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375939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的意思,并能试着讲下去;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自选一首古诗默写。4、帮助学生学会“浥”一个会认字和“孟、陵、鹤”三个会写字。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自能读懂诗意的能力。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

2、时教学内容: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的意思,并能试着讲下去;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收集到的送别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收集的送别诗赠汪伦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生: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3师:是啊!人间有了亲情,让我们体验到亲人的关爱;人间有了友情,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描写送别朋友的古诗。(板书:15、古诗三首)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王维、李白、白居易三位

3、诗人写的三首古诗,走进他们送别的场面,分享他们浓浓的朋友惜别之情。4、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其中的一首送元二使安西。二、学习古诗1、出示小黑板: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2、朗读古诗:画节奏读、个人读、小组读。(让学生评价)3、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师:今天,老师教会大家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1)解诗题,知作者。(2)抓字眼,明诗意。(3)多诵读,悟诗情。(板书)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4、学习古诗(1)解诗题,知作者。 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元二:

4、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 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齐读课题。师: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2)抓字眼,明诗意。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汇报。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湿润(注意字型)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

5、尘埃。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结: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再饮完。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3)多诵读,悟诗情。 复习诵读方法。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

6、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指导学生背诵。三、课外拓展: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7、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四、总结: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生字书写本。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六、板书: 送元二使安西劝君 友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2、 背诵默写这首诗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分享了他与友人送别的场面,体验到了朋友之间浓浓的惜别之情。这节课我们学习诗人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品一品

8、“诗仙”用人间友情酿造的这杯美酒。二、学习古诗:(1)出示小黑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2)读通读顺,整体感知就是这么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来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吧。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希望你能读出韵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想象得真好!正像大家说的,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景。有谁知道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

9、然的情景?三、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说说哪些词的意思你不懂,师作上记号。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 在这指谁?(孟浩然)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办法。师: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烟花:柳如烟,花似锦。三月:阳春三月。下:顺流而下。碧空:蓝天。尽:消失。惟见:只看见。天际:天边。2.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师:他在看什么啊?指

10、名说:船。师:几只?生:一只。师:诗中哪儿告诉我们?生:孤帆。师:对!孤帆就是?生:孤孤单单的一只船。师: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3“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

11、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的意思。5、老师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老朋友孟浩然辞别了黄鹤楼,在这柳如烟、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坐着船顺流而下去千里之外,繁华的扬州,多想跟老朋友一起去那繁华的扬州城里看看。我站在黄鹤楼上一直看着看着,直到那孤零零的帆影越飘越远,慢慢地消失在蓝天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边流去。6、老师说的跟同学们讲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7、送上祝福的话。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能否用上我们积

12、累过的送别诗来送送孟浩然?(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能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四、体会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想想作者李白此时的心情。 2、用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这首诗。 3、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加上动作朗诵这首诗。 4、指名背,生评议,再指名背,齐背。五、小结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佳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意,其实这样的深情谁没有遇到过呢?谁没有这样的亲人朋友呢?六、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诗,可以搜集送别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还可以把这首古诗改编成一篇小故事,好吗?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孟浩然依依惜别第

13、三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的意思,并能试着讲下去;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人问处处有真情。亲情是伟大的,友情是珍贵的,爱情是甜蜜的,而陌生人间的情感则是崇高的。这些情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醉心的感动。这些情为我们演绎着人世间的真、善、美。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首古诗,去用心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二、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1、出示小黑板: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2、指名朗读、教师范读、分组读。(学生互评)三、读品结合,渐入诗境1、你从刚才的朗读中,感受到什么?【任由学生说,说出大意即可,说得不对的地方教师伺机引导正确理解。】 2、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