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乙炔管道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395250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乙炔管道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氧乙炔管道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氧乙炔管道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氧乙炔管道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氧乙炔管道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乙炔管道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乙炔管道设计说明书.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电双鸭山发电厂三期工程 A标段氧乙炔管道设计说明文件编号: SGLJ方案(2005)01国电双鸭山发电厂2600MW机组三期工程A标段氧乙炔设计说明书 批准: 日期:审核: 日期:编制: 日期: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双鸭山工程项目部第 2 页 共 5页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双鸭山工程项目部A标段氧乙炔管道设计说明1、编制说明: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三期扩建2X600MW机组工程安装工作即将进行,施工用氧乙炔气体需要采用集中供应方式,由于没有可靠的数据和参考资料,本设计根据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并参考其它工程经验进行系数修正。2、适用范围:本说明适用于国电双鸭山发电

2、有限公司三期扩建2X600MW工程A标段施工用氧乙炔管道,除图纸中有特殊要求外,本说明书不另行说明。3、设计依据: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氧气站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3091)乙炔站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31一91)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参数选择:4.1供气参数: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导则第8.3.5条,第8.3.6条规定,氧气选取1.5Mpa,乙炔选取0.15Mpa。4.2氧乙炔耗用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导则表Q.2中第二项2X600MW机组每8小时氧乙炔最大消耗量数据,单台机组均除,并根据现场工程进展情况取0.8系数

3、,选取如下:4.2.1氧气消耗量:单台机组Qy1=2040/(2*8)*0.8=102m3/h,两台机组Qy2=2*102=204m3/h4.4.2乙炔消耗量:单台机组Qz1=712/(2*8)*0.8=35.6m3/h,两台机组Qz2=2*35.6=71.2m3/h4.3管径选择:4.3.1母管选择: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和氧气站设计规范第9.0.1条第4项规定,氧气在1.5Mpa工作压力下,氧气流速不应大于15m/s,选择5m/s,据此计算,氧气钢管选择DN32(D38*3.5)热轧无缝钢管(YB231-70)。根据乙炔站设计规范第9.0.1条规定,乙炔在0.15Mpa工作压力下,乙炔流速不

4、应大于8m/s,选择6m/s,据此计算,乙炔钢管选择DN50(D57*3.5)热轧无缝钢管(YB231-70)。4.3.2分支母管:主厂房乙炔分支母管选择D42*3,加配平台分支管选取D28*3。主厂房氧气分支母管选择D28*3,加配平台选择D18*3。以上选取无依据可查,因缺乏各处准确用气量参数,无法计算确定,仅是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套取。5、管道布置:5.1厂区布置:5.1.1从氧乙炔站出口联箱(DN50)接出氧气、乙炔管道,沿锅炉铁路专用线(A=658.5)至主厂房M排8轴为止。厂区氧乙炔管道直接埋地敷设,乙炔管道与氧气管道同一水平敷设, 管道间水平净距0.25m,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埋地敷

5、设深度管顶距地面0.8m。穿过铁路和道路时,其交叉角不小于450。氧乙炔管道与铁路最小水平净距2.5m,最小垂直净距1.2m,与道路最小水平净距0.8m,最小垂直净距0.5m。二、在从沟底起直至管顶以上300mm范围内,用松散的土填平捣实或用砂填满,然后再回填土。三、阀门和附件直接埋地。四、管道、阀门和附件的外表面进行防腐。厂区氧乙炔管道敷设在铁路和不便开挖的道路下面的管段加设套管,套管两端伸出铁路路基或道路路边不小于1m;铁路路基或道路路边有排水沟时,应延伸出水沟沟边1m。套管内的管段应尽量减少焊缝。氧乙炔管道穿越铁路后,在最低点设置阀门井,阀门井内布置疏水阀门。5.1.2在氧乙炔联箱出口截

6、止阀后设置一对主流量计、亚辰和华龙平台分支母管、吉林公司加工配制平台、主厂房5#、6#机组分支母管截止阀后各设置一对分支流量计。(本次施工中,氧乙炔母管在吉林公司配制平台及5#、6#机组处预留接口和截止阀,暂不接出。)5.1.3氧乙炔母管在到亚辰配制平台之前的管道装设止回阀。5.2组合场布置:氧乙炔管道分支母管接至组合场氧乙炔气体分配联箱,乙炔分配联箱前的分支母管设置阻火器,在组合场乙炔分配联箱每个乙炔分配阀前装设带阻火器截止阀。亚辰组合场各布置氧乙炔分配联箱3个,每个联箱装设4只分配阀,华龙组合场布置参考亚辰组合场。5.3主厂房布置:厂区氧乙炔母管施工到主厂房M排,主厂房氧乙炔分支母管从厂区

7、氧乙炔母管接出,从8轴进入锅炉间,延伸至B排。(本次施工预留接口,接出分支母管和截止阀,主厂房内管道暂不进行布置。)5.3.1锅炉间布置:锅炉间氧乙炔管道布置7层,每层各布置氧乙炔联箱4对,每个联箱布置4个分配阀,锅炉间氧乙炔各布置112个分配阀。5.3.2汽机间布置:汽机间0米层、13.65米层各布置氧乙炔联箱5对, 6.85米层布置氧乙炔联箱各1对,每个联箱布置4个分配阀,汽机间氧乙炔各布置44个分配阀。5.3.3除氧煤仓间布置:除氧煤仓间0米层、6.85米层、13.65米层、17米层、26米层各布置1对氧乙炔分配联箱,每个联箱布置4个分配阀,除氧煤仓间氧乙炔各布置20个分配阀。5.4汇流

8、排:考虑到备用气源,利用气瓶中转补充充气,拟在主厂房脱氧煤仓间6.8m层设置氧乙炔汇流排,与氧乙炔供气母管并联,两侧加设切换阀。5.4.1乙炔汇流排:乙炔汇流排按每小时8瓶考虑,另有4瓶备用,4个接头考虑灭火时充氮用,所以共设置16个接头。5.4.2氧气汇流排:氧气汇流排按照每半小时用量考虑,共设置12个接头。6、技术要求:6.1管道焊接采用全氩弧焊接。6.2图纸设计管道布置如有误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改,但不违反本设计原则。6.3氧气管道色漆为蓝底红环、乙炔管道色漆为白底红环。6.4厂房内氧乙炔管道应沿墙或柱子架空敷设,其高度应不妨碍交通和便于检修;与其它管道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按乙炔站设计规

9、范附录二和氧气站设计规范附录三的规定执行。当不能架空时,与氧气管道共同敷设在非燃烧体盖板的不通行地沟内,但地沟内必须全部填满砂子,并严禁与其它沟道相通。6.5氧乙炔管道、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按乙炔站设计规范附录一和氧气站设计规范附录一的规定执行。氧乙炔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处,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管道与套管之间,用石棉绳和防水材料填塞。6.6厂区地下乙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等及其他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净距应按乙炔站设计规范附录三和氧气站设计规范附录三的规定执行。6.7 氧乙炔管道静电接地装置:地上管道在管道分岔处、无分支管道每80100m处以及进出建筑

10、物处应设接地装置;埋地管道,在埋地之前及出地后各接地一次,厂房内部管道,可与厂房的静电干线连接。接地电阻值接地电阻不大于10。当每对法兰或螺纹接头间电阻值超过0.03时,应有跨接导线。对有阴极保护的管道,不作接地。6.8乙炔管道的阀门和附件采用钢、可锻铸铁或球墨铸铁材料,或采用含铜量不超过70%的铜合金材料。阀门和附件的公称压力,采用1.6MPa。管道的连接采用焊接和高压卡接头,阀门和附件的连接处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6.9氧气管道压力或流量调节阀组的下游侧(顺气流方向,以下同),应有一段不锈钢管(GB227080)、铜管(GB152979)或黄铜管(GB152979),其长度为管外径的5倍(但

11、不应小于1.5m)。阀组范围内的连接管道,应采用不锈钢或铜基合金材料。位于氧气放散阀下游侧的氧气放散管段,应采用不锈钢管。氧气管道的阀门严禁采用闸阀,阀门材料采用全不锈钢、全铜基合金或不锈钢与铜基合金组合。阀门的密封填料,采用石墨处理过的石棉或聚四氟乙烯材料,或膨胀石墨。氧气管道上的法兰,应按国家有关的现行JB标准选用;管道法兰的垫片,选用缠绕式垫片。氧气管道上的弯头、分岔头及变径管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严禁采用折皱弯头。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5倍;采用不锈钢或铜基合金无缝或压制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二、氧气管道的变径管,采用无缝管。三、氧气

12、管道的分岔头,采用无缝钢管。不宜在现场开孔、插接。氧气管道的连接采用焊接,但与阀门连接处采用法兰或丝扣连接。丝扣连接处,聚四氟乙烯薄膜作为填料,严禁用涂铅红的麻或棉丝,或其他含油脂的材料。氧气管道的弯头、分岔头,不应紧接安装在阀门的下游;阀门的下游侧宜设长度不小于管外径5倍的直管段。直接埋地或不通行地沟敷设的氧气管道上,不宜装设阀门或法兰连接接点。6.10管道施工及验收的规定,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及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但乙炔管道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应符合现行的标准溶解乙炔设备技术条件的规定。为进行焊接检验,氧气管道的分类,应根据管道材料、温度及压力等参数,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金属管道篇规定的分类上升一类,其射线探伤数量按原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