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40997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幼儿园体育活动中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镇江市中山路中心幼儿园 ( 镇江京口) 赵菲菲 212000【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心态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在体育活动中,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心态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培养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信心、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体育活动的实施是教师与幼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既要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也要发展幼儿的智力。【关键词】 幼儿 体育活动 心理健康 【正文】一、帮助

2、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自我意识是主观的,未必与自己的客观情况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认真分析体育活动的各要素,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实施因人而异的指导。幼儿主要通过动作感知周围的事物,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一些成功或挫折的评价和体会获得

3、自我认识。体育活动中大量基本动作练习可以使幼儿进一步获得对自身动作的感知,有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但身体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同时,每个幼儿之间还存在着个体差异,任何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和要求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利。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安排难度不同的活动,并提供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如:平衡练习时,我们可以从平衡木的高度、宽度、距离,以及在平衡木上设置障碍来调节活动的难度,让每一位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目标;还可组织类似过关斩将游戏,鼓励幼儿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并与以往成绩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认真做好充

4、分的活动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准备和经验准备。活动前,教师要提供幼儿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的欲望,合理布局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同时,教师还要认真做好知识准备。经验准备可以分两种角度进行,一种是面向全班幼儿的。如:体育活动有趣的圈,活动前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去想一想玩一玩“圈有多少种玩法”,然后组织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交流。由于幼儿有了充足的准备,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玩出各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组织幼儿互相学习,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另一种是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提出的。让这些幼儿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示范,

5、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三)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不高,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自我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并受认识水平影响。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正确评价的示范。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应做到: 1.客观。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可能都是优点或者都是缺点,教师在评价一个孩子时,应引导他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应避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孩子,这会使幼儿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影响良好个性的发展。2.具体。教师评价孩子时,要有论据,论据要清楚、具体、明确,让幼儿能理解。在老师的具体示范下,幼儿不仅

6、明确了体育活动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达到目标,而且学会了评价的方法。 3.有意识地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转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自发的好动性, 以及机体运动带来的快感,但体育活动中不乏大活动量带来机体的不适,动作有一定难度,不能轻易完成,摔倒、碰撞等都会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甚至产生退缩、畏惧、逃避等心理。所以,在评价幼儿动作完成情况的同时,要挖掘其优秀的内心品质。如: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勇敢等,激发幼儿内在动力,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内心品质进行评价,增强评价能力。(四)增强幼儿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和监督上。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够完善、

7、成熟,不能很好地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行为,易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点的直接制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加强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训练。如: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自己讨论体育活动应该遵守的规则,使他们明白到没有这些规则会影响活动,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从而自觉遵守规则。除了利用纪律和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对能达到不怕困难,努力完成目标等多项要求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另外,在组织体育活动中,教师还应给予幼儿结伴自由。自由结伴的游戏不仅使幼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还能使幼儿为了能被同伴肯定、欣赏和接受而有意调整自己的一

8、些行为,从而锻炼自我调节能力,并能有效防止幼儿的心理朝极端的自我中心方向发展。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诸多观察和研究都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使神经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增强,兴奋与抑制过程更趋和谐,从而较好地调节情绪。一般来说,体育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组织不善,也会给幼儿带来不愉快情绪。因此,我们要注意:(一)避免单调、死板、机械的被动学习。体育活动中有大量的基本动作学习,要掌握这些动作,是需要一个反复

9、练习的过程。有时教师不认真分析动作原理,不找重点难点,练习不讲方法,久而久之,幼儿从不喜欢到厌恶,并不断被强化,产生消极情绪。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重复,教师应多选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另外,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应注意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幼儿情绪在很多方面受成人态度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对全体幼儿都抱以积极的期待,针对不同特点付之于积极的行动,多用鼓励的方法指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注意到动作发展好、能力强或各方面特别差的幼儿。练习活动设计时也只考虑两头,忽略了中间的幼儿,不太注意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幼儿的指导问题,这些都会给幼

10、儿带来消极的情绪情感,是我们应该克服的。另外,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教师保持饱满的情绪十分重要。(三)努力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育因素。美感是人们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后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提供的体育用具要美观、实用、安全,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熟练,口令流畅,体操动作设计要注意艺术性,考虑体育活动与音乐活动、语言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舒展、愉快乐观。三、及时矫治幼儿的心理障碍。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畏惧、退缩、抑郁、不合群、不合作、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一般不被看作心理疾病。但这类问题或障碍会使幼儿在社会生活

11、中遭受挫折。若不及早矫治和干预,不仅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活动,阻碍身心健康发展,还会由此导致他们在成年期的心理缺陷和社会适应不良。矫治这些心理障碍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正面强化法。正面强化法是就在一种行为之后,继之以强化(奖赏),从而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强化物可以是具体的,如五角星、奖品等,也可以是非具体的微笑、鼓励、表扬。(二)代币方案。代币方案先规定某些目标行为,然后用代币奖励强化这些行为,幼儿所获得的代币到了一定的时候可以折换成各类强化物。教师可以给幼儿设计一个代币方案,如遵守规则得2分,认真练习得3分,犯规扣2分,当得分积满一定分数时,幼儿可以得到奖励。(三)宣泄法。 让幼儿渲泄,可

12、以减轻幼儿的身心负荷。幼儿由于遭受挫折而焦虑、畏惧、积郁、积愤,或者精力过剩而多动、搞破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其它途径让幼儿宣泄,然后再给予安慰、解释、说理等。这种方法是对造成行为偏异的内在因素进行改变,能取得较好效果。除了上述矫治的方法之外,还有其它许多方法,教师应灵活处理,综合使用,同时注意在矫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效地帮助幼儿矫治不良行为和克服心理障碍。【参考文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幼儿园健康教育 2、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的运动、快乐、健康 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的幼儿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