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讲义 (2).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383833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讲义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讲义 (2).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讲义海南省洋浦中学 王艳第一章 我们的职业一、教师职业的价值和特点(一)教师职业的本质教师劳动的社会性和责任性教师历来受到了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赞美。如“天地君亲师之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者,人之模范”。(汉扬雄法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师也者,学子之根核也。”(梁启超论师范)在人类历史的流变中,教师承担着教化万民、培养万代、推动是会承前启后,既往开来的向前发展的历史重任。关于教师的职业本质,归纳起来有以下观点:1、教师职业是造就下一代、培养接班人的职业。但是,对“造就”和“培养”来说,不仅可以从教师这个职业来理解,而且也是可以从各行各业来

2、理解;既可以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理解,也可以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理解。这种看法,既没有涉及教师职业的外部特征,也没有揭示教师的本质特征,因而未能确切地回答什么是教师职业的本质问题。2、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是教书育人的职业。这种看法是极为普遍的。它之所以被人们接受,是因为它抓住了教师这种职业的外部特征,从现象上分辨了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但是,它没有抓住教师职业的社会需要和社会作用,未能揭示出教师职业的社会本质问题。3、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这种看法并不是给“教师”这一概念直接下定义,也不是对教师职业内容的解释,而是以文学的语言对教师高尚形象的比喻和高度的赞誉。而且

3、以“人类灵魂工程师”、“辛勤的园丁”来比喻的职业,也不仅仅是教师。上述种种看法,谈到了教师在新社会的地位、作用,赞扬教师牺牲自我的献身精神。但仍未能抓住教师职业的社会需要,未能全面揭示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上述种种看法,谈到了教师在新社会的地位、作用,赞扬教师牺牲自我的献身精神。但仍未能揭示教师职业的本质。最为全面的表述是:教师职业,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及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一种职业。(二)教师职业价值的体现教师价值的体现是全方面、综合性的,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1、 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之中。教师所有的工作可以说都是作用于学生的,我们的成果也只能体现在学生

4、的成长之中。学校譬如一个大工厂,教师是工厂里的技师,学生都是未经雕琢的原材料,当学生从学校毕业的时候,他们都是经过老师处理的产品,这其中就有优等品,合格品以及次品,显然这些产品也就包含了教师的价值体现。这样比喻虽然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成长能动性,但是无庸质疑的是学生的成长是离不开教师的影响的。我们教师会为自己所教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即使是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开创出自己的一片灿烂天地,老师也会为之欢欣鼓舞,我们深深地感到一种工作价值的体现,辛勤劳动的收获;反之,当学生不能取得优异成绩,表现不良,工作岗位上总是逊人一筹,我们会不开心,可能是恨其不争,怒其不力。学生的表现是老师

5、工作的一种反馈,也是我们工作绩效的反映,这也是教师价值体现的最佳载体。2、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专业技能的增长,业务水平的提高及教师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教育是行业,教师是职业。任何行业都需要有拔尖的专业人才的出现。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如果仅仅看成谋生手段,那就显得意义非常渺小。如果把教育放在事业的层面上来理解,就会感受到其崇高,就能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所在。这样,你是快乐的奉献者,你是愉悦的耕耘者。不管是职业也好,还是事业也好,教师都要充分地学习和掌握教书育人的技能和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的价值就会得到体现,并且愈发显得重要。教育是一个令

6、教师有极大提升空间的行业。一个职业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从事者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那么这个职业不是一个好职业。现代社会是讲究学习的社会,其中的每一分子只有不断地学习,汲取各种先进的文化和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教育这个行业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也正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大的活动空间。从事教育的人如果不知道自己教育自己,反省自己,既是对所处环境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教育神圣职业的一种亵渎。教育是神圣的职业,是心灵净化的过程,是激情的碰撞。教师作为从事者,在要求我们学生不断发展和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是教师价值的人本化体现。在教育学生做人的同时我们也在

7、教育自己如何做人,在教育学生做事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如何做事,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在教育自己。这是教育带给我们教师最大的收获和补益。就是说教师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自己对教育的影响上,也体现在教育对自己的影响上,体现在对自己的发展、对自己成长的的完善上。(三)教师职业的特殊性1、教师劳动的社会性和责任性教师要对统治阶级负责,又要对社会发展负责;既要对家长负责,又要对学生成长负责。2、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教师职业的劳动具有复杂性与艰巨性,这是由教师的基本职能、教师的劳动对象和教师的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的。心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积极工作的基础。教师的身心健康,既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

8、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3、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严格性教师劳动示范性表现为教师将自身的各种特性作为手段去影响和感染劳动对象。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年青一代,他们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他们具有模仿性和向导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教师劳动的艺术性与创造性。在教师工作中没有一套可供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的现成模式.定理或法则,也找不到一条适合于任何学生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这就是决定了教师劳动必须有创造性.教师要靠对教育要求的理解,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教育教学规律,选择有效的方法途径去实现教育目

9、的.特别是在德育方面.选择.实施的过程就是其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表现过程.5、 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属性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交换四栋都市单独活动人儿,一个人的成长的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作。6、 教师劳动的后延性和长效性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其主要的直接作用体现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因而教师劳动的效益不像物质产品那样明显,其效益显示的特点有四:一是近期显示和滞后显示的统一。教师劳动的近期效果是在一定教育时间内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进步,即教育质量水平。由于教育的周期长,学生素质的形成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因而教师对教育者所起的作用,往往要在教育过程结束后才能逐渐显示出来,带有滞后性。二

10、是直接显示和间接显示的统一。教师的作用直接体现在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人是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财富的增长间接反映了教师的作用。在大体相同的劳动条件下,劳动者教育程度的差别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这种高低差别就是教师劳动效益的间接显示。三是国内显示与国际显示的统一。教师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本国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但一个国家、民族的科学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成果。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活跃,随着我国社会及教育的发展,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必将对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四是现实显示和历史显示的统一。教师劳动的作用具有长效性,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及其在社会生产生活

11、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都是教师劳动的现实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成长,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教师在社会发展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活的环节”作用,将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不断显示出来。二、教师职业鲜明的道德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是由教育活动鲜明的道德性所决定的。教育是一项“崇善”的事业,育人成才是教育的基本伦理特性。自古以来教育就被赋予了道德的功用,教育一直被看作是教人弃恶扬善的活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不仅是改革当今社会的有生力量,也是实现未来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

12、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正是教育活动这种本质特性赋予了教师职业重要的道德意义,而且教育的道德性只有通过教师合乎教育道德性的思想与行为才能够得以实现。(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科学内涵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其内涵的主要旨意: 一是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与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专门性道德,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所应具有的。 二是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

13、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对这些规范或准则中内得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强烈的责任性教育部长周济指出:“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又能成为学生成长示范的人师。教师育人的真谛在于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教师自身的职业特征决定了被赋予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必须承载着比任何其他的社会角色更多的道德责任。教师不但要以言立教,而且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立教。以自身高尚的品德与行为,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去感召学生的心灵世界,做

14、学生人格的导师。2、独特的示范性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崇高的教育目的。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般的职业道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与创造性特点决定了师德不同于一般道德的特殊性。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广大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才能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的人才。3、鲜明的继承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

15、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它具有内在继承性和稳定性。4、严格的教育专门性教师职业道德是关于教育领域是非善恶的专门性道德,它的理论、规范范畴无不是围绕教育总是和教师职业体现的。无不是围绕解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面临的关系和矛盾而形成的。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教育专门性。5、深远的影响教育中,一切师德的要求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示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

16、,才能起到人格的感召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活动(一)我国师德思想具有鲜明的道德传承性1、我国古代的师德思想(1)有教无类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