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钩细线钓大鱼.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37518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小钩细线钓大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小钩细线钓大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小钩细线钓大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用小钩细线钓大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用小钩细线钓大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小钩细线钓大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小钩细线钓大鱼.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小钩细线如何钓大鱼许多钓友在野钓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野生水域里,鱼的大小不一,小鱼多,大鱼少,线用粗了,钓不到小鱼,常常空军,线用细了,又常常出现断线跑鱼的遗憾。如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求钓手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控鱼技巧。通过本人多年的实战分析,得到了一些小钩细线控大鱼的心得(本人野钓一般使用0.6-0.8号子线),其控鱼方法学起来都不复杂,主要的是中鱼后的心理状态,一定要沉着、冷静,细心遛鱼。现在就将其方法讲解给各位朋友们。如在九点多打三个窝子,十点左右开始上鱼。过后不再打窝子(鱼吃食从外围吃向中心。可选择几个钓点同时撒窝,也可依次推后1020分钟撒窝,然后轮流走动钓,可在上鱼多的

2、窝子重点钓,应该比固守一点效果要好很多。)正确的压线方法是,抛竿入水后,竿尖先稍微的入水十多公分,这时候就是等标站立,站立后再慢慢向后方水平拉动钓竿,差不多也就移动30公分左右吧,太多了容易脱离钓点了,这样移动后,自然而然的线就被我们压到了水中,不会有惊鱼、脱离钓点的可能。【压线也就是我们说的压风线,把竿和浮漂之间的线压到水中。抛竿后等饵料落在水中(这时应该没到底),等待浮标立起后将竿梢插入水中,让铅坠的重力和竿插入水中的位置把风线压入水中的过程。此时还有一拖一放的说法,就是等浮标入水后将竿梢插入水中,等风线完全入水后往后稍稍的带一下竿,然后再送回去,这样压线的目地是不让风线和浮标之间形成绷紧

3、的状态,不会影响鲫鱼吃饵时的警觉性。】首先在钓到鱼时,要看鱼的大小。如果鱼不大,提竿后鱼会被慢慢的提出水面,如果提竿后鱼不跟着线组移动,那么它肯定是条大鱼,这时你必须要沉着,做好与之搏斗的心理准备,千万不要心急不要被中大鱼的幸福面冲昏了头脑,否则只会断线跑鱼,留下遗憾。因为此时你线组的拉力值对付样的大鱼已完全不能胜任。只能运用技巧,耐心的与之周旋才能将其降服。然后大鱼一般都会向河心逃去,这时最为关键,应立即提出鱼头用力向右(左)倒竿加力,必要时可以倒开弓(将钓竿倒插入水中),此方法可以控制鱼瞬间冲出的方向,使鱼不向河中冲去行成拔河而断线。如此往复,便可化解大鱼的一次又一次冲击。其次是人主动的鱼

4、被动,此时鱼和力道已经能在掌控之中,你可使出你的8字遛鱼法将其遛翻。只需轻绷钓竿,将鱼带向岸边,同鱼一起游走,这一过程中始终给竿一个稳定的钓力,不要让鱼游离岸边就可。钓到鱼的一瞬间用的爆发力要短促而恰到好处!给鱼的感觉好像一顿;但不是很痛;不要提竿过猛;要不自己就把线挣断了。鱼中钩后要根据鱼杆给你的感觉秤一下鱼的总量;如果觉得竿子和线承受不了;立刻起身;保持鱼、竿、线合理承受的限度(线松容易跑鱼!竿超过一定弯度会断:)先跟鱼走两步耗耗鱼的力气把它遛翻了再说最后在抄鱼时一定要抄鱼头,将鱼遛翻后把鱼头提出水面,从处将鱼拉向岸边,同时低竿松线,在上一步的同时,放下抄网,对准鱼头,鱼会借着惯性一头栽进

5、抄网(抄网过小的话,可将鱼护接上抄网手柄)里。接下来就是感受收获的喜悦。鱼类进食前后的动作分析听饵听饵是鱼类天生的本领。任何远处物体落入水体中的声音和鱼类吃食找食弄出来的声音,哪怕十分轻微,鱼类也能分辨清楚,且及时做出反应。利用鱼闻声而动的能力来诱鱼有几种方法:1往水面不断丢投酒米之类碎饵小饵,在水面制造出轻微的响声,可以有效地诱鱼上窝。2打窝前用竿头在水面划来划去,弄出一些轻微的划水声,可以引起鱼群的注意,朝窝区游来。看饵除了个别鱼种是利用触须来辨认食物以外,多数鱼种则是用眼睛来观察识别食物。鱼类看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白天明亮光线下看饵:一种是在夜晚微弱光线下看饵,两种看饵差别很大,清水浑

6、水也各不相同。白天鱼在清水中的视力可达到一米以上,而在浑水中视物则不足10厘米;夜晚鱼在星光下清水中可看见1050厘米移动的食饵,而在浑水中或没有星光时,可见度几乎为零。此时只有鲶鱼等利用触须探饵的鱼类才能辨别食物。利用鱼的看饵能力诱钓有以下几种做法:1白天在清水中钓鱼,应尽量多采用本色饵,饵质一定要新鲜。2白天在浑水中,晚上在清水中,素饵的色泽一定要鲜明醒目:荤饵的饵味要浓。3为了充分吸引鱼的眼球,应根据不同鱼种使用不同的饵色饵型,如鲤鱼用白色饵,鲫鱼多用红色饵,草鱼选用绿色饵,等等。闻饵鱼的闻饵是紧跟在看饵之后的。鱼对饵料的气味十分敏感,对味型的要求也因鱼而异。一般温顺鱼类对香臭饵情有独钟

7、,凶猛鱼类对腥膻饵格外青睐。自古钓鱼有芳其饵、徐徐而投之说,为什么要徐徐而投呢?因为素饵的气味在水体中传播和散发的速度很快,窝子打下去后,在水的作用下,气味会很快减弱和消失,为了保持气味的诱鱼效果,应持续不断地向窝点徐徐补充香饵,让更多地鱼留在窝区而不愿离去。这告诉我们,在做窝诱钓鱼时,应充分掌握补窝、续窝的技巧,重视补窝和续窝的作用。同样,钓鱼用的动物饵,在水里泡久了,也会失去它的气味,丧失诱鱼作用,因此,及时更换泡白了的动物钓饵,也是必须的。吸饵吸饵是鲤、草等鱼吃饵的主要动作。鱼类吸饵的做法是:利用口腔内的负压,让进入的水流加快,顺便将食物吸入嘴中。吸饵钓分为底钓吸饵、悬钓吸饵及浮钓吸饵三

8、种。底钓吸饵多为先点后升漂相,悬钓吸饵多为顿、沉漂相,浮面吸饵以拉沉走跳漂相居多。吸饵与吐饵是相对应的两个动作,吸饵是进入口腔的动作,吐饵是退出口腔的动作,准确掌握吸饵动作过程的特点和漂相,选择最佳的扬竿时机,能有效地提高上鱼率。吐饵多为温顺鱼类所为,如鲫、鲤、草、鳊等鱼都会吐饵。鱼类吐饵有三种情况:1发觉饵的味道不对或饵内包藏其他难以下咽之物。2发觉饵上有钩线附着同时进入嘴中,立即将饵吐出嘴外,这种鱼就是猾鱼。3嘴内吸入腮帮的剩饵过多,连同吸入的新饵一并吐出,属于生理性运动吐饵动作。对付鱼的吐饵应重新仔细上饵,包藏好钩子或换成小钩细线钓组,让其发挥更好地隐蔽性。鱼的吐饵有两个过程:一种是吐后

9、再吸,吸了又吐;一种是吐后就走,不予理睬。这两个过程的漂相是不一样的,升漂回位后,马上又出现点漂、沉漂、升漂漂相,可以判定为钩饵复吸入口的漂相,及时扬竿是有鱼的;浮漂升漂回位或卧漂走漂回位,漂尾直立不再有任何动静,便可以判定为钩饵离口漂相,应提竿换饵,重新施钓。咬饵咬饵是凶猛鱼类吃饵时的主要动作,如鲶、鳡、鲈等鱼就是。咬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咬到饵后会在原地不动慢慢享用;一种是咬住饵后就走。显然,这两种咬饵的漂相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漂横水面,不动不走;后者是漂斜、漂沉、漂飞、快走,越去越远。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漂相扬竿都是有鱼的。但应尽量将扬竿时间置后,以防止它们仅仅将饵咬在牙齿的阶段,并未完全进入

10、口腔,鱼钩挂不着嘴唇。吞饵吞饵多为凶猛鱼类所为,如鲶鱼、鳡鱼等都会把整颗鱼饵吞入肚中。一般情况下,吞饵都在咬饵之后,如果凶猛鱼类咬住钓饵之后没有及时拉竿,它就有可能连钩带饵吞入肚中。用红蚯蚓钓鲫、鲤、草等鱼时,因为饵软,有时也会发生吞饵现象。其实,吞饵进肚的鱼是比较好钓的,扬竿十拿九稳可以上鱼,其漂相沉浮走跳不定。滤饵有滤饵动作的鱼类不少,淡水的鲢鱼、鳙鱼就是采用鳃部的特殊结构,将水体中细小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鳃部滤筛收集后再吞入肚中。有滤饵习惯的鱼类会在大嘴一张一合地吸食时向前游动,以收集更多的细小食物。走走跳跳是鲢鱼、鳙鱼滤饵吃食的典型漂相,虽然也算是入口漂相,但却不是扬竿漂相,因为走跳漂

11、相是鱼嘴在张合之间造成的,扬竿可能挂不上鱼嘴,只有在浮漂跳走之后快速沉入水中时,扬竿才会准确无误。等饵鱼类等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条件反射的等饵,一种是埋伏进攻的等饵。条件反射等饵与喂养的时间地点有关,鱼类会在定点定时投饵的地方等待饵的到来。埋伏进攻等饵多为凶猛鱼类所为,一旦发现有饵进入它们等候的伏击圈,它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吃饵。利用鱼类等饵的习惯诱钓它们,很容易得手。不断重复地将窝子打在某一个地方,而且是定好时间,让鱼形成记忆,这种窝子可以久钓不弃。也可以在凶猛鱼类经常出没或躲藏的水域,以动物饵逗引诱钓。找饵鱼类找饵主要是边游边找,而且它们都有自己习惯的找饵路线。鲫鱼喜欢去有水草的平台,鲤鱼

12、看好有深坑的塘角,草鱼喜欢在宽阔有浪的浅水区,等等。选择在鱼类找饵的路上或找饵的终点布窝和下钩,采用守株待兔的策略钓鱼,常能轻易得手,甚至意外连连,钓上大鱼。啄饵啄饵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吃饵动作,手竿钓、车竿钓都会出现啄饵的鱼讯和漂相。一般情况下,手竿钓会出现点漂之后的半升回落漂相,车竿钓会发生弹线鱼讯,但扬竿都不会上鱼。多数啄饵是鱼小饵大(特别是硬饵)造成的,咬钩时,它们无法将饵含在嘴中带走,饵在主线弹力作用下的回落,便形成啄饵。在车竿钓的持竿钓鱼中,如果连续出现啄饵鱼讯,应尽快将钓饵改小或改成软饵钓鱼。用大饵钓大鱼,是造成啄饵的主要原因,如果钓鱼的目标清楚,专钓大鱼,可以不去理睬啄饵的假漂相或

13、小动作,不见拖线不扬竿。嚼饵其实,有咽齿的鱼种都有嚼饵的习惯。比如:草、青等鱼对酒米、颗粒饵、饼饵粒等硬饵格外地感兴趣,会仔细地用咽齿将这些硬饵嚼碎咽入肚中,只要不发生异常,它们会一直在窝边吃下去,直至吃完。用酒米颗粒之类的硬饵打窝诱鱼,可以将多数有咽齿的温顺鱼类留在窝区。而改用粉饵之类软饵打窝,则很难留鱼在窝,这是因为吃食时省去了嚼饵这一过程造成的。扫饵扫饵的动作主要出现在喜欢泥底觅食的鲤、鲫等鱼身上。用尾巴或鳃鳍、腰鳍来扫饵,其实是扫开掩盖在窝饵或钓饵上的淤泥和污泥,以便能更好地吃到泥底食饵。鱼的扫饵动作触动钩线时会制造出快速的摇漂,但提竿多数是没鱼的。垂钓时,如出现原地多次的快速摇漂,就可以判定窝点上有鱼在扫饵,应尽快将钩饵轻轻提起10厘米左右,在中途停一小段时间,再慢慢放下,这样做可以让鱼有时间看见钩饵的位置,促使其及时咬钩。追饵只要是鱼类,不管是温顺鱼类还是凶猛鱼类,都有追饵的动作,但不同鱼种有不同的追饵方式。鳡鱼、鲈鱼等凶猛鱼类追饵常常以极快的速度去追逐食饵,而且会穷追不舍,甚至跳出水面,冲到岸边;温顺鱼类追饵速度相对要缓和得多,有些温顺鱼类常常会尾随食饵反复观察,伺机而食。利用鱼的追饵动作钓鱼,有多种方法,钓凶猛鱼类应以拟饵钓法为主,钓温顺鱼类以动饵诱钓即可。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