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的奥秘.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404681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1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中的奥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溶液中的奥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溶液中的奥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溶液中的奥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溶液中的奥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液中的奥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中的奥秘.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液中的奥秘 第三章单元复习9(8) 鹿静一、 课程标准学习内容学习水平IIIIII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BBA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BBA关于溶解度的计算CB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AA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CAA二、 教材分析 第三章的主题“走进溶液世界”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溶液。学生在第一、二章中已经接触到很多有关溶液的简单实验,以后还要了解更多溶液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这章内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复习课不仅要让学生温习旧知,还要学会系统的整理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

2、理解,更要引导学生将有关溶液的知识应用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系统的整理核心知识的能力。三、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溶液的学习,对溶液的组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解性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但还不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综合性较强的问题,需要对知识结构进行网络化和系统化。四、 设计思路 本节课作为单元复习课,不仅要温习易混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将知识网络,建立知识框架,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呈现给学生清晰的知识脉络。本节课的以“滴水成冰”的实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探究”天气瓶”中析出晶体过程的变化为主线,整理

3、和归纳溶液相关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课堂中从“哪种固体会结晶”、“结晶过程中量的变化”、“混合物中硝酸钾的分离”几个活动环节,从现象中挖掘知识结构,再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让学生内化核心知识。在板书的设计上,力求让学生清晰知识脉络,了解化学中定性和定量的化学观。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知识点进行梳理的方法,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解性、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熟练掌握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等的有关计算。 4、通过对溶液知识的网络化,感受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5、运用溶液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4、感受溶液在生产、生活、实验中的重要性,增强解决问题成就感。六、 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溶液知识的系统梳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整合能力七、 教学资源 试剂:醋酸钠过饱和溶液、天气瓶 仪器:烧杯、表面皿 媒体:多媒体计算机、PPT 八、教学流程图八、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演示实验“滴水成冰”“结冰”实际是“结晶”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网络化视频天气瓶【问题1】三种固体中,哪种因为温度改变形成了晶体?【问题2】在降温过程中,哪些量发生变化?请你将变化规律呈现在直角坐标中。【总结】有关溶液的知识总结【问题3】如何只让硝酸钾最大量的析出,而氯化铵不析出。思考

5、交流讨论交流,回答:思考、回答:讨论,交流联系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溶液知识的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学生给你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回顾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总结作业:本节课回顾了溶液相关的知识,我们对知识进行了网络化,你能继续思考,溶液的知识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总结上去。一定条件下,物质的溶解要受到其溶解度的限制,我们的学习潜力、学习能力是无限的,希望同学们化学学习的道路好似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不断攀登新高! 1、 记录生活中使用的溶液及其用途(一周后交)2、 完成第三章知识网络3、 练习应用九、板书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三个问题:1、“天气瓶”中哪个溶质结晶?2、“天气瓶”降温结

6、晶过程中量的变化,并进行图线和图点的转变;3、“天气瓶”中溶质的回收。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活动,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在过程中利用,观察、讨论、归纳、对比学习方法,让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被调动起来。 在本节课的环节进行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环节话费的时间不同,说明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中,对不同环节的教学时间的安排要做灵活的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副板书的笔记要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思路能得到最好的呈现,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学案 姓名 一、 探究实验【问题】“天气瓶”中哪种成分因为温度变化而形成晶体?【资料1】制作材料:固体:KNO3(3克)、N

7、H4Cl(3克)、樟脑(12克)溶剂:水40ml(约40克)、酒精50ml(约40克)【资料2】A在水-酒精的混合溶剂中,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与在水中的相同。B在水-酒精中樟脑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二、 依据上题数据(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或“饱和”“不饱和”)KNO3溶液的变化(60 降至 0)降温S溶液状态mKNO3溶质m剂m液KNO3溶质质量分数不饱和- 樟脑溶液的变化 (60 降至 0)降温结晶S状态m樟脑溶质m剂m液樟脑溶质质量分数不饱和-m剂m质溶质质量分数KNO3溶液的变化S溶液状态mKNO3溶质m剂m液KNO3溶质质量分数点的移动加水饱和-

8、不饱和降温不饱和-饱和降温结晶不饱和-饱和三、请你想一想:如何使硝酸钾最大量析出,而氯化铵不析出。请你写出实验方案。四、知识网络设计第三章单元作业练习姓名 1、右图为市售盐酸标签的部分内容,其中36.0%38.0%表示该盐酸中( )A. 氯元素含量 B. 溶质溶解度 C. 溶质质量分数 D. 溶质式量2、一定温度下,向右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3、 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a、b、c、d为图象中的四个点

9、。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g/100g水。t2时,2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_g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_。甲物质的溶液分别处于a、b、c、d四个点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 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选填下列编号)。cd= b a c=d a= b cab= d ca= bd4、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20时,甲的溶解度_(填“”、“”或“”)乙的溶解度。40时,乙和丙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

10、温至50。请填写下表。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甲_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_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填编号)。a大于40 b小于40 c无法确定要从混合溶液(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如下: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的名称。化学式:A_;操作名称:_ _ _。5、 t时,在100g25%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所加KNO3 固体质量(m)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关系如右图所示,x= (精确到0.1%);t与t1、t2的关系是 。 a. tt1 b. t1tt2 c. tt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