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37254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完整版)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完整版)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完整版)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完整版)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植物生理生化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植物生理生化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 2简单蛋白:水解时只有氨基酸的蛋白质。 3结合蛋白:水解时不仅产生氨基酸还产生其他化合物,即结合蛋白质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成为附因子。 4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 5天然蛋白质受到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影响,使其分子内部原有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时,生物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但并未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变化,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变性。 二、填空题 1零 负 正 2两条或两条以上 三级 3

2、-螺旋、-折叠、-转角 4碱基 磷酸戊糖 5超螺旋 三、单项选择题 3. B 四、多项选择题1ABCD2AD 五、简答题 1简述RNA的种类及功能。 答: RNA: 包括mRNA:信使RNA,蛋白质合成的模版。 tRNA:转运RN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运转氨基酸的。 rRNA: 核糖体RNA,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类型。 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折叠、盘绕而形成的局部空间结构或结构单元。如-螺旋、-折叠、-转角、自回转等。 3比较DNA 和RNA化学组成和结构的主要区别。 构成DNA 的碱基为A、T、G、C;而RNA 的碱基为A、U、C、G; 构成DNA

3、的戊糖是-D-2-脱氧核糖;而构成RNA 的戊糖为-D-核糖。 DNA 的结构是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而RNA 的结构以单链为主,只是在单链中局部可形成双链结构。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叫米氏常数。 2只有一条多肽链的酶叫单体酶。3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4与酶蛋白结合较松驰的辅因子。5与酶蛋白结合牢固的辅因子。 二、填空题 1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 立体专一性2酶蛋白辅因子 三、单项选择题 1B2C3D 四、多项选择题 1A B C2D EK五、简答题 1酶不同于其他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 答:酶所催化的反应条件都很温和;酶催化

4、据有高效性;酶催化具有专一性;酶的催化活性可控制。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答: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影响;抑制剂影响;激活剂影响。 第三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相邻活细胞的原生质借助胞间连丝联成的一个整体,也叫内部空间。 2胞间层、细胞壁、细胞间隙也连成一体,也叫外部空间。 3指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质膜所组成连续的膜系统。 4指单层膜包裹的小颗粒,内含有几十种酸性水解酶类。根据是否含有底物可分为初级溶酶体和次级溶酶体。 5细胞质中存在的纤维状无膜结构的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它们都蛋白质组成,并相互联结成主体的网络,对细胞起支持作用,所以叫细胞骨架,也叫微粱

5、系统。 二、填空题 1胞间层 初生壁 次生壁 2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3运输囊泡 扁平囊泡 分泌囊泡 4初级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 5蛋白质 6微管 微丝 中间纤维 7液泡 叶绿体 细胞壁 8不饱合脂肪酸 9水膜 电荷 三、单项选择题 1C 2D 四、多项选择题 1ABD2ABCD 3ABC 4BD 五、论述题 1简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功能。 答:线粒体:结构:双层膜包被,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内膜上有ATP酶;腔内有无色透明的基质。 功能: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结构:双层膜包被。腔内有类囊体垛叠的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基质片层连接,类囊 体片层是光反应的场所;基质无色透明。 功能:光合作

6、用的场所。 2简述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结构、功能。 答:内质网:结构:单层膜构成的囊腔系统,分为粗造型内质网和光滑型内质 网。 功能:物质的合成胞内或胞间物质的运输、信息的传递等。 合成成壁物质,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3简述微管与微丝的结构、功能。 答:微管:结构:微管蛋白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功能:是细胞骨架结构,维持细胞形状; 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壁的形成; 参与细胞运动和物质运输。 微丝:结构:肌动蛋白丝构成的多聚体,呈丝状。功能:参与胞质运动;参与物质运输。 五、论述题 1原生质的胶体状态与其生理代谢的关系。 答:原生质是亲水胶体。 当细胞含水量多时,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细胞代谢旺盛,但抗逆性

7、较弱;当细胞含水量少时,原生质处于凝胶状态,细胞代谢缓慢,但抗逆性较强。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水势即相同温度下一个系统中一偏摩尔容积的水与一偏摩尔容积纯水之间的自能差数。 2于细胞亲水性物质和毛细管对自水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 3在植物组织细胞中于静水压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值。 4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 5又称结合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而不能自活动的水。 6未与细胞组分相结合,能自活动的水。 7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水势较高的区域向水势较低的区域运转的作用。 8原生质及细胞壁组成成分中亲水性物质吸水膨胀的作用。 9依靠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l0从未

8、受伤的植物叶片尖端或叶片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叫吐水。 11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 12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3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14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kg表示。 15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蒸腾失水量与其干物质积累量的比值,一般用产生1克干物质所需散失的水量克数表示,又称需水量。 16气体分子通过小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的现象。 17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一般说来,植物的水分临界期是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 18又称蒸腾拉力内

9、聚力张力学说。即以水分的内聚力来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原因的学说。 19 19指植物生活周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 20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跨膜通道蛋白,也叫水通道蛋白。 二、填空题 1m + s + p 两个细胞间水势差 2根压 蒸腾拉力 蒸腾拉力 3不变其水势等于零 4自水 束缚水 自水束缚水 自水束缚水 5伤流 吐水 6s p 零 压力势 零 7小孔扩散原理 8小 旺盛 弱 9吸胀作用 渗透作用 渗透性 10质壁分离 细胞质膜 原生质 液泡 -l 膜11被动吸水 主动吸水 蒸腾拉力 根压 12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三、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B 5C 四、多项选题 1ABCD 2 C

10、D 3ABC 五、简答题 1简述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答: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参与代谢活动;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调节植物体温,避免高温伤害。 2水分沿植物基部导管上升高达100米,为什么水柱不断? 答:水分子在导管内上升受水分子间的内聚力和水柱张力双重影响,因水分子间的内聚力远远大于张力,因而保证水柱连续不断; 导管的组成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据亲水性,水分子可与其作用产 生附着力,易于水柱沿导管上升; 导管的次生壁加厚可防止导管变形。 3为什么有时在植物移栽时,要剪掉一部分叶子? 答:移栽时根系易受伤,影响根系吸水,剪掉一部分叶子可减少蒸腾,避免体内水

11、分散失造成植物缺水。 4盛夏中午植物不宜浇冷水,为什么? 答:盛夏中午气温高,植物蒸腾失水多,若浇冷水,则根系吸水减慢,易造成地上部蒸腾失水大于根系吸水,引起植物体内缺水。 5A、B、C三个相邻细胞的s和p如图所示,各细胞的w为多少? 其水流方向如何? ABC s=1 Mpa p= Mpa s = Mpa p = Mpa s = Mpa p = Mpa wA= MpawB= MpawC= Mpa 答:w =s + p A细胞:w = 1 + =B细胞:w = + = MpaC细胞:w = + = Mpa 水分移动原则:从水势高的地方流向水势低的地方。 因此,水流方向为:BA;BC ; CA。

12、六、论述题 1要点:气孔结构特征。光合作用促进气孔开放的学说。淀粉一糖变化学说。无机离子泵学说。有机酸代谢学说。 2要点:水的一般生理作用。具体表现:参与光合作用,参与呼吸作用,物质吸收与运输,种子萌发,细胞生长,植物体生长,花芽分化与性别表现,种子形成,休眠、衰老与脱落,植物运动等生理过程。 3要点:植物根系吸水的区域;根系吸水的动力;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水分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方式。 4要点:参看气孔运动的机理。 第五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组织浓度达千分之一以上的元素,被称为大量元素。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是:碳、氢、氧、氮、磷

13、、钾、钙、镁、硫等九种元素。 2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约占植物体干组织浓度的%的元素,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铁、锰、硼、锌、铜、钼、氯、镍等八种元素。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甚微,稍多即发生毒害,故称为微量元素。 3又称:有利元素。指对植物生长表现有利作用,并能部分代替某种作物的某一必需元素的作用,减缓其缺乏症的元素。如Si对水稻,A1对茶树,Na对甜菜,被称为有益元素。 4物质吸附在质膜上,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摄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 5对于SO4一类盐,植物吸收NH4较SO4多且快,这种选择吸收导致溶液变酸,2 故称这类盐为生理酸性盐。 6对于NaNO3类盐,植物吸收NO3较Na快且多,选择吸收的结果使溶液变碱,因而称为生理碱性盐。 7对于NH4NO3一类盐,植物吸收其阴离子N03与阳离子NH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