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有感篇.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41032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有感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有感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有感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有感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有感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有感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有感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有感5篇 浅谈学生拥有主动权的数学课堂设计 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有感徐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郑念伟 儿子四岁左右的时候,我们一起在老家玩,“噗”从天上掉下来一些东西,正好砸到儿子的头上,旁边一群小朋友笑着说:“鸟屎砸到蒋昊轩头上了,鸟屎砸到蒋昊轩头上了”。“妈妈,鸟是解大便还是解小便。这明明是小便,他们怎么说是鸟屎。”所有人都哈哈大笑,我们都以为儿子会很生气的埋怨鸟儿,谁知道他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也无语,我为儿子的探究精神折服,因为我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回答不出来,我真的不知道鸟儿的消化排泄系统。回来之后儿子主动去问了隔

2、壁的中学生物老师才知道鸟儿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排泄系统不一样,是大小便一起的。儿子把得到的结果告诉了我,那种自豪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学习流程,从“我要懂得更多”、到“不懂就问”、到“自我总结”、到“成就感”,然后继续努力,踏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认知过程。儿子今年十三岁了,儿子的生活是早上五点半起床,然后在学校上课,中午、晚上各有二十分钟的吃饭时间,晚上七点多放学,孩子就像一个学习的机器,在不停的运转,没有思考,没有主动,没有快乐。就像信里家长所说的“强压式教育,把孩子通往知识的大门紧紧关闭了,幼儿时期不开启,儿童时期不开启,少年时期不开启,成年以后又怎能开启呢。”。 孩

3、子的作息时间作为老师我们无法控制,我们能左右的只有我们的课堂。如果老师为了分数,为了名次连自己的课堂也失去了意义,那么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最终将成为真正的木头人。如何设计“让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权”的课堂,信中“我要懂得更多”、“解释和解决身边的为什么”、“不懂就问,有错就改”、“自我总结”、“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几句话给我们提供了设计的灵感和方向。在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一文中明确给我们指出了设计的理论依据,以及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 综合上述所学所感,结合数学课堂的教学特点,我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的认识一课为例浅谈

4、一下自己设计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求知情景,激发求知欲望。-“我要懂得更多”。 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创设出和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情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有趣、简单直观。让学生逐步学会在生活中追寻数学的脚步,产生探究的欲望、意识与能力。学生会卯足了劲“学进去”。 倍数和因数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范畴,切忌教师直接揭示概念进行满堂灌。教师首先要能够找到倍数和因数在生活中的源头,比如40个同学正好站成一个方队,可以站成几排,每排几人。24元钱正好买一些笔,可以买几支,每支几元。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教师要择优录取,选择一个最容易操作的最吸引学生兴趣的作为学习的素材。对上述素材的研究可以在学

5、生的大脑中明确本节课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倍数和因数。怎样求因数和倍数。倍数和因数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生的这些求知欲望为下面的学习奏响了美好的前奏。 二、引导自主先学,组织小组讨论。-“解释和解决身边的为什么” 经过上面层次的激发,学生已经有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要趁热打铁,及时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环节先要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发现疑难,找出困惑。然后,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困惑进入讨论,要让学生把所学所想生动的讲出来,在小组内互帮互助合作学习,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教师要能够“慢一步”,既给予学生研究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为自

6、己辅导帮助小组解决问题,了解学生学情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倍数和因数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动手操作,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算式,然后看书自学,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最后组内交流,互帮互助,争取尽可能的理解知识。教师要分组进行辅导,了解每组学生知识欠缺的哪一部分,有没有什么共性,为下面的交流展示,教师的启发引导做好准备。 三、组织交流展示,形成质疑拓展-“不懂就问” 在上面组内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激励小组同学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为进一步讲出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引导学生分组汇报结果,陈述自己组的学习过程,包含以下几点:我们组学到了哪些知识。是怎样学到的。遇

7、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由学生讲出来,既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学生通过自学应该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点:3*4=12,12是3的倍数,12是4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但是对于:“12是倍数,3是因数”这句活的理解是学生比较难的地方。教师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辩一辩:这句话为什么不对。怎样修改。从而强调:倍数和因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倍数和因数是互相依存的,如果甲时已的倍数,那么已数必定是甲数的因数。同

8、时教师还要表扬看到书本下题注:“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的同学,如能解释一下会更棒。 四、进行检测反馈,学会查漏补缺-“有错就改” 有效的练习、检测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练习设计要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形式多样。课堂评价方式可以以小组形式、板演形式、自批互批等形式。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情况及时抓住知识缺漏,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予以纠正。 倍数和因数的练习检测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根据乘法算式准确表达两个数之间的倍数或因数关系,通过学生语言叙述,了解学生的思维

9、过程,检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第二层次是做一些辨析题,在思辨中进一步明晰所学概念。第三层次是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感受倍数和因数,加强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为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做好铺垫。 五、引导小结反思,建立学习模型-“自我理解总结”,“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课的末尾,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概括、小结学习内容,领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比如:你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你的学习能力有没有提高。想一想,我们接下来要继续学习哪些和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系统,建立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倍数和因数的小结与反思,不仅要小结概念,还要学会把概念抽象化,上升到一定的理

10、论高度。比如可以把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用字母“a*b=c,c是a的倍数,c是b的倍数,a和b都是c的因数”表示出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方法,比如这节课就用到了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看书自学等方法,那么当学生再学习其他知识时就可以主动的用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最后要引导学生提出接下来要学习的和倍数因数相关的知识,比如: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有什么特点等等,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充足的探究欲望。 不管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还是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是这次学习活动所要追寻的教学的真谛。数学教学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数学教师勤奋耕耘,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数学课堂最终将成为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的乐园。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