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巧珍教育故事.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39338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聂巧珍教育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聂巧珍教育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聂巧珍教育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聂巧珍教育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聂巧珍教育故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他又打人了学生概况及原因分析 “李昂臻把韦佳佳的手戳破了。”值日班长气喘吁吁地冲进办公室,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老师,你快去看看,朱徐汇流了很多很多血!”我一听,急忙拉着值日班长,三步并作两步赶到走廊,只见朱徐汇满手是血。“罪魁祸首”李昂臻正低着头,搓着手,一副做了坏事的心虚样。我来不及细想,拉着韦佳佳就往医务室跑这就是我接班后一星期李昂臻留给我的第一印象。说起李昂臻,很多任课老师都直摇头。他不仅读书不认真,还专门惹是生非,欺侮同学,不是今天把男同学的衣服剪破了,就是明天把女同学的头发剪掉了。出操排队时会顺便踢旁边的小朋友一脚,上国画课后洗毛笔,会故意把脏水甩到其他小朋友身上;课间从其他小组

2、座位经过时,会故意把人家水杯碰在地上时间一长,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他也就破罐子破摔,成了一只不受欢迎的“丑小鸭”。在今年接班后,我一心想要转变这只“丑小鸭”。为掌握第一手材料,我在放学后和他妈妈谈了一次。“我们两个都是湖南人,家在外地,两家老人都无法照顾,他小的时候,我们由于工作太忙,可以说基本上是放任不管,心里一直觉得很愧疚。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我们刚开始时一直教育孩子要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可他连续几天都哭着回来,不是被其他的孩子打了就是被其他的小朋友抢了玩具,他妈妈忍不住了,就对他说别人打你的时候,你也要学会打别人,我们这么大个人,还怕打不过他们不成。慢慢地,他就”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从那

3、以后,我就对李昂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他虽然性格暴躁,不合群,但对集体的事还是比较关心的。有一次,班级大扫除,他又是爬上又是爬下,帮助擦同学们擦不到的门框,累得满头大汗,衣服也都弄脏了,但他一点也不在乎。分析:分析李昂臻的情况,这是属于儿童心理障碍中的攻击性心理障碍。这类儿童对他人经常采取敌视的态度,并施以武力。他们的行为不能自控,常造成伤人或损物的不良后果。究其原因主要由下列情况造成: 1、独生子女的任性、固执。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独生子女越来越宠爱,只要孩子满意,想要什么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养成了固执、任性的个性。稍有挫折或不顺时,这些儿童就采取攻击性的行为来宣泄暴躁的情绪。

4、特别是因长期溺爱的影响,这类儿童心理素质较差,自控能力较弱,易伤人或损物。李昂臻的父母由于工作太忙,将其寄养在保姆家,其父母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一心想在各方面补偿孩子的生活、心理需求。只要是李昂臻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他母亲都想方设法给予满足,从而造成了他稍有不如意就发脾气的坏习惯。而后来在幼儿园中的遭遇更让他觉得拳头能解决很多问题,小朋友们再也不敢惹他,有些甚至很害怕久而久之他就更加为所欲为。2、社会环境的冲击、影响。李昂臻平时特别爱看日本的漫画书,这些书上有很多打斗的场面,某些广播、电视、电影、书刊等媒体的影响,使他潜意识地感到,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此,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他往往施以

5、拳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攻击性心理障碍。洪的这种通过暴力来满足心里需求的做法,已是明显的攻击性心理障碍的表现。导引措施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发现李昂臻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有办法可以转变的,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方法:1、找准切入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喜欢崇拜和模仿英雄模范人物。这些榜样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动力。平时,我抓住他喜欢看书这一特点,结合语文阅读课向他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并列出书单,诸如名人小时侯的故事,中外优秀童话,以及现当代的马小跳哈立波特等,对他进行形象化的教育,以启迪他的“闭锁的心灵”,拨动他的情感之弦,使其产生情感共鸣。阅读后利用课间适时地

6、和他交流,趁机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昂臻渐渐地感受到了马小跳、哈立波特的魅力,课间经常和小朋友们谈马小跳、哈立波特,慢慢地,他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游戏,将自己融入集体之中了。2、捕捉闪光点。恰当的表扬可以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其进步,也有利于其克服缺点。对李昂臻的进步,我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始终感到在老师的关注之中,始终保持“我能行”“努力就行”的良好心态,充满自信,充满希望。通过鼓励激发,他的内动力、自我教育的能力明显增强了。3、提供展示台。人的向上之心,前进之心,是一种本性,是发展的内驱力。学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集体的影响下度过的。这是发

7、展的外驱力。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因此,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集体活动时,我尽量为李昂臻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百米接力比赛时,我让他站在第一个;出黑板报时我让他画报头;朗读时让他带着全班小朋友一起读在活动中,我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并给予真诚地鼓励,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学们也进一步发现他的“闪光点”,改变了他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我利用班集体为李昂臻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已经使他逐步从心理障碍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指导小结经过近一年的教育,洪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上周他无意中碰掉了一位同学的玻璃杯,他主动要求赔偿,并写了检讨书向同学道歉。望着这张充满后悔、自责的检讨书,我感到李昂臻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他进步了。我便抓住这次机会,给予大力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同学们对他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我鼓励他在集体活动中领头先行和自我表现,并适时写心灵日记、当愤怒接近时用“呼吸调节法”等,用这些方法对其进行教育。渐渐地,李昂臻变了,变得主动和我说心里话了,对同学也友善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实践证明,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中,只要做到爱中有严,严而有格,坚持不懈,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