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40248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溴、碘及其化合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一、氯气的性质:通常情况下,氯气是 色,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有毒,氯气的熔、沸点 ,易 ;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 体积氯气,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氯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化学反应时容易结合 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单质具有较强的 。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实验现象与金属反应与钠与铁与非金属反应(氢气)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与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注意】1、大多数金属与Cl2在点燃或灼烧的条件下都能起反应,但在通常情况下,干燥的Cl2不能与铁起反应,因此可以用钢瓶储运液氯。2、漂白粉的主要成分: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漂白粉的漂

2、白原理:Ca(ClO)2HCl Ca(ClO)2CO2 + H2O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失效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比较】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物质类别所含微粒主要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二 氯气的制取1氯气的生产原理(工业制氯气电解法)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图实验现象:两极上都有气体产生。与负极相连的不锈钢钉附近的溶液变红(有NaOH生成)。与正极相连的碳棒上倒扣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呈黄绿色,并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有Cl2生成)。点燃收集在倒扣于铁棒上的试管中的气体,有轻微的爆鸣声(有H2生成)。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_ 实验装置图三、卤族元素1、卤素单质物理性质

3、及其变化规律化学式F2Cl2Br2I2颜色淡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状态气体气体液体固体密度变化熔、沸点变化非金属性特性易液化易挥发易升华水中溶解度剧烈反应溶解溶解微溶水溶液颜色在CCl4中的颜色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按照氟、氯、溴、碘这样的顺序,排在前面的卤素能把排在后面的卤素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是在水溶液中,氟例外。四、卤素化合物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化银(AgX)AgFAgClAgBrAgI颜色溶解性易溶于水光反应用途常用来制感光材料,AgI可用于人工降水利用生成的卤化银沉淀的颜色的不同,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来检验卤素离子。【练习】1、Cl2是有毒的,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

4、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用的防御办法是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去B、人畜应到较高的地方去C、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浸透软布蒙面 D、人畜应多饮水2、标准状况下,2gH2和11.2LC12混合引燃使其充分反应,恢复到原状态时气体体积为A、1.12L B、2.24L C、336L D、224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水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B、氯水不能导电,因为Cl2不是电解质 C、液氯是纯净物,不能导电 D、液态HCl能导电,因为HCl是电解质4、1molFe投入到1L3mol/L的盐酸中,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则反应后H的浓度是 A、0.5mol/L B、1mol/L C、

5、2mol/L D、3mol/L5、有关次氯酸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次氯酸具有酸性,可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C、次氯酸酸性很弱,它不能和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所以次氯酸只具有不稳定性,不具有强氧化性6、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NaOH;AgNO3;Na2CO3;FeCl2)时,会使所得的溶液变质的是A、只有B、只有C、只有D、全部7、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单质颜色加深 单质沸点升高 单质氧化性增强 原子半径增大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离子的还原性增强A、 B、 C、 D、8、湿润

6、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该气体中可能有Cl2 碘水 KBr 溴化氢 HCl 溴蒸气A、 B、 C、 D、9、检查氯化氢气体中是否含有氯气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C、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D、用干燥的有色布条10、如图: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干燥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由此做出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D中可以是浓硫酸 B、通入的氯气含有水分C、D中可以是NaOH溶液D、D中可以是饱和的食盐水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AgNO3溶液加入到氯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光照氯水时,有气泡逸出,此气体是氯气C、新制氯水中,

7、只有Cl2和H2O两种分子D、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后褪色12、为实现国家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碘酸钾 (KIO3)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IO3可和I发生反应:IO3+5I+6H+ = 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试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自来水;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淀粉;食堂;食醋;白酒。进行上述试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 A、B、C、D、13、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 离子(X为Cl、Br、I)离子,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变为橙色,将此溶液倒入丙,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

8、、丙依次为A、Br、Cl、I B、Br、I、Cl C、I、Br、Cl D、Cl、I、Br14、新制的氯水中有多种成分,现分别做如下实验: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呈浅红色,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一会儿后,上述溶液的颜色逐渐消退,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在氯水中加入少量锌粉,振荡,溶液立即变成无色,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 。将氯水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后出现沉淀,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 。15、2.0mL密度为1.03g/cm3的盐酸(质量分数为6.0%)与足量的硝酸银反应,计算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16、用足量的NaOH溶液将448mLCl2(标准状况)完全吸收,计算生成的NaClO的物质的量。17、将5.29g NaCl与NaBr的混合物溶于水后通入足量的C12使之充分反应,再将反应后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到残渣质量440g。计算原混合物中NaBr的质量。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