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39065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坝镇2011年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工 作 总 结根据市、县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苍溪县农业局关于建设22个镇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苍溪发201117号)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人为本,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扎实工作,把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部门转变职能、为农服务的重要抓手来抓,认真调查研究,精心组织实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和工作方案,按期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镇成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为建好镇村农村信息服务站,镇成立了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农业副镇长任组长,信息中心、

2、办公室、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生态文化服务中心、财政所等单位为成员,协同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同时在各村和镇属机关设立信息联络员56个,形成信息网。 2、严格标准,规范建站。为了切实建好我镇农村信息服务站下发了关于组建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的通知,政府严格按照建设标准,缺什么补什么。在镇办公室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调节一间办公室专设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办公室。设立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专干,达到了“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套上网设备、一部热线电话、一个农业信息发布栏”。3、认真抓好信息联络员的业务培训。为了提高农村信息联络员的服务能力,通过阳光工程,在职中对农业信息员进行了电脑培训,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实践、办

3、公软件的使用、互联网操作技术等实用操作技能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使他们系统地掌握了电脑操作与使用的基础技术,并且进行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农业信息培训,为他们更好地开展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我镇农村电脑普及与应用水平,也为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传播、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4、广收信息,多渠道发布信息,为农服务。镇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个信息联络员一年必须向服务站提供农民需求信息至少6条以上,服务站根据全镇收集的情况汇总,做到有针对性发布信息,今年发布常规粮油生产信息12条外,国家政策法规6次,收购信息3次。信息发布主要形式:村村通16次、印发资料10

4、000余份、科技赶场2次、现场培训6次、技术专题培训5次、电视播放6次。涉及农村所有行业。 5、突出重点。根据我镇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有针对性收集发布信息。目前,我镇已栽植猕猴桃近5000亩,初投产3000亩,但管理参差不齐,为了强效益,今年把猕猴桃管理作为重要工作,组成以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农技、果技、产业人员为技术骨干队伍,多次邀请县猕猴桃办公室、猕猴桃研究所专家现场指导。在每个关键管理季节,组织种植农户和业主召开专题现场管理会,结合多媒体详细讲解,并印发资料3000余份。实行全园区管理统一化,统一时间、统一技术标准。经过一年时间的管理,大家对猕猴桃的技术有了更深的掌握。同时还调查统

5、计本地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引导走“公司(协会)+农户”和引进农业业主的路子,有效解决园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等问题。三井园区主要以引进业主为主,如黄林、范伟五个业主流转土地,业主雇用当地群众管理,每年在园区作零工收入可达600万元。今年又引进业主龙世鸿流转玉台土地500亩。为村级信息化建设布点工作做好准备。二、取得成效1、粮油产量大幅提升。以前我镇玉米的产量只有400公斤/亩,小麦300公斤/亩,通过高产技术的推广,井坝万亩玉米产量上了622公斤/亩,安全100亩小麦产量达到550公斤.2、特色产业效益明显。通过猕猴桃规范化管理,现长势很好,今年初投产亩可收入3000元,效益最好的是将军村陈洪秋0.7亩就卖了2.4万元。极大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预计明年产量可上2000吨,后年可上4000吨,人均纯收入可增加1000元以上。3、经营模式改革效果明显。以前是一家一户的种植,种了怕销售,现在都实行“公司+农户”模式,提早签订订单。今年猕猴桃销路不好,但农户手有订单,销售季节一到,马上按14元/公斤就销售完了。而没有订单的农户只卖4-6元/公斤。三、存在的问题1、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刚刚成立,人员工作经验和水平离要求差距大,还不能满足现在的农村需求。2、经费不足。村级还没有网络设备,对采集、发布信息还落后,而且传递信息也慢。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