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访蚯蚓的家1.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388924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 探访蚯蚓的家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 探访蚯蚓的家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 探访蚯蚓的家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 探访蚯蚓的家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 探访蚯蚓的家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探访蚯蚓的家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探访蚯蚓的家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访蚯蚓的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44-45页。教材分析:本课是蚯蚓小导游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土壤的组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土壤,使学生亲近土壤,了解土壤的组成,并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 成果。让他们观察、检查土样,了解土壤是由不同大小的颗粒组成的,里面有沙、水、空气、小动物、植物和黏土以及一些杂物,适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用多种方法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的构成。2、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3、愿意合作与交流,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蚯蚓、土壤、放

2、大镜、烧杯、托盘、水等。2、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大家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个谜语请大家猜:“短短一根绳,土中能穿行,松土又施肥,农民好帮手”打一动物名(蚯蚓)。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泥土中的蚯蚓)。3、提问:我们人类有自己的家,蚯蚓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的家呢?谁说说蚯蚓的家在哪里呢?(生回答)4、我们已知道蚯蚓的家在土壤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访蚯蚓的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过度到“蚯蚓”以及它生活的家,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二、确定研究问题,进行探究。1、确定研究问题你玩过土壤?是怎么玩的?(生答)关于土壤,你们想了解

3、些哪些问题?请各个小组讨论,把你们想了解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卡。请各小组汇报你们想了解的问题。(生回答)教师小结 。关于土壤,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不错。有了问题咱们就要想办法解决,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咱们共同确定研究一个问题,把其他的问题暂时存在“问题银行”里以后解决,好吗?(板书:土壤里有什么?)【设计意图】土壤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因而会提出很多有关土壤的问题,通过与学生共同商议,把探究问题聚焦到“土壤里有什么?”上来。2、观察活动一:初步观察土壤同学们,在你们的面前放着装有土壤的两个杯子、三个装有清水的杯子、两个托盘、一个放大镜、一个塑料小勺、一把镊子,请同学们把1号杯里的土壤倒入一个托

4、盘里进行观察,你准备怎么观察?教师提出观察要求。(用大屏幕展示)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汇报观察结果,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强调在别的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要认真地听。小结:现在我们来整理一下观察的结果。同学们,像树叶、树根、小树、草根等它们是植物的一部分,我们把这些物体统称为植物。蜗牛、蚂蚁、米虫、蚯蚓等它们都是动物的一种,咱们把它们统称为“小动物”。里面还有些小石子,土壤里还有些什么呢?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感官和借助工具,仔细观察土壤,把土壤中的一些主要“东西”找出路,并进行分类。3、观察活动二:观察土壤液把托盘里的土壤倒入盛有清水的杯子里,用小勺轻轻地搅拌,静置

5、一段时间后,观察土壤液,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那么我们先来进行下一个活动,等会儿再回过头来观察土壤液。4、活动三:观察2号杯里的土块。你们把2号杯里的土块放在托盘里认真观察,除了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些东西以外,看看同学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观察并汇报(生回答)(小孔)提问:小孔里面装是些什么呢?(猜想)你怎么知道是空气?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下面我们把托盘里的土块倒入2号清水杯里,说说你看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土壤里会有空气)小结:生活在土壤里的蚯蚓等一些小动物,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时时刻刻需要空气,原来土壤里有空气。【设计意图】:当学生发现土壤中有许多小孔时

6、,会产生不同的猜想,通过实验来证明学生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已经静置一段时间的土壤液,从杯子外面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土壤液分为三层)(最上面的是漂在水面上的脏东西,中间是土壤,最下面是沙,石子等。)让我们把上面一层脏东西还有水倒入3号杯子里,然后用塑料小勺从2号杯子里轻轻地挖出一些土壤,用手捻一捻(搓一搓),感觉怎么样?(科学家给这样的土壤起了一个名字叫黏土)【设计意图】学生对“黏土”是十分陌生的,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黏土”,教学中让每个学生亲手“搓一搓”、“捻一捻”来进行感受。三、总结与巩固1、现在我们把土壤里有什么基本上全部都找齐了,谁来完整的说说土壤里有什么?2、土壤

7、里有植物、动物、沙、黏土、水、空气。3、教师总结谈话:今天和同学们在一起探究了蚯蚓的家,我们合作非常愉快,同学们表现也很优秀,很像小科学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课堂上都能像今天这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观察、实验结果,对土壤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构建“土壤”的科学概念。四、环境保护教育1、谈话:同学们,土壤为动物植物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和水分,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我们应该保护环境。2、提问:我们的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指出保护环境要从我们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3、简单介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板书设计: 探访蚯蚓的家土壤里有小动物、植物、沙、水、

8、空气和黏土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遵循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相结合的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共同探究得到新知,在教学中力图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具体为: 1、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我为学生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动手之前先动脑,应该成为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行为习惯,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3、为了使学生能够探究出土壤里有什么,我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在土壤中放入一些小动物,如蜗牛、蚯蚓等;还放入了一些植物的根和叶子。这样学生观察时现象就很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