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知识点复习:人造湖的形成过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437465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点复习:人造湖的形成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点复习:人造湖的形成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点复习:人造湖的形成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知识点复习:人造湖的形成过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二轮学问点复习:人造湖的形成过程2019年高考已经进入其次轮的复习,查字典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高考地理二轮学问点复习:人造湖的形成过程,各位考生可以参考。1、原有水系,水流依地形自高向低流去,构成主流、支流。2、在河道的某一段,由于人们的须要而建筑了堤坝。3、堤坝堵住来水,流水被蓄积起来。4、蓄积起来的水,构成人工湖泊-水库。水库,顾名思义,就是贮水的仓库。它是一种具有特别形式的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贮水水体,在水利工程上它又属于蓄水设施,故通常习称人工湖泊。和自然湖泊不同,人工湖泊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才智。水库是随着人类为解决水患和蓄水备用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远在4000多年前

2、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人民为了防止洪水泛滥和浇灌土地的须要,起先兴建了世界上第一批水库。我国人民则在公元前六世纪就修筑了芍陂浇灌工程,至今该工程仍在发挥作用。据统计,世界各国水库的总库容达5500km3,水面面积超过35万km2。建国初,修建了第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要利用目标的综合性工程官厅水库,到1950年底,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852座,总库容占自然湖泊贮水量的59%,接近淡水湖泊贮水量的2倍。除古代著名的水库芍陂和鉴湖外,尚有水库形湖泊洪泽湖。目前在我国各大河流的中上游都兴建了一批水库,它们除了蓄水功能外,还具有发电和航运功能,如黄河中上游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门峡和龙羊峡

3、等水库;长江中上游则有丹江口、柘溪、乌江和二滩等水库。新安江水库即今千岛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还有正在兴建的著名遐迩的长江三峡工程,水库坝高达180米,总容库200亿米3,水电站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年发电量650亿度,可堪称世界之最。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最年轻的一个湖泊,系唐宋之前在淮河下游已存在的一些小型湖荡的基础上,经黄河长期南徙夺淮以及筑堤蓄水形成的水库形湖泊。洪泽湖形似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东岸平直,其余岸线曲折多弯。湖区属北亚热带与南温带的过渡气候。湖水水色和透亮度在全湖平面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在主要入湖河口敞水区受河流挟带泥沙和风浪影响,水呈绿黄色。查字典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高考地理二轮学问点复习:人造湖的形成过程,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