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基础知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41745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基础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说、散文阅读知识【知识储备】标题作用: 交代主要的写作对象概括小说主要事件点明全文起线索作用具有象征意义,揭示小说主题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设置悬念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情揭示人物特征、象征意味、寓意。【知识储备】词语作用 1、形象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叙事、写人、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含色彩性、音乐性等。叠词具有音节美的作用。 2、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 3、精确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表达概念方面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补充性词语在表意的精确、严密方面的作用。 4、结构性作用,主要指词语在全篇(或段)中的地位和点题、照应、过渡等方面的结构作用。【知识储备】段落作用题 1、紧扣情节。2、揭示文章

2、主题、主旨、观点、情感。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照应、过渡、总领、铺垫。【知识储备】环境作用题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A、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B、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C、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A、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作用。 B、渲染气氛,为后面刻画人物铺垫。 C、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D、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E、象征、暗示或深化主旨。 环境描写的思考模式(四级概念整合法): 环境环境,即环境本身

3、有何特点。 环境情节,环境描写对情节展开有何作用。 环境人物,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提供活动背景,衬托人物性格等) 环境主题,环境描写对揭示主题有何作用。整理为word格式环境作用:渲染气氛;为人物活动提供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特定的景物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或:点明时间,暗示社会背景,渲染氛围;暗示情节的发展;衬托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知识储备】人称(人物形象)作用题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第二人称:呼告式抒情更强

4、烈,更感人,便于对话或感情交流;抒情自由灵活,亲切自然;其实是“我”在向“(有时是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有时则是读者)”的叙述与倾谈。这种人称的作用有三: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小说中人称(人物形象)作用答题: 1、人称本身的作用 2、线索作用 3、衬托、烘托人物形象或某种心理作用 4、形成对比(对照) 5、揭示主题作用【知识储备】情节作

5、用题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使结构紧密、完整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小说结局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出人意料的结局:好处(思维方向):从情节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好处(思维方向):从表现人

6、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从读者的感受上看,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好处(思维方向):整理为word格式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戛然而止,

7、留下空白的结局。好处(思维方向):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6、情节安排基本技巧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7、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人物性格。

8、(答题思路:按顺序归纳情节,然后指出性格)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 (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知识储备】细节描写的作用: 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 追求爱好。 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知识储备】概括小说主题的技法:()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

9、作者背景看、 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小说的主题(写作目的) 1、主题的评价:以小见大,立意深远。 2、归纳主题的主要方法 抓人物形象; 抓情节发展; 抓写作背景。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歌颂、赞扬、张扬什么。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揭示什么人生道理。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表达了什么情感。二、解题思路 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整理为word格式 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 如: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