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功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411734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养生功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传统养生功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传统养生功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传统养生功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传统养生功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养生功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养生功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式养生功法一、五禽戏的核心是什么?二、“形、神、意、气”的具体涵义? 形,即练功时的姿势。神,即神态、神韵。意,即意念、意境。气,即指练功时对呼 吸的锻炼,也称调息。三、“三调”指的是什么? 调身外形 调心意念 调息呼吸四、记载八段锦、五禽戏的文献? 对华佗编创的五禽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时陈寿的三国志华佗传 八段锦最早出目前南宋洪迈所著的夷坚志五、调息方式有哪两种? 低资、高姿(或高下姿)六、腹式呼吸分哪两种? 顺式呼吸 逆式呼吸七、五禽戏体现动物的什么脾性? 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机灵、鸟之轻捷 (虎之威猛;鹿喜好挺身眺望,好角抵,运转尾闾,善奔波,通任、督二脉;熊憨厚沉稳,松

2、静自然的神态;猿生性好动,机智敏捷,善于纵跳,折枝攀树,躲躲闪闪,永不疲倦;鸟取形与鹤,鹤轻盈安详)八、穴位:涌泉穴:在足底第二、三蹠骨之间。简易取位法:足底人字纹顶端的凹陷处。 命门穴:在第十四椎节下间,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当第二腰椎棘突与第三腰椎 棘突之间凹陷处。 劳宫穴:在掌中央,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所点处。 委中:在膝关节部背面,横纹之中点处。 膻中穴:在胸前部,两乳头连线间的中点,一般多平齐第五胸肋关节的高度。九、“三焦”“五劳七伤”“五禽戏”“八段锦”形、神、意、气三焦: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纵贯于人体的上、中、下三部,有总领 五脏六腑经络、内外、上下之气的

3、功能。重要功能为疏通水道与主持气化。其位 置是在胸腹之间,胸膈以上为上焦,脐以上为中焦,脐如下为下焦。五劳: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劳损七伤:指喜、怒、哀、忧、恐、惊、思七情伤感十、五禽戏、八段锦功法特点与习练要领五禽戏功法特点:.安全易学,左右对称 .引伸肢体,动诸关节 .外导内引,形松意充 动静结合,练养相兼习练要领: 形,即练功时的姿势。神,即神态、神韵。意,即意念、意境。气,即指 练功时对呼吸的锻炼,也称调息。八段锦功法特点: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3神与形合,气寓其中习练要领:松静自然,精确灵活,练养相兼,循序渐进,十一、 猿戏、虎戏的技术动作要点 虎戏虎举:

4、十指撑开、弯曲成“虎爪”和外旋握拳,三个环节均要贯注劲力 .两掌向上如托举重物,提胸收腹,充足拔长躯干;两掌下落如拉双环, 含胸松腹,气沉丹田。 3.眼随手走 4.动作可配合呼吸,两掌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虎扑:1上体前俯,两手竭力向前伸,而臀部向后引,充足伸展脊柱 2屈膝下蹲、收腹含胸要与伸膝、松髋、挺腹、后仰动作过程连贯,使 脊柱形成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两掌下按上提纲与之配合协调。 3.虚步下扑时,速度可加快,先柔后刚,配合迅速深吸气,气由丹田发 出,以气催力,力达指尖体现出虎的威猛。 4.中老年习练者和体弱者,可根据状况合适减小动作幅度 鹿戏 鹿抵:1.腰部侧屈扭转,侧屈的一侧腰部要压

5、紧,另一侧腰部则借助上臂后伸, 得到充足牵拉。 2.后脚脚跟要蹬实,固定下肢位置,加大腰、腹部的拧转幅度,运转尾闾。 .动作可配合呼吸,两掌向上划弧摆动时吸气,向后伸抵时呼气。 鹿奔:1.提退前跨要有弧度,落步轻灵,体现鹿的安舒神态。 身体后坐时,两臂前伸,胸部内含,背部形成“横弓”状;头前伸, 背后弓,腹收紧,臀内敛,形成“竖弓”状,使腰、背得到充足伸展和拔长。 3.动作可配合呼吸。身体后坐时,配合吸气。重心前移时,配合呼气。 熊戏熊运:1.两掌划圆应随腰、腹部的摆晃而被动牵动,要协调自然。 .两掌划圆是外导,腰、腹摇晃为内引,意念内气在腹部丹田运营。 3.动作可配合呼吸,身体上提时吸气,身

6、体前俯时呼气。 熊晃:1用腰侧肌群收缩来牵动大腿上提,按提髋、起腿、屈膝的先后顺序提腿。 2.两脚前移,横向间距稍宽于肩,随身体重心前移,全脚掌踏实,使震动 感传至髋关节处,体现熊步的沉稳厚实。 猿戏 猿提:1.掌指提拢变钩,速度稍快。 .按耸肩、收腹、提肛、脚跟离地、转头的顺序,上提重心。耸肩、缩 胸、屈肘、提腕要充足。 3.动作可配合提肛呼吸,两掌上提吸气时,稍用意提起会阴部;下按呼 气时,放下会阴部。 猿摘:1.眼要随上肢动作变化左顾右盼,体现出猿猴眼神的敏捷。 屈膝下蹲时,全身呈收缩状。蹬脚迈步,向上采摘,肢体要充足展开。 采摘时变“猿钩”,手指撮拢块儿敏捷;变握固后,成托桃状时,掌指

7、要及时分开。 3.动作以神似为主,重在体会其意境,不可太夸张。 鸟戏 鸟伸:1.两掌在体前相叠,上下位置可任选,以舒服自然为宜。 注意动作的松紧变化。掌上举时,劲、肩、臀部紧缩;下落时,两腿微 屈,劲、肩、臀部松沉。 .两臂后摆时,身体向上拔伸,并形成向后反弓状。 鸟飞:.两臂侧举,动作舒展,幅度要大,尽量展开胸部两侧;两臂下落内合, 尽量挤压胸部两侧。 2.手脚变化配合协调,同起同落。 3.动作可配合呼吸,两掌上提时吸气,下落时呼气。十二、 猿戏、鸟戏、摇头摆尾、左右开弓动作功理与作用 虎戏 虎举:1.两掌举起,吸入清气;两掌下按,呼出浊气。一升一降,疏通三焦 气机,调理三焦功能。 .手成“

8、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关节的血液循环 虎扑:虎扑动作形成了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运动,特别是引腰前伸,增长了 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可使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 2.脊柱运动能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对常用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劳损,习 惯性腰扭伤等症有防治作用。 3督脉行于背部正中,任脉行于腹部正中。脊柱的前后伸展折叠,牵动 任、督两脉,起到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鹿戏 鹿抵:.腰部的侧屈拧转,使整个脊椎充足旋转,可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也 可以防治腰部的脂肪沉积。 目视后脚脚跟,加大腰部在拧转时的侧屈限度,可防治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症。 3中医觉得,“腰为肾之府”。尾闾运转,

9、可起到强腰补肾、强筋健骨的功能。 鹿奔:.两臂内旋前伸,肩、背部肌肉得到牵拉,对颈肩综合症,肩关节周边炎 症有防治作用;躯干弓背收腹,能矫正脊柱畸形,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 2.向前落步时,气充丹田。身体重心后坐时,气运命门,加强了人的先天与 后天之气的交流。特别是重心后坐,整条脊柱后弯,内夹尾闾,后凸命门, 打开大椎,旨在疏通督脉经气,具有振奋全身阳气的作用。 熊戏 熊运:1活动腰部关节和肌肉,可防治腰肌劳损及软组织损伤。 2腰腹转动,两掌划圆,引导内气运营,可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运用腰、腹摇晃,对消化器官进行体内按摩,可防治消化不良、腹胀纳呆、 便秘腹泻等症。 熊晃:1.身体左右晃动

10、,旨在两胁,调理肝脾。 提髋行走,加上落步的微震,可增强髋关节周边肌肉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有助于防治老年人下肢无力,髋关节损伤,膝痛等症。 猿戏 猿提:1.“猿钩”的迅速变化,旨在增强肌肉反映的敏捷性。 两掌上提时,缩项,耸肩,团胸吸气,挤压胸腔和颈部血管;两掌下准时, 伸劲,沉肩,松腹,扩大胸腔面积,可增强呼吸,按摩心脏,改善脑部供血。 .提踵直立,可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猿摘:1.眼神的左顾右盼,有助于颈部运动,增进脑部的血液循环。 2.动作的多样性体现了神经系统和肢体运动的协调性,模拟猿猴在采摘桃果 时愉悦的心情,可减轻大脑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对神经紧张、精神抑郁等症有防治作用

11、。 鸟戏 鸟伸:.两掌上举吸气,扩大胸腔;两手下按,气沉丹田,呼出浊气,可加强肺的 吐纳新功能,增长肺活量,改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的症状。 2.两掌上举,作用于大椎和尾闾,督脉得到牵动;两掌后摆,身体成反弓状, 任脉得到拉伸。这种松紧交替的练习措施,可增强疏通任、督两脉经气的作用。 鸟飞:1.两臂的上下运动可变化胸腔容积,若配合呼吸运动可起到按摩心肺作用, 增强血氧互换能力。2.拇指、食指的上翘紧绷,旨在刺激手太阴肺经,加强肺经经气的流通,提高心肺功能。 3.提膝独立,可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八段锦 一、)预备式:宁静心神,调节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与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二、)双手托天理三焦:.通过两手交叉上托,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畅通、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上肢各关节周边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防治肩部疾患、避免颈椎病等具有良好的作用。三、)左右开弓似射雕:.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和背部俞穴;同步刺激手三阴三阳经等,可调节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可有效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步,增长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3.有助于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