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四).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388222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四).doc(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知语言学讲稿(第一、二讲)模版 认知语言学讲稿 参考书目: 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1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1(德)温格瑞尔/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中译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王寅,赵永峰认知语言学著作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1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讲概述 第二讲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第三讲主体与背景第四讲意象图式 第五讲认知模型理论 第六讲隐喻和转喻 第七讲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第八讲整合与关联 第九讲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 第一讲 概述 一、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 二

2、、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认知语言学的特点 一、认知、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 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 认知。通过思维活动认识、了解。现汉第五版 认知:直接依靠主体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借助实践手段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田运“认知”译自英语名词cognition或形容词cognitive。老的译名就是“认识”,没什么神秘色彩了吧:)。传统上把心理活动分为三类:认识、情感和意志。三者之中,只

3、有认识得到了密集研究。汉语的“认识”,原是个多义的常用词,再做术语,有容易引人望文生义的缺点。新造个“认知”译名做术语,有好处。再者,用“认识”来译cognitive打头的名称,就会有容易误解为动宾结构的“认识语言学”,也不如新造个“认知”来译。 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被称为认知科学。认知科学包含的范围广泛 根据mit认知科学百科词典(1999)的定义,“认知语言学”并不是指一个独立或统一的语言理论,而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范式(paradigm),其中包括多种不同的理论和研究项目。这些理论和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调对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中一个相当

4、广泛的理论运动(movement)的总称。它包含许多不同的途径、方法、研究重点。这些不同的途径、方法和重点由共同的理论假设统一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假设是语言是人类认知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任何对语言现象的真知灼见的分析都必须包含在人类认知能力之中。 也有人认为它是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学派,即功能主义语言学这个大学派中的小学派。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有时并称cognitive-functionalapproach。认知语言学的同盟军包括(bybee): 功能主义研究。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美国西海岸的功能类型(functional-typological)研究(也被称为话语研究);前者大家很

5、熟悉,后者考察话语对语法的影响,主要人物有t.givon、s.a.thompson、p.hopper、j.w.dubois等,他们奉自然产生的语料为圭臬。 社会语言学。考察语言使用的差异,研究者如labov、sankoff和poplack等,他们也都以自然产生的话语为语料。 语法化研究。研究者如j.bybee、p.hopper和e.traugott。他们认为,语言使用中用例的不断重复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得以形成的前提,语言变异是基于使用的。 语料库研究。从大量语料中挖掘语言使用的倾向性特征、模式乃至规律,研究者如j.sinclair、d.biber等。 计算语言学研究。研究者如d.jurafs

6、ky等。 用概率或随机方法考察语言。研究者如pierrehumbert。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研究者如tomasello。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意义研究为中心,旨在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 二、认知语言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语言研究历史上的几次重要革命传统的语言研究在西方被称为“语文学”(philology),在中国被称为“小学”。在古代,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经学服务,因此还称不上是独立的学科。直到18世纪中后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语言学才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

7、学科,开始有自己的理论目标和研究方法。此后,语言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一直都受到某一特定的有关语言本质的观点的影响,而有关语言本质的观念上的变革促使了种种独特的语言学科学范式的形成,甚至影响了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例如20世纪初索绪尔(f.desaussure)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方法很快就被应用到神话分析、文学批评以及其它许多人文学科领域,改变了原来的人文科学研究的范式。语言学史上可以被称为具有“革命”意义的语言学研究传统还有“历史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和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认知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可以用一个隐喻来概括。语言是一种有机体(organism)。在

8、历史比较语言学家看来,因为语言是有生命的东西,因此也就有一个生老衰死的过程。语言研究的主要目标也就是追溯语言变化的轨迹,寻找语言变化的规律,重构原始共同语(protolanguage)。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言观也可以用索绪尔的一个隐喻来概括:语言是一盘棋。语言中的所有成分都处于一种关系网络中,语言单位的意义取决于它在这一关系网络中的值。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就是研究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以及语言成分组合的各种规律。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把语言看成大脑中的一种特殊的机制,或者说是一种语言蓝图(blueprint),语言学研究的目标就是揭示人类共同拥有的这一语言机制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9、如何起作用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学科的流派的形成都是与本学科的传统、当时的科学思潮以及研究者个人的特殊经历分不开的。语言学历史上所形成的各种流派都是如此,以上提到的三次革命也是这样。而目前语言学界正在悄然兴起的又一场新的革命,即认知主义的思潮,也与这三种因素有关。 (二)认知科学的兴起 认知科学是在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跨学科领域,包括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生理学。认知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大脑。以前各学科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主要是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的,很少借鉴其它领域的成果和方法。而现代认知科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跨学科性。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图灵(alanturing)发明的计

10、算机为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计算机领域的专家通过模仿人类心理过程来试图理解人类大脑的本质和特点。到了60年代,allennewell和herbertsimon编写的“一般问题解决程序”(generalproblemsolution,简称gps)已经可以与人下棋、证明数学定理等。而一些心理学家在newell和simon的启发下,开始把人类的大脑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来研究。他们把大脑活动描绘成一种操作结构,用于建构和转换内部表征,并为严格说明和科学证明大脑内部活动提供一种系统的方法。正是由于这一被称为“认知革命”的科学范式的变化,信息加工理论已经完全取代了行为主义理论,成为心理学领域的

11、主流。 但是,人们发现,要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计算机可以胜任人类几乎无法想象的复杂的计算,但一些在人类看来非常简单的生理现象,如视觉过程等,计算机却很难模仿。 与此同时,哲学家们在人工智能研究的启发下,对心智(mind)与大脑(brain)之间关系这一历史难题进行了重新思考。他们用程序与电脑的关系用来比喻心智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心智被看作是在大脑中运行的一种程序。这一比喻使得哲学家对人类大脑活动的性质重新展开了辩论。涉及的问题包括计算机是否真的能够理解语言,是否会因为安装了“正确的程序”而获得有意识的经历。 根据searle(2021)的观点,早期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12、是大脑计算理论(thecomputationaltheoryofthemind)。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就是:心智之于大脑就如程序之于硬件。大脑计算理论的基础包括: 运算法则。如果你遵循运算法则中的步骤,你保证能获得运算法则所专长的问题的答案。 图灵机器。图灵机器有一个程序,该程序使得它能进行某些操作。该程序的形式完全是“如果c,那么a”,如果符合条件c,执行命令a。 丘奇-图灵机器原理。任何可计算的函项都可以通过图灵机器计算。 图灵定律。有一种通用的图灵机器,对任何特定的图灵机来说,该通用图灵机可以模仿其行为。人的大脑就是这样的通用图灵机。 描述层次:在某一层次,我们可以描述其硬件层次,在另一层次

13、,我们可以描述其执行的程序。多重可实现性:我们可以想象同一种程序在不同的硬件中实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在执行某一认知任务时将在我们大脑中运行的程序放到一个商用计算机上运行。 递归性分解:复杂的认知操作可以依次被简化为非常简单的认知操作,直至最低层次的简单双数操作:是,否,flip-flop,零,一。 图灵测试:如果机器的表现可以达到让专家分辨不出到底是机器还是人的表现,那么我们就说该机器具有与人一样的认知能力。(searle,2021:4-6) searle(2021)用一个著名的“中文房间实验”(thechineseroomexperiment)来说明语言意义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性。所谓

14、的“中文房间实验”,就是把一个不懂中文的人关在一个房间里,通过训练,接受汉语的指令。最终,这个不懂中文的人可能学会非常熟练地接受有关句法构成的指令,但他还是不懂中文,因为他并不知道那些通过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汉语句子的意义,而表达意义是语言的最基本的功能。 searle(2021)指出,计算机的魅力在于它完全依赖句法运行。但句法不等于语义。模仿不等于复制。他赞同心理学家提出的“平行分布加工”理论(paralleldistributionprocessing,简称pdp)。pdp模式不是一种按先后顺序线性运作,而是在某一系统内的互相联结的节点网络中运作。它有一个信号输入层面和经过转换的信号输出的层

15、面。它还具有一系列所谓的隐含的层面,而这些层面就是信息处理的场所。searle因此指出,“我们目前正逐渐摆脱认知科学的计算机范式,迈向神经生理范式”。(searle,2021:11)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些实证研究也开始挑战原有的符号运算的理论范式。人们发现,颜色和颜色范畴独立存在,它是人类视角与外部世界互相作用的结果;基本层次范畴通过格式塔式感知、大脑图象和运动图式而构成。语言和认知是以视觉和运动为基础的。 同时,神经生理学家由于新技术的诞生而得以能够对大脑作为一种信息加工过程的机制的研究。ct(大脑辅助x光断层摄影术),mr(磁共振),pet(正电子发射x光断层摄影术)等使得科学家可以对人类大脑内部的活动过程进行前所未有的直观的观察。 在此过程中,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开始互相接触。各领域的研究者发现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开始互相交流。他们之间的互动标志着认知科学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正式诞生。1977年,认知科学杂志创刊;1979年,“认知科学学会”成立;1981年,美国sloan基金会拨款资助一项大型认知实验项目。这些都对认知科学在美国的发展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