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谈心脑血管疾病.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390826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医谈心脑血管疾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名医谈心脑血管疾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名医谈心脑血管疾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名医谈心脑血管疾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名医谈心脑血管疾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医谈心脑血管疾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医谈心脑血管疾病.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不能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高危人群在饮食上或者运动上应该注意什么?王拥军:对高危人群来讲,整个预防两部分,寻找和去除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控制一般包括两类控制因素,一种是行为学改变,包括健康的饮食,食用低胆固醇、低糖的饮食,比如多一些纤维的食品,多一些蔬菜、绿色食品。第二是加强运动,运动是预防心脑血管病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最安全的方式,对全身都是有好处的。行为学改变还包括戒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包括吸烟,吸烟是脑血管病至关重要的因素,包括主动抽烟和被动抽烟都。另外不良生活习惯还包括过量饮酒,所谓过量饮酒就是每天超过半两白酒或者说一易拉罐啤酒。还包括生活不规律,大家在很多重大比赛的时候,脑血管发病会

2、增加,比如说世界杯晚上不睡觉或者有一些重大的节日,当您生活不规律的时候,是发病非常高危的时候。像中国的传统节日,一方面大家激动,生活会不规律,同时会有聚餐,这个时候过度的营养再加上酒,在这个时候尤其对高危人群要小心。主持人:您刚才谈到发病趋势还是一直在增加的,一个危险因素是老年人,现在很多报道说年轻人,脑中风有没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呢?王拥军: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病人11%脑中风发生在45岁以前,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得病主要因素跟现在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关系,现在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西化,从饮食上,整个不健康的饮食越来越多,高胆固醇的垃圾性的食品,可能造成动脉硬化。第二个原因年轻人的社交方式更容易选

3、择烟和酒的方式,这个因素可能多一些。第三个主要原因是现在的社会节奏比较快,而年轻人承受的压力更大一些,这些社会压力本身会对心血管有损害。这些综合因素造成现在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主持人:年轻人的脑中风,治疗效果会不会比老年人好一些?王拥军:如果两个病变基础一样,年轻人恢复肯定要快一些,因为年轻人其他器官或者脑本身的结构比老年人生命力要强一些,恢复要好一些。主持人:在临床上现在神经内科对一些危险因素,临床上有没有一些预防的措施?王拥军:首先来讲只要发生危险因素,都是能干预的。现在为止除了我讲的几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都可以干预,只要干预以后,血管病的发病会急速下降。主持人:具体有没有一些措

4、施?王拥军:到医院以后,医生会评价危险因素,这些评价方式会通过直接的检查,量血压,有的通过验血,要求我们年龄大的朋友定期到医院做一些体检,当体检完了之后,医生会根据他出现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用药,比如血脂增加,会有针对性的降脂药,这个要说明一点,不是说这个药品是降脂药对他就合适,在选择专业药物的时候,一定由专业人员治疗,不要凭自己的想象去买药或者用保健品代替药。主持人:刚才谈到了一些中风的危险因素如何预防中风的发生。下面网友提到一个问题,以前发生过中风,发生过脑梗塞,像这种病人,应该怎么样预防第二次梗塞,因为梗塞本身就很危险,是高危人群。王拥军:这位网友提的问题是非常普遍的问题。得过一次中风

5、,五年内第二次中风的机会将是30%,三分之一的人因为同一种疾病再次被拯救,在医学上叫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与一级预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危险因素相似,但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第一个不同是危险因素控制的程度要求不一样,在一级预防血脂降到一个高度,二级预防血脂降到另外一个高度。在二级预防必须加强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等等。二级预防比一级预防的强度更大。主持人:医生在出院的时候会给病人很多建议,平时要注意什么?王拥军:要让我们患者朋友了解,二级预防一定要依从医生的建议,出院的时候,医生给的所有指导建议,尽可能地按照医生的说法去做。建议网友朋友家里有病人的时候,出院之前跟医生做一个很好的沟通,知道什么时候

6、做什么样的检查。第三,做预防,短时间内都好坚持,因为预防一旦用药就是终身的,对很多人来说难以坚持,每天像吃饭一样,在这个时候不要怕麻烦,因为预防是终身的事情。如果二级预防做得不好,理论上讲,几乎每次复发症状比前一次更严重。主持人:刚才谈了中风史的病人出院以后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比如抗血小板药,还有哪些呢?王拥军:从药物上,一类是抗血小板,跟中风有关,一类中风是心脏病引起的,第一类是抗血栓。第二类药是控制危险因素的药物,需要降血脂的药,可能需要用降压药,可能需要降血糖的药,把两类药物加在一起。另外每半年到医院做一次普查,因为体能在不断地改变,可能受药物干预的影响,做血糖的化验或者其他检查调整一下用

7、药。主持人:方便吗?主持人:既然脑中风有这么大的危害,这个疾病的发病时有没有一些征兆?王拥军:部分病人在发病之前有一些前期征兆,一过性的征兆,比如病人出现一过性的肢体麻木或者一过性的言语说话不清楚,这预示着病人有严重的中风倾向,这组人称为中风的前驱症状,这个时候需要加强对中风的强化预防。主持人:一过性是什么意思?王拥军:持续几分钟,一般五到十分钟短暂的症状,有短暂性的语言不好或者眩晕或者头晕,几分钟就过去了,这是我们常说的小中风。主持人:什么样的人应该重视,因为很多人对一过性的症状根本不在意。王拥军:我们对中风来说有一组叫高危人群,具有极高风险的,这组人指得是有一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发生中风的机

8、会远远增加。危险因素分两类,一个叫可以治疗的危险因素,另一类危险因素是不能治疗的危险因素,就是不能控制。不能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的增长,第二是性别,男性要更多一些。还跟地理位置,纬度越高,越靠北,发生率越高。还跟种族,比如中国人和西方人比较起来,中国人和黑人的发病更高一些。这是不能改变的,但是大多数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因素包括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过度的饮酒,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锻炼比较少,这些因素都是可以控制,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者用药去除。对所有人来说,只要有一个以上的危险因素,都被列为中风的高危人群,这组人要加强对中风的预防。主持人:您刚才谈到小中风的症状的时候,提到

9、了一系列的症状,只要一发生症状就是这种情况。王拥军:如果发生这些症状,建议网友立即到医院,不要自己在家里处理,更不要自己看说明书吃药。医院把病人的情况查清之后才会治疗。网友:医生,我大概半个月前感觉脸部右侧有麻木的感觉,后来没有在意,两三天后好了,但现在又出现右侧脸麻木,同时左手麻木,已经有三天了,我好担心,而且感觉没有力气四肢。我今年24岁,想知道可能是什么引起的?心理好怕!主持人:这种症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王拥军:这位网友是右侧面孔,左侧上肢麻木,现在病史三天,遇到这种情况第一不要非常担心,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还是先到医院,到就近的医院挂一个神经内科的号。从从上面描述的情况来看,感觉可能是脑

10、干有一个病灶,尽管很年轻,根据现在提供的情况推测病变性质,至少目前可以知道可能脑干有病变,通过CT或者核磁共振做一些检查会发现。网友:我妈妈躺着的时候,头部在枕头上变换姿势,后脑勺某个部位压在下面的时候突然头晕,头转过那个部位就不晕了。作过头部核磁共振,有栓塞,住院作过治疗,现在其他都正常,但还是偶尔有上面提到的头晕现象。头部没有任何外伤。这跟栓塞有关系吗?或者我们到什么科再检查呢?我很着急,希望医生给与指点!王拥军:这位网友提到的问题一个关键信息我没有得到,就是病人每次头晕的时间。我们把一个病人头晕分成两类,一类是头晕,一类是眩晕,眩晕就是伴有视物的旋转,如果变换体位的时候突然出现视物的旋转

11、,如果不超过一分钟,几秒或者数十秒和血管没有关系,是耳朵的平衡器出了问题,通过体操的训练很快就会恢复。如果不是几秒钟,是几分钟头晕的话,往往是和血管有关系,这个信息对我们下一步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主持人:如果出现栓塞的话,有可能是属于有血管症状。王拥军:对。王拥军:应该很方便,在大的医院都有专科门诊。1、太烦躁而时睡时醒是因肝若您的症状为时睡时醒,精神欠佳,乏力面白,眼干,舌淡等,就属于肝血亏虚,虚烦失眠,可选用酸枣仁汤缓解。滋养之道:通过食疗也可以有效预防失眠。比如自觉压力大时,可多吃点绿色及口感带酸的水果,如柠檬、猕猴桃、梅子等。肝火旺时容易口渴,需要喝充足的水。玫瑰花茶、熏衣草茶,再加入些

12、有安神作用的酸枣仁一起喝,效果很好。2、睡着易做梦,睡醒不解乏是因为心经常熬夜加班,会一点一滴耗损体内的“阴气”,变成“阴虚”体质,就算精疲力竭,上了床也睡不着,要不就是脑袋里连番上演各种梦境,觉得没法好好休息。时间长了更会发现,记忆力在不断下降,同时伴有心慌、面白、头晕等表现。此种情况必须“滋心阴、养心神”。滋养之道:建议选择桂圆和适量的红枣、莲子及糯米一同煮成粥,早上食用;或用6颗桂圆肉、10克莲子及芡实,加500毫升水煮成茶,每天早晚温热喝一次,能养心安神。但感冒时或有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的人,不宜吃桂圆。3、体弱者失眠多因肾年老体弱、久病不愈、劳累过度,或先天体质不足都容易导致人出现睡不

13、安、时睡时醒、腰酸腿软、潮热盗汗等表现,这多是肾阴虚、心火旺所致,应滋阴补肾。滋养之道:食疗可选用山药、枸杞、粳米一同煮粥,安神助眠。4、腹胀胸闷而难眠是因脾胃中医有一句话,“胃不和,则卧不安”,指的是肠胃没顾好,造成胃气失和、消化不良、腹胀不适,就很难一夜好眠。此时需要消食导滞,佐以安神。滋养之道:此类失眠主要以预防为主。晚餐掌握“77”原则,即尽量晚上7点以前(或睡前3小时)进食,7分饱,菜品清淡。要少吃豆类、青椒等胀气食物,以及辣椒、大蒜及生洋葱等会让人感觉烧胃的辛辣食物。用餐之后稍微走一走再睡觉。5、病中或病刚好时不能安睡,需清肺火感受外邪后,人体正气虚弱,易心烦,夜间辗转反侧不能安睡。这多因肺热所致,还会伴有口干身热、小便短赤等表现。滋养之道:可多吃胡萝卜、木耳、蜂蜜、梨、枇杷等,尤其是枇杷效果较好。当然,不管对于哪种失眠,下午适当运动,晚上用温水泡脚,并按摩脚底“涌泉穴”都会有预防之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