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生活与哲学》.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394560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生活与哲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3《生活与哲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3《生活与哲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3《生活与哲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3《生活与哲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生活与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生活与哲学》.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考政治试题归类生活与哲学部分重庆卷10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D)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回答11-12题。11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C)A战争中的

2、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B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变化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2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A)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1:00)13(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14分)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者社会历史的发展。(亦可以从社会发展规律或主要矛盾角度回答)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3、(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需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亦可以从群众观点角度回答)是我们党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全国卷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从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回答1920题。19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A)具体问题具

4、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矛盾特殊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ABCD21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C)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BCD222013年4月,

5、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营动群众是因为(B)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ABCD23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

6、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D)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ABCD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0)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

7、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在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

8、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4分)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广东卷33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9、的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34图5漫画(作者:周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B)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BCD35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B)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D发挥

10、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1:00)36(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材料二:某市政府法制办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先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后召开座谈会,请市民代表对条例的草案发表意见和看法。材料三:某市区党组织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创建街道社区党建的立体运行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定责”、“民情日记”等形式,帮助3000余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解决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问题。(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

11、么作用?(4分)并分析党和政府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12分)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4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对根本政治问题和权力的认识,通过广汇民意、广集民智作出决策,着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3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分)把群众放在首位、秉持正确权力观、问计于民、帮助再就业等,实践了群众路线,坚持了群众观点,巩固了群众基础。(3分)全国卷20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

12、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C)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BCD21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C)是顺应群众

13、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ABCD22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D)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

14、重要的导向作用ABCD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C)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BCD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0)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000人次,最多时约7 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 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1)结合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