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五语王小哲21-22课导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40363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五语王小哲21-22课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参考)五语王小哲21-22课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参考)五语王小哲21-22课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参考)五语王小哲21-22课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参考)五语王小哲21-22课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考)五语王小哲21-22课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五语王小哲21-22课导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诺贝尔】(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9世纪他发明火药,后来在火药的基础上,研制出爆炸力强的炸药,特别是烈性炸药的发明,应用到开矿、筑路和挖掘隧道上,功效成倍提高。诺贝尔在研制炸药方面成就是巨大的,被誉为“炸药大王”。他曾拥有Bofors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的遗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 知识链接【课 题】 21、诺贝尔(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

2、文,了解课文只要内容,理清层次。【预习案】1、 认真朗读课文,读通读顺。你知道了什么?2、 读准字音,并会注音。 诺、颁、遂、瑞、摩、逝、械、锤、砸、置3、 理解词语。盛会: 残疾: 气馁: 逝世: 机械:【探究案】(约20分钟,本题赋20分)1、 初读课文有什么感受?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习建议: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文章结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2、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3、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这些事情【检测案】(约5分钟,赋10分)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首都(d du) 灰烬(jn jng) 开凿(zo zho) 遗嘱(zh sh)2、比一比,组词颁( )

3、 械( ) 艰() 壁()颂( ) 诫( ) 坚( ) 劈()3、课文内容填空诺贝尔奖受奖仪式每年都在瑞典王国的首都( )举行,时间是( )。诺贝尔奖的奖金来自于( ),它每年都奖给() ()()()() 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后来,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现在共六个奖项。) 【训练案】 完成课堂练习册1、2、题【教(学)后反思】 请从下面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1、今天你学到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到什么?【课 题】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的遗嘱以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他的遗

4、产大约是三千三百万克伦,遗产所孳生的利息,便被当作“诺贝尔奖”的基金。颁奖仪式每年于诺贝尔逝世的那一天,也就是十二月十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诺贝尔奖分为五项:物理奖、化学奖、医学或生理学奖、文学奖、和平奖。1968年由瑞典银行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了经济学奖。 资料链接:21、诺贝尔(2)【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品词析句,从具体的语言中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不怕困难、毫不气馁的科学精神。3、根据课文内容为诺贝尔写一百多字的小传,培养自己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预习案】(约10分钟,赋10分) 得分:_自学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5、? 2.精读第2自然段了解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和这个地点举行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探究案】(约20分钟,本题赋15分) 1、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抓住关键词,品读重点句段。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呢?【温馨提示:自由默读课文第3到第9小节,小组合作概括四个过程 】【拓展提升】 (约5分钟,本题赋5分) 同学们,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诺贝尔在发明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绝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表达出来吗?【方法小贴士: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注意重读;还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画面。】【检测案】1、句子练习。(1) 诺贝尔为了他的事业,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令人敬佩。(改

6、为反问句)(2) 用“毫不气馁”写一个与诺贝尔有关的句子。 【训练案】 因为() ,所以诺贝尔产生了要发明一种能一下子劈开大山的东西,于是他发明了( )。因为液体炸药在运输中非常容易爆炸,所以他又发明了() 和() 。接着,诺贝尔又加紧实验,研制出了 ( ) 。从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 的诺贝尔。知识积累:【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自诺贝尔奖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十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分别是美籍华人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和钱永健,法籍华人高行健,英籍华人高锟,以及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2012年中国籍大陆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的名言】1、生命,那是自然

7、付给人类雕琢的宝石。 2、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3、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教(学)后反思】 请从下面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课 题】 二次备课 22、滴水穿石的启示(1)【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预习案】 1、朗读课文,标小节,画出生字词。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课后词义。(1)难读的词语我会读:(2)难写的词语我会写:(3)重点词语我理解。锲而不舍: 炉火纯青:【探究案】 1、 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

8、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整理给我们出示了怎样的观点?2、 从正反两面分别列举了什么例子?3、滴水穿石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滴水穿石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精神?用书中的两个词概括。【检测案】1、给带点的字注音:给( )予 还给 ( ) 锲而不舍( ) 日雕月琢( )2、“谋”“纲”“贩”“权”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在书写要注意结构匀称,做到( )。3、按要求写成语。(1)古今中外(含有两对反义词)(2)形容书画技艺高超的成语:4、课后作业2:抄写“滴水穿石”的近义词。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如果我们也能像雨滴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训练案】 完成课堂练习册1、2、3、4习题【教(

9、学)后反思】 请从下面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1、今天你学到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到什么?【课 题】 二次备课: 22、滴水穿石的启示(2)【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2、学习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3、初步感受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预习案】1、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整理列举了哪三位具有水滴精神的名人故事?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故事内容。 【探究案】 1、 想一想,这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哪里?(方法小贴士:从哪些关键词感受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2、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请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拓展提升】1、从滴水穿

10、石的现象,你又想到了谁?(温馨提示:本册教材中还有哪些人物,以及相关事件) 2、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在本文是不是很多余?说说你的看法。(温馨提示:从整理的写作方法谈看法。)【检测案】1 、在句中填写适当的关联词语。(1)( )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 )他的技艺才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2)( )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 )它却不能把石头滴穿。2、填空: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课文为了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列举了三个正面的例子事例,即: ; ; 【训练案】 根据情境写成语。 明明出神地盯着水滴,老师( ) 地对他说:“水滴的力量是( )的,但是它能将石头滴穿,给予我们启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不能( ) ,要( ) ,不能半途而废。”明明( ) 地说:“水滴石穿其实就是一种( ) 的精神。 【教(学)后反思】 请从下面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1、今天你学到什么?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到 二次备课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