空气与液体一样,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认识大气压的存在.教师讲述: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和大气压是很大的,但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如何测量出大气压的值呢?学生活动1:选择器材,仿照上述演示实验和教材图动手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4、?想一想为什么?(2)“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原因?活动2:师生分析实验.(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2)学生代表分别说明,不足部分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3)教师小结:大气有压强即大气压.为了给学生强烈的感受冲击,可以由学生来做“马德堡半球”实验.那么,还能列举哪些现象或事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师生共同举例说明.活动3:师生回顾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1)在刚才的实验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克服困难并完成实验的

5、?(2)学生汇报完后,教师说明.活动4:问:大气压有什么特点呢?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说明.如在“覆杯实验”中将纸片朝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发现纸片不掉下来,从而得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怎样测量大气压?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1)先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2)学生讨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水总是充满的?怎样做才能使水不充满呢?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认识到:水充满的原因是由于外面大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只有管内水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把管子再加长的话,管内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

6、子了,这时它的上方成了真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汞(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2.学生观看视频:托里拆利实验.思考:(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2)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强调: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p0=汞gh=1 atm=13.6103 kg/m39.8 N/kg0.76 m1.013105 Pa.看了托里拆利实验,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这个实验用的是水银,而我们身边最多的液体是水,那为什么这

7、个实验用水银而不用水呢?下面就请大家计算一下如果把水银换成水,那么1标准大气压可以托起多高的水柱?(结果保留到整数)计算过程如下:由p大气=p水=gh得 h=10 m.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习到一种间接测量大气压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改进自己的方法,学习他人的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学生阅读气压计部分内容,并了解其作用.知识拓展:托里拆利实验的注意事项:(1)管中要充满水银,不能混有气泡.(2)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差,不是指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长度,所以实验过程中,只要测量正确,玻璃管的倾斜不影响实验结果.(3)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而与管的

8、粗细、长短都无关.(4)玻璃管管口在水银槽内的深度不影响实验结果,稍稍向上提或向下按玻璃管,只能改变管内水银柱上方真空部分的体积,而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我们生活在厚厚的大气层中,那么大气压强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三、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了解高压锅与宇航服的相关知识.(2)思考: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呢?再得出结论.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抽水机又叫水泵,分为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两类.活塞式抽水机又叫做吸取式抽水机,如图所示,是利用活塞的移动来排出空气,形成内外气压差,从而使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来工作的.随堂练习:1

9、.宋代文豪范成大到峨眉山旅游时,发现在山顶“煮米不成饭”,这是由于山顶()A.气压大沸点高B.气压大沸点低C.气压小沸点高D.气压小沸点低解析:本题考查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沸点随液体表面气压的增大而升高.山顶上的大气压较小,在山顶上烧饭时,水的沸点低,所以不易把米煮成饭.故选D.2.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0、解析:由题图知,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观察水和纸片的情况,这说明探究的假设是: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B正确;由题图中器材无法完成A,C,D中的探究,故A,C,D均错.故选B.3.文文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准确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 mm,此时的大气压值为 Pa,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压强值的计算.根据p=gh=13.6103 kg/m39.8 N/kg0.75 m=9.996104 Pa.一个标准大气压是760 mm高水银柱,所以当时的气压略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答案】9.996104低于布置作业:教材第4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2,4,5题.板书设计: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其作用效果称为大气的压强,简称大气压.2.各个方向都存在.二、大气压的大小1.测量工具: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2.单位:Pa(帕斯卡),简称帕3.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4.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105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