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统计清北数理化教师备课本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4372776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统计清北数理化教师备课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三统计清北数理化教师备课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三统计清北数理化教师备课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修三统计清北数理化教师备课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修三统计清北数理化教师备课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统计清北数理化教师备课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统计清北数理化教师备课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23课题统计课型复习课日期2014.7.23教师谢老师上节课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学习问题建议教学目标1)知识方法目标三种抽样方法,样本估计整体特征,变量的相关关系。2)能力目标会运用三种抽样方法进行抽样,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能识别茎叶图,会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标准差。理解回归方程和最小二乘法。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设计抽样方法,画直方图,求特征数。2)难点:求特征数,画直方图。教法与学法通过例题讲解和具体问题分析,掌握上述内容。 教学过程备注1.复习测试(015)测试题目此处填写测试题目答案(简单的答案,不需要过程)2.作业和测试讲解(1550)板书上堂课知识点填写讲解效果3.新课讲

2、解(5090)4.随堂练习5.板书设计6.新课测试及讲解(90120)测试题目测试题目答案7.作业布置(121)8.课后总结反思教务公章: 复习测试题目:3.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4=n Bn=5-M CB=A=3 Dmn=04在下图中,当型循环结构为 ( )循环体满足条件?是否循环体满足条件?否是满足条件?循环体是否满足条件?循环体否是A B C D5.将两个数a=7,b=19交换,使a=19,b=7,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a=cc=bb=ab=aa=bc=bb=aa=ca=bb=a A. B. C. D. 9.当时,下面的程序段输出的y是( )A9 B3 C10 D6 n

3、=5s=0WHILE s14 S=s + n n=n1WENDPRINT nEND10.右边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A. B C D13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当x=2时的值的过程中,开始i=1s=0i=i+1s=s+ii100?输出s结束是否要经过 次乘法运算和 次加法运算。14把 化成二进制数: 。16用辗转相除法或者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数324、243的最大公约数.(12分)17右边是计算什么的程序框图,并画出另一种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12分)新课讲解:1、 统计的的基本思想是: 用样本的某个量去估计总体的某个量总体:在统计中,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样

4、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2、抽样方法: 要求: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1)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特点是:不放回、等可能抽签法步骤(1)先将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共有N个)编号(号码可从1到N)(2)把号码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号签上,号签可用小球、卡片、纸条等制作(3)将这些号签放在同一个箱子里,进行均匀搅拌(4)抽签时,每次从中抽出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5)抽出样本随机数表法步骤(1)将总体中的个体编号(编号时位数要统一);(2)选定开始的数字;(3)按照一定的规则读取号码;(4)取出样本(2)系统抽样特点:容量大、等距

5、、等可能步骤:1.编号,随机剔除多余个体,重新编号2.分段 (段数等于样本容量),确定间隔长度 k=N/n3.抽取第一个个体编号为i 4.依预定的规则抽取余下的 个体编号为i+k, i+2k, (3)分层抽样特点:总体差异明显、按所占比例抽取、等可能步骤:1.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层;2.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3.按比例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数目 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 三种抽样方法的比较:类别共同点各自特点相互联系适用范围简单随机抽样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即概率)是相等的从总体中逐个抽取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总体容量较少系统抽样将总体均匀分成几部分,按预先确定出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6、每一部分进行抽样时,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总体容量较多分层抽样将总体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按比例抽取各层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3、用样本估计总体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作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求极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 (组数极差/组距)(3)将数据分组;(4)列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作图步骤:1.将每个数据分为茎(高位)和叶(低位)两部分.2.将最小茎和最大茎之间的数按大小顺序排成一列,写在左(右)侧;3.将各个数据的叶按大小次序写在其右(左)侧.2)用样本的数据特征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1)、在频

7、率直方图中计算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在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就是最高矩形的中点的横坐标。中位数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平均数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2)、标准差和方差:描述了数据的波动范围,离散程度标准差方差4.两变量之间的关系(1)相关关系非确定性关系(2)函数关系确定性关系5.回归直线方程:新课测试:2某校有学生2000人,其中高三学生500人为了解学生身体情况,采用按年级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200人的样本,则样本中高三学生的人数为 3.将参加数学竞赛的1000名学生编号如下:0001,

8、0002,0003,1000,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按系统抽样的方法分成50个部分,如果第一部分编号为0001,0002,0003,0020,第一部分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为0015,则抽取的第40个号码为 4 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 ,2; , 3 ; , 4 ; , 5 ; , 4 ; , 2 .则样本在区间 上的频率为_ _5观察新生婴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婴儿体重在的频率为 (第8题)2400 2700 3000 3300 3600 3900 体重00 001频率/组距6 已知数据的平均数为,则数据,的平均数为 .7数据a1,a2,

9、a3,an的方差为2,则数据2a1,2a2,2a3,2an的方差为 .8,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可求出与的线性回归方程是 x-1012y-10119甲、乙两种冬小麦试验品种连续5年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如下(单位:t / hm2)品种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甲9.89.910.11010.2乙9.410.310.89.79.8其中产量比较稳定的小麦品种是 。10为了检查一批手榴弹的杀伤半径,抽取了其中20颗做试验,得到这20颗手榴弹的杀伤半径,并列表如下:(1)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各是什么?(2)求出这20颗手榴弹的杀伤半径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11为检测,某种产品的质量,抽

10、取了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检测结果为一级品5件,而极品8件,三级品13件,次品14件.(1)列出样本频率分布表;(2)画出表示样本频率分布的条形图。7;23上午作业:1. 在统计中,样本的方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 【 】A.平均状态 B. 分布规律 C. 波动大小 D. 最大值和最小值2. 已知一组数据1、2、y的平均数为4,那么 【 】A.y=7 B.y=8 C.y=9 D.y=103. 甲、乙、丙、丁四人的数学测验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x分、80分,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100分 B.95分 C.90分 D.85分 4. 某校1000名学生中

11、,O型血有400人,A型血有250人,B型血有250人,AB型血有100人,为了研究血型与色弱的关系,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则O型血、A型血、B型血、AB型血的人要分别抽的人数为 【 】A.16、10、10、4 B.14、10、10、6 C.13、12、12、3 D.15、8、8、9 5. 为了了解广州地区初三学生升学考试数学成绩的情况,从中抽取50本密封试卷,每本30份试卷,这个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 【 】A.30 B.50 C.1500D.150 6. 某单位有技工18人、技术员12人、工程师6人,需要从这些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如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都不用剔除个体;如果容量增加一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剔除1个个体,则样本容量n为 【 】A.4 B.5 C.6D.无法确定7. 已知三年级四班全班35人身高的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158 cm,但后来发现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身高登记错误,将160 cm写成166 cm,正确的平均数为a cm,中位数为b cm.关于平均数a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 】A.大于158 B.小于158 C.等于158D.无法确定 8. 在7题中关于中位数b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