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39916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床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床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床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床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床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床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床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耀河床教案 制作者: 郭建设 共8页 第1页本单元的教学可依先易后难的次序,先教地之子半棵树,再教边界望乡河床和金黄的稻束。河床昌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与河床相关的意象有哪些,它们有何共同点,怎样共同表现出“我”的感觉、情绪和思考;理解诗人通过对高原地域色彩的特有意象的捕捉而进入历史,进入生命的思路;赏析雄浑、高亢、阳刚、大气,带有一泻千里的宏大气派与原始的血性语言特点;分析了解诗歌的抽象哲理与感性形象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反复诵读、品味与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诗人通过塑造“河床”的中心形象而引发联想,对自然、土地、生命的沉思;体会母亲河神秘、孤寂、阳刚、

2、大气的气质。走近作者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桃源三阳港镇王家坪村。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其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6月元山战役中因头部负伤回国治疗。伤愈后进河北荣军学校学习。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56年调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从事农垦,1979年平反。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在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2000年3月23日,昌耀因患肺癌在西宁逝世。著有昌

3、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初步感知整首诗:河 床青藏高原的形體之一 【原文】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 / 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 / 但我更是值得骄傲的一个。 / 我老远就听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 / 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 / 我让那些早早上路的马车,沿着我的堤坡,鱼贯而行。/ 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

4、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 那些裹着冬装的唐古特车夫也伴着他们的辕马谨小慎微地举步,随时准备拽紧握在他们手心的刹绳。/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是的,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我是滋润的河床。我是干枯的河床。我是浩荡的河床。 / 我的令名如雷贯耳。 / 我坚实宽厚、壮阔。我是发育完备的雄性美。/ 我创造,我须臾不停地 / 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 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xi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 我喜欢向霜风透露我体魄之多毛。/ 我让万山洞开,好叫钟情的众水投入我博爱的襟怀。 / 我是父亲。/ 我爱

5、听秃鹰长唳。他有少年的声带。他的目光有少女的媚眼。他的翼轮双展之舞可让血流沸腾。 / 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 也同等地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她在长夏的每一次黄昏都要从我的阴影跛向天边的彤云。 / 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 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 是眩晕的飓风。/ 是纵的河床。是横的河床。是总谱的主旋律。/ 我一身织锦,一身珠宝,一身黄金。/ 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 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是始皇帝。/ 我是排列成阵的帆樯。是广场。是通都大邑。是展开

6、的景观。是不可测度的深渊。/ 是结构力,是驰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门。/ 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 / 而现在我仍转向你们白头的巴颜喀拉。/ 你们的马车已满载昆山之玉,走向归程。 / 你们的麦种在农妇的胝(zh手脚掌上的厚皮,俗称茧子)掌准时的亮了。/ 你们的团圞(lun)月正从我的脐(q)蒂升起。/ 我答应过你们,我说潮汛即刻到来,/ 而潮汛已经到来 / 学生齐读河床。这首诗充满了激情,有一种粗犷雄浑的美,这种澎湃的激情是学生在初读的时候就能感受得到的。但河床不是一读就懂的,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这首诗的初步的印象,它既可以是内容上的,又可以是情感上的,又或者是语言上的。也可以让学生提一些问题

7、,问题本身也是思考的一个结果。但学生一下很难说清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要慢慢引导:回忆我们在必修里学到了读懂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寻找意象,明白意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总提】昌耀是一个独具生命魅力且有持续艺术创造力的诗人。他的情感深沉且充满西北地域特色的作品引起评论界广泛的注意。他甘于寂寞的思想气质和写作心态,赢得了诗坛的尊重。诗人首先创造的是一组由诗人的命运自传和心灵经历开始,而逐渐推向整个西部时空,显现高原精神生命的长诗(或组诗)。它们包括大山的囚徒慈航青藏高原的形体(从河床到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共六首)等等。它们记写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行迹,以

8、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精神生命图像。这些诗,从整体上呈示出一种沉郁、顿挫的大生命的庄重与阔大。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和对青藏高原的原始风情的描述,是昌耀创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灵感源泉。该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河床”,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这首诗中最大的意象河床,诗中有对河床的直接描绘,同时也通过其他一些意象的辅助来使“河床”这个意象变得更加坚实、

9、饱满,内涵变得更加丰富。诗人笔下的“河床”有什么特点?诗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河床的特点?【明确】A.诗人写出了河床的地域特征。除此之外,还用他那多彩的诗笔描绘出了河床外在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的性格特征。 B.从整体上看,河床给人的感觉是雄悍、粗犷、原始、神秘的,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雄悍”、“粗犷”的感受学生可以捕捉得到,但“原始”“神秘”学生未必能领会。所以要从诗中找出能体现河床特点的描写,这些描写包括写河床本身的词语,也包括写河床周围的存在的那些词语,它们也帮助塑造了河床这一形象)(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些有意味的词句,可供我们挖掘的词句)读诗歌我们不难找到以下的词句:“白头的巴颜喀拉”节首句、

10、“白头的雪豹”节第2句、“鹰” 节第2行、“唐古特人”( 节第4行,“唐古特人”是蒙古族人的一部分,他们被认为是古老的西夏人的后代)、“鼓囊囊的肌块” 节第7行、“巨人般躺倒的河床” 节首句、“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节第2句、“我创造。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泄我那不竭的精力” 节第2、3行、“刺肤文身” 节第4行、“体魄之多毛” 节第5行、“兀鹰” 节第2行、“三条腿的母狼” 节第4行、“黄河象” 节末行、“屈曲的峰峦” 节第3行、“下陷的断层” 节第3行、“切开的地峡” 节第3行、“眩晕的飓风” 节第4行、“是时间” 节第8行、“是古迹” 节第8行、“腭骨化石” 节第8行、“是始皇帝” 节

11、第8行这些词句能让我们感受到“河床”的雄悍、粗犷、原始、神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的特点。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词句,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按它们出现的顺序来,同时看看诗歌里是不是暗含一个抒情顺序。诗一开始叙述“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 节首句,“白头的巴颜喀拉”是河床的发源地。而“白头的雪豹默默地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 节第2行,“雪豹”和“鹰”都是高原带有原始色彩的动物,它们卧在城堡里,圣洁又神秘。“河床”骄傲地认为“我更是值得骄傲的一个” 节第3行,因为我此行是要去创造,去奉献。“我老远就听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 节第4行,“老远就听到”说明我对这种声响的熟悉以及期待,我知道他们会在

12、这时候到来,我也从来都慷慨地施与他们,他们虽然向我索取但他们依然对我恭敬如神明“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 节第7行 “谨小慎微地举步” 节第8行。这只是诗的开始,唐古特人的脚步给予了“我”奉献的快乐与自豪甲。“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节:“巨人般躺倒”指的是“我”强壮的体魄,“巨人般屹立”指的是“我”内在的强大。这两句诗独立成段,它们开启了下面对“河床”的具体描述乙:“我”有时“滋润” 乙1,有时“干枯” 乙2,有时“浩荡” 乙3,“我坚实宽厚、壮阔” 节第1行 “发育完备” 节第1行有着“雄性美” 节第1行,“我创造,”节第2行滋润浩荡的时候,

13、“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泄我那不竭的精力” 节第2、3行,“我”“干枯”的时候,你们可以看见“我刺肤文身” 节第4行,那是我“精心” 节第4行 “创造” 节第2行的图形,这些图形“可远观而不可近狎(xi)” 节第4行,但我“博爱” 乙4,“我让万山洞开,好叫钟情的众水投入我的襟怀” 节末行。这些都是“我”向你们展示的可见的一面,在“我”的内心乙5,“我”对从古至今出现在“我”四周的那些生命怀有“父亲” 节第1行一般的情怀,“我爱听兀鹰长唳” 节第2行 “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 节第3行,“也同等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 节第4行 “也永远怀念你们黄河象” 节末行。“兀鹰”、

14、“母狼”、“黄河象”这些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都是“河床”孕育、滋养的生命,这些意象雄悍又沉实,既表达了“我”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也透露了“我”对坚韧品性的坚持与向往乙6。“我”热爱它们乙7,“我”在从历史到现在的“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节第1行,就好比说每一瞬间都在关注你们。而“我”在每一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 节第2行 “我”可以是“屈曲的峰峦”、“下陷的断层”、“切开的地峡”、“眩晕的飓风”、“纵的、横的河床” 节第3-5行,“我”富饶乙8:“一身织锦”、“一身珠宝”、“一身黄金” 节第6行,“我”负有历史感乙9“是古迹” “是腭骨化石”“是始皇帝” 节第8行、“我”

15、还有时代感和使命感乙10 “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 节。这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任务和使命。诗歌到这里就已经达到了最高潮。然后,回转面目丙1,“现在我仍转向你们白头的巴颜喀拉” 节第1行,“白头的巴颜喀拉”是“我”的发源地,也是“我”洗尽铅华以后的心灵归宿,是“我”永远的心灵朝向。因此,“我”一路创造,完成了“我”的使命后,“我”又回到了这儿。“我”许诺给予的你们都得到了,唐古特人的马车“已满载昆山之玉” 节第2行,“麦种在农妇的胝(zh)掌准时地亮了” 节第3行。“我答应过你们,我说潮汛即刻到来,/而潮汛已经到来”节通过一种自我否定来更肯定或者说更坚定地表明我对诺言的实践,表达一种对世人的宽厚的爱。呼应开头,升华题旨丙2将以上内容归纳起来河床有什么特点?【明确】地域特征来自黄河源头,起源于巴颜喀拉山。形态特征宽阔浩荡【节“巨人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