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389855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计算机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计算机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的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问世的。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一种学科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相提并论。人们根据计算机的性能和当时的硬件技术状况,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第一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 (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3)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4

2、)没有系统软件,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2.第二阶段 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主要特点是: (1)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2)普遍采用磁芯作为贮存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3)开始有了系统软件(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出现了高级语言。 3.第三阶段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69年)主要特点是: (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从而使计算机体积小,重量更轻,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 (2)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取代了原来的

3、磁芯存储器,使存储器容量的存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 提高,增加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3)系统软件有了很大发展, 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 多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4)在程序设计方面上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为研制更加复杂的软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4.第四阶段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至今)主要特点是: (1)基本逻辑部件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体积,重量,成本均大幅度降低,出现了微型机。 (2)作为主存的半导体存储器,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外存储器除广泛使用软,硬磁盘外,还引进了光盘。 (3)各种使用方便的输入输出设备相继出现。 (4)软件产业高度发达,各种实用软件层出不穷,极大地方便了户。 (5)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网络把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多媒体技术崛起,计算机集图像,图形,声音,文字,处理与一体,在信息处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与之对应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实施当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宣布开始新一代计算机的研究。普遍认为新一代计算机应该是智能型的,它能模拟日的智能行为,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并继续向着微型化,网络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