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384642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是素质水平的重要体现。提高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如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本人仍不厌其烦地提出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大家。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有些老师为了短时间提升考试成绩,就让学生反复抄写词语,死记硬背课本,甚至把课后问题答案抄给学生背,由于目前我国考试的命题、组织、阅卷存在一些问题,这种的教学方法,一时可能还会很奏效。但是这种严重违背新课程理念,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2.教者

2、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不管学生接受与否,一堂课完全在老师的掌控之下。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者只顾自己的讲演,只顾讲演自己的指导思想,不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势必造成教与学的脱节。 3.自由放任,虽然老师不能强制学习,但是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新课程指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知识经验、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的局限,学生对课本的解读可能会出现抛离课本价值取向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放任学生自由言说,就是不负责任。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1.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长期以来,农

3、村小学的教学条件落后于城镇,但是我们不能以教学条件的落后成为课堂教学低效的理由。我们应该利用现有的条件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语文是交流交际的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和服务于生活的。这里的“生活”是广大的,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也就有多大,所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只有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才能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分析生活的能力。第二,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运用实物演

4、示情境,重点在演示过程,让学生认识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既能帮助学生明白事理,也能增进学生的实感体验,有利于语言表达。第三,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调动学生的听觉,启动学生联想、想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扮演角色体会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使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

5、能很快地进行理解。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摸索出的几种方法,还很不成熟,且方法也较单调,相信以后会逐步改进的。 2.着力挖掘语文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素材兼并有效的讲解,同时还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切实贯彻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小学生在学到扎实的语文知识的同时思想道德上受到教育,意志毅力品格不断得到生成。语文素材的挖掘,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其次是正确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路和明确的教学目地,再者是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这样才能有利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例如,我教学将相和“负荆请罪”时,我给学生们布置了说的训练:廉颇脱

6、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请学生想一想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并写出来,准备交流。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不少生动的“对话”,如:廉颇:蔺大人,您真是宽宏大量,肚中能撑船,我廉颇是粗鲁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顾国家生死存亡和您闹不和,真是罪过。蔺相如:将军能知错改正,不是很好吗?有何罪过?这是我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发挥创造性,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打破了 “教师讲问学生听答”的常规教法,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了学生参与语文实活动的积极性。 3.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7、还要发挥老师对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指导作用。 首先,老师要与学生多一些课外的沟通和交流。农村小学的老师与学生往往有这样那样的亲缘关系,或者是乡邻关系,有时候老师会认为平日都很熟悉,无须与学生交流。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心理学家指出,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与学生缺乏课堂以外的沟通和交流。事实上,学生喜欢的老师是在他面前什么都可以言说的老师;学生不喜欢的老师,是在他那里得不到一句表扬的老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课外与学生谈心交流,推诚布公地表扬或是批评他们呢?其次,充分利用农村教学资源。“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农村广阔的大自然和生活的天地,都是农村学生课外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

8、,应发挥它的优势,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动手能力。上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就提出了看法,“活的农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由于小学生对这些资源缺乏感性、理性的认识,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造成这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挖掘,这是非常不应该的。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指导他们观察、想像;而且,丰富的农村教学资源,处处都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机会,老师应该适时地指导小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再次,指导小学生养成课外阅读和练字的习惯。通过对农村和城镇小学生的调研考试的调查表明,农村小学生的整体书写较差,阅读面较狭窄。农村小学生中留守儿童占相当数量,即使父母都在家,他们忙于生计

9、,也无暇顾及孩子读书、练字。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小学生课余时间的支配规律,并对他们的读书和练字作出正确引导和有效指导。也并不是说非得加重小学生的课外负担,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机制,培养他们读书、练字的兴趣,指导他们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养成读书、练字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终生受用无穷。指导小学生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多阅读课外文学著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书籍从沉睡中醒来,成为学生的挈友吧!”总之,语文的使命是进行母语教育,是要教会学生会用祖国语言,用好祖国语言,激活创新思维,学会思维方法,提升文化品位,提高人格素养。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折服学生,当然我们自身首先应被语文的魅力深深打动,到做到“育人者先育于人”,本人认为这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动力与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