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汇报市环资委.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37850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汇报市环资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汇报市环资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汇报市环资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汇报市环资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汇报市环资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汇报市环资委.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汇报市环资委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汇报 一、矿井基本情况: 郑州登电阳城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县区告成镇王窑村,属兼并重组矿井,隶属郑州登电阳城煤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梁攀力、矿长朱文举。采矿许可证号:4100000720232,井田面积1.3355平方公里。开采方式为走向长壁后退采煤法。开采二煤层,矿井设计能力为21万吨/年。开采深度为+210米至50米标高现有二个斜井和1个立井,其中主斜井做为主进风井,担负全矿井原煤提升任务,副斜井做为辅助进风井,担负全矿井人员提升任务。主井做为回风井,担负全矿井回风和材料上下任务。 二、开发利用情况: 截止2010年1

2、2月31日保存储量234.65吨;其中(111)b194.5万吨,(333)39.8万吨;2011年计划在七采区进行回采。其中:第一季度动用: 3.2万吨; 采出量: 3.0万吨; 回采率:93%; 第二季度动用: 3.7万吨; 采出量: 3.47万吨; 回采率:93%; 第三季度动用: 2.7万吨; 采出量: 2.0万吨; 回采率:90%; 2011年10月份采出量:0.6万吨; 回采率:92% 三、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采取的主要管理和技术措施: (1)、加大了对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政策的学习力度,提高了广大职工的资源忧患意识。 (2)、成立了资源管理机构,落实了监督管理人员

3、。 我矿成立了一矿长为组长、常务副矿长、总工程师、生产、掘进副矿长为副组长,有关技术、生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资源回收管理领导小组,资源管理办公室设在矿地测科。由地测部从设计、掘进到回采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考核、落实资源管理和回收工作。 (3)、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内部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并得到了较好落实,生产了较为明显的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 、修订完善了阳城煤矿煤炭资源管理规定。将回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将回收率与工资进行挂钩,按每损失1%资源扣减0.5%工资进行处罚,月初随生产经营计划一并下达各工作面回收率指标,半月一考核,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评比。 、实行了内部的“矿产资源督查员、资源回收技术

4、员、资源管理员”三元上岗制度,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为矿产督查员,每周三次到工作面、掘进头督查资源回收及沿底送巷工作,并在调度会上通报。队技术员兼任资源回收技术员,每天 负责测算一次本工作面的资源回收工作情况,提出建议措施并向队长报告,由队长负责措施落实。区队班组长兼任资源管理员,经矿委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转变班长工作职能,正班长只负责安全和资源回收工作,副班长负责组织生产,资源管理员不到现场,工作面和掘进头不能生产。 、正确处理了资源回收与安全、煤质的关系,根据需要,实行了配比采煤,提高了资源回收率。阳城煤矿三软“不稳定煤层,资源回收与安全、煤质关系密切”我们除采取加固支架、穿鞋等措施外,

5、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把回收率指标定的稍微低一些。同时,根据不同工作面的煤质情况实行了配比采煤,对于伪顶薄,煤质好的工作面,产量计划定的高一些,反之,产量计划定的低一些,通过回强管理,不仅保证了市场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而且也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 、加强了背杆落巷和浮煤的清扫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厚度和落煤损失。由于沉积基底不平和构造影响,掘进时不可能全部跟底,但为了提高回收率,我们在生产时采取了背杆落巷的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沿底回采。 2011年前三季度,我矿实现原煤产量8.47万吨,销售万吨,销售收入4000万元,缴纳资源补偿费20万元。 2010年和2011年分别缴纳采矿权使用费0.268万元,不存在欠情况。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