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439928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高二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题。本节课所揭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表现在:第一、探索世界的本质、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所以本课实际上是对上一课的延伸和继续。第二、本节课所揭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理论的范畴,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起点,只有深刻理解,牢固树立这一观点,才能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追求。二、学情分析学

2、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哲学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哲学的学习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需要老师的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三、设计思想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各种小栏目、身边典型事例、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构建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能够说出实践的含义;能够结合实例比较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结合相关名言,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内容教学难点: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内容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引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情景导入国宝大熊猫的展示作为导入新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明确人的认识是从实践

4、中来,同时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任务,自然过渡到实践含义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自觉进入学习状态。(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创设情境1展示探究活动一:请学生找出哪些活动属于实践,为什么?1、大熊猫嬉戏2、科学家研究大熊猫3、游客参观大熊猫4、人工育幼在学生充分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展示图片、分解实践含义,了解实践的形式。 阅读课本42页找出实践含义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动一通过对图片事例的对比分析,使学生理解实践含义,为下面学习实践的特征奠定知识基础。2、实践的特征和基本形式创设情境2展示探究活动二:医生为大熊猫做手术请问:1、医生、熊猫、手术工具是否客观存在?2、医生

5、为大熊猫手术是独立一个人完成?3、随着大熊猫养殖技术的进步,不同时期人们养殖大熊猫是否相同?4、大熊猫自然育幼和人工育幼有何区别?5、通过具体举实例让学生判断区分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把实践的特征与实践的含义相结合理解,并强调三个特征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三者的统一性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同时通过几个选择题巩固理解。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发言。并举一反三,获得感悟,形成理念。通过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归纳出实践特征。(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创设情境3展示探究活动三想一想: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怎样产生的?孙子兵法的产生说明什么哲学道理?通过

6、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明确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并使学生区分认识的来源不等于认识的途径。展示:想一想:“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是认识的来源还是途径?思考讨论交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便于学生自觉接受、理解、掌握。使学生加深理解,及时巩固。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示例展示: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

7、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三种情况讨论交流用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教学目标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展示:走进自然我们一般认为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其翅膀震动导致的。湖北省 12 岁的小学生聂利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翅膀,仍能听到蜜蜂的叫声,该项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声。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8、。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引申问题:1、主观认识能否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2、客观事物能否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3、科学理论能否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逻辑推理能否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学生充分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展示图示进一步阐释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想一想1、何为正确认识?何为错误认识?2、应该怎样检验认识的正误?使学生知道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通过讨论错误观点进一步明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而突破难点。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展示:走进社会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

9、科研活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师引导总结概括“实践-认识-实践”。讨论交流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起学生兴趣,在探讨中自然而然的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知识构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根本动力、唯一标准、目的归宿。而认识对实践又具有反作用,不同的认识对实践有不同的作用。做好相关的笔记建构本框知识体系提炼升华延伸余热小结本课知识,学生据此思考:作为中学生又该如何做到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发出倡议】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借此介绍校内外青少年的实践活动平台。【名言评析,人文情怀】列举名言请学生分析体现的哲学道理。【课堂超市】从“走向高考”、“漫画哲学”“精彩视频”和“经典案例”等四个方

10、面巩固并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观看视频并认真思考后积极发言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巩固自身知识,提升能力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发出令人深刻反省的命题:社会需要高分低能吗?这种振聋发聩式的案例容易在学生心目中扎根,鞭策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性作业号召与布置:参与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并写下实践后的感受,最后整理出一期社会实践墙报展课后思考巩固重点,回顾点题,重在实践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有主观能动性。最本质特征(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八、教学反思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在对问题不断的思考中,提升认识,把握概念。在比较、实操中理解知识。作为教师自身素质也要不断提高,尽快向复合型、方向转变,不仅要精通政治学科知识,而且对中学其他学科的知识亦要有所了解和掌握,注意各学科间的相关性和融合性,借鉴其它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来充实完善政治教育教学的各个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