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培训讲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380303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吸入操作流程培训讲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气吸入操作流程一(目的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二(用物准备:清洁盘(内铺治疗巾,放流量表、湿化瓶、鼻塞、棉签、治疗碗内盛冷开水、 纱布),治疗车(弯盘、剪刀、治疗卡、用氧记录单、笔、扳手、蒸馏水)中心供氧不备扳手,余物品同上三、素质要求:仪表整洁、大方、得体四、实施:(一)评估患者:1(双人核对医嘱。携治疗卡核对床号、姓名(床尾卡);2、评估患者,询问身体状况及胸闷憋气等症状,查看颜面口唇有无紫绀,评 估鼻腔情况,双侧鼻腔是否通畅,有无鼻部疾患,向患者交代操作目的,以取得配 合。口述评估结果:经评估,该患者清醒配合,自述胸闷憋气,查体颜面口唇无紫 绀,属于轻度缺氧,经检查,你

2、的双侧鼻腔都是通畅的,遵医嘱给予双侧输氧管吸 氧,流量每分钟2L,环境安全,符合吸氧要求。(二)步骤:一)吸氧:1、规范洗手。2、携用物至床旁,依据治疗卡核对床号、姓名及手腕带,与患者交流,取得 配合。询问患者是否调整卧位,扇形打开治疗巾。3、装表:(1)氧气筒:1、调整氧气筒至便于操作的位置,打开总开关,使小量气体从气门流出,随 即迅速关闭总开关,以达到清洁该处的目的,以免灰尘吹入氧气表内。2、确认关闭小开关。将表的旋紧帽与氧气筒的螺丝接头衔接,用手初步旋 紧,然后将表稍向后倾,再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筒旁,查有无漏气 (打开总开关,听有无气流声)。3、接湿化瓶(内盛1/2-2/3蒸

3、馏水),旋开流量表下的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 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上小开关。(2)中心供氧:1、取下管道氧气保护帽2、检查棉签有效期,清洁氧气表连接口。3、取氧气表连接湿化瓶,确认关闭小开关。装表。4、检查棉签,清洁双侧鼻孔(注意勿过湿)。5、检查输氧管包装、效期,将输氧管与氧气表连接,打开小开关,调节氧流 量,检查输氧管是否通畅(导管末端插入盛有冷开水的治疗碗内,有气泡逸出即 畅,反之不畅)。6、查对治疗卡及患者床号、姓名。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插鼻塞,将输氧 管轻轻插入病人双侧鼻孔,并妥善固定。检查输氧管是否打折扭曲。7、核对床号、姓名,口述:吸氧时间xx时xx分,流量xxL/mi

4、n。8、交待注意事项,嘱患者吸氧过程中,不要随意摘除输氧管或调节流量,如 感鼻咽部干燥或胸闷、憋气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同时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 的知识。9、整理床单元,洗手,记录吸氧时间及流量于吸氧记录单上(吸氧记录单挂与 氧气筒上)。10、推车回处置室处置用物,洗手,在护理记录单记录上记录用氧情况。注:患者吸氧过程中需随时观察评估吸氧效果。二)停氧:停氧前先评估患者胸闷、憋气等自觉症状有无改善用物准备:清洁治疗盘内放内放纱布、弯盘、扳手、治疗卡、笔、感染性垃圾筒(中心供氧不需扳手)1、评估患者:核对医嘱,携治疗卡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床尾卡),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口述评估结果:经过评估

5、患者的胸闷、憋气症状改善遵医嘱停氧。2、操作前要求,着装整洁,洗手。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5、打开治疗盘,取下输氧管,用纱布擦拭鼻部。查对治疗卡、床号、姓名并口述停氧时间:xx时xx分停氧6、关小开关,关总开关,开小开关放余气,分离输氧管,关小开关。(中心供氧只需关小开关)7、分离湿化瓶,卸表;8、与患者交流,感谢配合;9、整理床单元,洗手,记录停氧时间于用氧记录单。10、推车回处置室,处置用物,洗手,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停氧情况。五、用物处理:1、鼻塞、棉签、纱布等按垃圾分类要求放置;2、湿化瓶、弯盘放入5%。含氯制剂中浸泡消毒;23、氧气装置用酒精

6、擦拭。六、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氧气筒放置阴凉处。切实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注意用氧安全。2(持续吸氧病人输氧管每日更换2次,双侧鼻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黏膜的 刺激和压迫。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保证用氧效果。3(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后应用,停用时应先拔除输氧管,再关闭氧气开 关,以免操作错误,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时,即不可再用,应悬 挂“空”的标志,以防止灰尘进入筒内,于再次充气时引起爆炸;未用的氧气筒, 应悬挂“满”的标志,以避免急救时搬错而影响使用。5(用氧过程中,准确评估病人生命体征,判断用氧效果,做到安全用氧。七、供氧方法:输氧管法、漏斗法、面罩法、鼻塞法、头罩式给氧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