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鼓风机检修规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403044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茨鼓风机检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罗茨鼓风机检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罗茨鼓风机检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罗茨鼓风机检修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罗茨鼓风机检修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茨鼓风机检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茨鼓风机检修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罗茨鼓风机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 适用范围1.1.1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罗茨鼓风机的维护与检修。1.2 结构简述1.2.1 罗茨鼓风机由机壳、转子组件、轴承和齿轮箱等主要部件组成,由电动机直接驱动1.3 设备性能型号流量(m3/min)出口压力(KPa)转速(r/min)轴功率(kw)ZSR5-295k116.793.2980254ZR7-700T60949590610ZR7-750T69549590675.92、设备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零、部件完整、齐全、符合图样要求;2.1.2各部连接螺栓、螺母齐全满和、连接牢固、无锈蚀、螺栓丝扣外露13 扣2.1.3 安全防护装置

2、齐全、可靠;2.1.4 压力表、温度计等装置灵敏准确,并定期校验;2.1.5 阀门及附属管线安装合理,涂色符合规定;2.1.6 基础坚固完整。2.2 运行性能。2.2.1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规定,实行“五定”、“三级过滤”;2.2.2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2.2.3 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2.2.4 各部密封良好,无跑、冒、滴、漏现象;2.2.5 达到设备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3 技术资料2.3.1 有总装图或机构图,有易损配件图;2.3.2 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2.3.3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2.3.4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

3、,包括:2.3.4.1 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2.3.4.2 设备运行记录;2.3.4.3 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2.3.4.4 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2.4 设备及环境2.4.1 机体及管线清洁,表面无灰尘、油污,无跑、冒、滴、漏;2.4.2 基础整洁,表面及周围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3、设备的维护3.1 日常维护3.1.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3.1.2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坚持“五定”、“三级过滤”;3.1.3定时检查轴承温度是否正常,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能超过70C;3.1.4经常注意设备润滑情况,如发现不正常的声音或振动时,应及时停车检查原因,并加 以清除;3.1.5 定期

4、巡检并做记录;3. 1.5长期停车时,应拆开清洗、擦干,在滑动面涂以防锈油,装配好后,妥善保管,并每周盘 5 圈,注意不能停在同一点处。3.2 定期检查3.2.1 每三个月分析一次齿轮箱润滑油,根据分析结果更换或补充,并清洗过滤器;3.2.2 每 15 天测量一次轴承振动;3.2.3 每半年检查一次同步齿轮的坚固情况。3.2.4 每月检查一次联轴器联接柱销的磨损情况。3.2.5 每月检查一次设备基础有无损坏和地脚螺栓及各部联接螺栓有无松动。3.2.6 车间每月进行一次设备完好状况检查,并做好记录。3.2.7 厂设备管理部门每季对罗茨机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和评级。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现象原因处理

5、方法风量波动或不足1. 转子各部间隙过大。2. 密封漏气。3. 副线阀内漏。4. 过滤器网眼堵塞。1. 调整间隙。2. 更换密封装置。3. 修复或更换副线阀。4. 更换或清洗过滤器。电机过载1过滤器网眼堵塞;2、管道压力损失增大;3、叶轮与叶轮、墙板或机壳摩擦;1更换过滤网或清洗;2.检杳进出口压差;3调整间隙;轴承发热1.冷却系统不畅通或有故障。2润滑油质变劣。3. 甩油环未转或转动太慢,带不 上油。4. 鼓风机轴电机对中不良。5滚动轴承损坏。1. 清洗冷却系统,排除故障。2. 换油。3. 修理或更换甩油环。4. 重新对中。5. 更换。密封磨损1. 密封环与轴套同轴度误差超 过标准。2. 轴

6、弯曲。3. 硬性杂物进入密封环内。4. 转子振动太大。5. 轴承间隙过大。6. 机壳变形。1. 更换磨损的零件并调整同轴度。2. 校正。3. 清除杂物。4. 改善操作,必要时检查轴子平衡5. 调整间隙或更换轴承6. 修理清除变形影响风叶互相撞击1. 传统齿轮磨损,齿合间隙过 大。2. 齿轮键槽与键配合松动。3. 气体夹有硬性杂物,使转子受 损变形。1. 调整齿隙,必要时换齿轮。2. 修键槽,换键。3. 修理转子,检查修理进气过滤器。风叶与机壳相擦1. 组装不良。2. 机壳中分面垫片太薄。3. 配管应力造成机壳变形。1. 重新组装并检测各部间隙。2. 加厚垫片。3. 增设进、出气管托架。齿轮发热

7、或磨损过快1.齿合间隙过小。2润滑油质变劣。3. 油泵或油路故障或漏油。4. 润滑油过大。1. 调大间隙。2. 换油。3. 消除故障或漏点,确保供油压力和流量。4. 加油至规定油位。3.4 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紧急停车3.4.1 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3.4.2 设备有异常振动和响声。3.4.3 轴承严重超温。3.4.4 操作规程规定的紧急停车。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1 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112364.2 检修内容4.2.1 小修4.2.1.1 检修轴承、齿轮传动部位,添加或更换润滑油4.2.1.2 检查紧固各部位连接螺栓;4.2.1.3 消除跑、冒、滴

8、、漏。4.2.2 中修4.2.2.1 包括小修内容;4.2.2.2 清洗、检查滚动轴承及轴承箱,更换轴承;4.2.2.3 清洗、检查传动齿轮及各零部件;4.2.2.4 清洗密封装置,更换填料或密封环;4.2.2.5 测量、调整各部位间隙;4.2.2.6 检查、更换联轴器及附件;4.2.2.7 检查清洗润滑系统;4.2.3 大修4.2.3.1 包括中修内容4.2.3.2 检修或更换主轴、机壳及前后墙板;4.2.3.3 检修或更换主动、从动转子;4.2.3.4 做转子的静平衡、动平衡;4.2.3.5 校正机座的平度;4.2.3.6 壳体检测;4.2.3.7 检查修换本机所属阀门、管件、仪表等;4.

9、2.3.8 机组防腐、喷漆。5、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5.1 拆卸前准备5.1.1 掌握风机运行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5.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资料;5.1.3 切断电源,工艺处理符合安全检修条件;5.2 检修注意事项5.2.1 所有连接部和配合部,应做上骑缝标记;5.2.2 罗茨机检修拆卸时,应对机器主要零、部件的尺寸进行测量,作好记录,并做好标记。仔细拆卸机体接合面上的垫片并测量厚度,以保证装配后恢复到原来配全要求;5.3 机体5.3.1 机体应无损伤、裂纹;5.3.2 基础螺栓无松动、断裂现象;5.3.3 机体安装水平度为 0.04mm/m。5.4 转子5.4.1

10、 转子表面应无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5.4.2 转子和轴应经无损伤栓查合格;5.4.3 转子裂纹可采用热焊法或冷焊法修理;5.4.3.1热焊法 将转子预热至650700C进行焊接,焊后应缓慢冷却;5.4.3.2冷焊法 在裂纹起、止点上,钻直径为23毫米的止裂孔,并形成7090 “V” 行坡口,坡口钝边厚度为24mm为避免铸件过热,应分段焊接,焊完一段时,应迅速轻击焊 接表面,以防热烈;5.4.4转子两端的平行度为0.02mm,转子两端面与墙板平行度为0.05mm;5.4.5 装配间隙5.4.5.1 转子间隙 0.4-0.7mm5.4.5.2转子与机壳径向间隙0.45-0.60mm5.4.5.

11、3转子与前墙板轴向间隙0.45-0.55mm5.4.5.4转子与后墙板轴向间隙0.55-0.7mm5.4.6 转子应进行静平衡和动平衡校正;5.5 轴5.5.1 轴表面应光滑,无磨损及裂纹等缺陷;5.5.2 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为直径公差之半;5.5.3轴的直线度为0.02mm/m, 般轴全长直线度应不大于0.04 mm/m;5.5.4 轴与转子端面的垂直度为 0.05 mm/100mm;5.5.5 轴颈表面如有划痕等缺陷应当油石或细纱纸修磨光整。5.6 联轴器5.6.1 表面应无裂纹和损伤;5.6.2 端面间隙 58mm;5.6.3键与键槽面紧密配合,上平面应有0.100.40 mm的间隙,旧

12、键槽加宽,不得超过键 槽宽度的 10%;5.7 轴承5.7.1 滚动体表面及内、外滚道应无磨痕、麻点、锈蚀等缺陷;5.7.2 轴承外座圈与轴承箱之间的结合面应紧密配合,不可放置垫片;5.7.3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采用H7/k6配合,轴承座与轴承外圈采用K7/h6配合;5.7.4 滚动轴承安装时,必须紧贴在轴肩或轴肩垫上;5.7.5 拆卸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安装轴承可用 100120油油浴轴承进行热装,也可用轴 承加器热,严禁敲打和直接火焰加热。5.8 密封5.8.1 橡胶密封圈安装时应轻轻打入;5. 8.2更换填料时,每圈应相互错开120;5. 8.3 “V”型填料与轴间的过盈配尺寸一般为0.1m

13、m;5.8.4迷宫式密封轴套两端的平行度为0.01mm,密封环座与轴套的轴向间隙一般为0.20 0.50mm。5.9 传动齿轮5.9.1 齿轮啮合应平稳、无杂音;5.9.2 齿轮用键固定后,径向位移不超过 0.20mm;5.9.3 齿表面接触沿齿高不小于 50,沿齿宽不小于 70;5.9.4齿顶间隙取0.20.3倍模数,侧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中心距(mm)320500500800侧间隙(mm)0.2600.3406、试车与验收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6. 1. 1确认检修工作完毕、检修记录齐全、检修质量符合规程要求;6.1.2点动电机,确认旋转方向正确;6.1.3检修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14、,环境整洁无杂物;6.1.4检查进、出口是否灵活好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6.1.5检查润滑油箱,油位是否在液面计两条线之间(1/2-2/3);6.1.6 检查冷却水系统是否畅通;6.1.7检查电器、仪表、联锁装置,保证准确无误;6.1.8顺时针盘动转子,应无异音和卡涩;6.1.9必要情况下应有试车方案;6.2 试车6.2.1 空负荷试车;6.2.1.1按操作规程开车;6.2.1.2将出口阀打开,使机器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运转2小时。6.2.2 负荷试车6.2.2.1 空负荷试车正常后,方可进行负荷试车;6.2.2.2 启动电机后,调节副线逐步升高工作压力,每升一次压力运转 2 小时,共试 8 小时6.2.2.3 检查转子是否运转正常,有无异常;6.2.2.4 轴承温度应符合规定;6.2.2.5 出口温度,风压及电流等均应合乎规定。6.2.3 验收6.2.3.1 试车合格,检修资料齐全,方可验收;6.2.3.2 主要设备大修验收,由机动科主持,有关检修单位、生产单位参加;6.2.3.3 一般设备大修和主要设备中、小修由生产车间自行组织验收;6.2.3.4 验收合格、按规定办理手续,正式移交生产。7、维护、检修、试车安全注意事项7.1 维护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