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代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363362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代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代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代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代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代可行性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代可行性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代可行性分析报告).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保护项目 项目建议书 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建议书静宁县环境保护局二一一年五月35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概况12.2 项目编制依据11.2.1 相关法律法规11.2.2 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1.2.3 技术标准11.3 项目编制范围21.4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21.4.1 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21.4.2 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31.5 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41.5.1 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41.5.2 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4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41.6 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第二章 静宁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

2、景分析5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52.1.1 地理位置52.1.2 气候特征62.1.3 地表水资源72.1.4 地下水资源82.2 社会经济状况112.3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112.3.1 甘泉水厂(主水源地)122.3.2五台山水厂(第一备用水源地)132.3.3东峡水库(第二备用水源地)132.3.4 各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142.4 水源地水质评价142.4.1 甘泉水厂142.4.2五台山水厂152.4.3 东峡水库152.5 水源地可供水量开采前景172.6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影响途径172.6.1 工业源172.6.2 生活源192.6.3 总体情况及评价21第二章 项目

3、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232.1 方案设定原则及方案确定232.1.1 项目工程内容设定原则232.1.2项目实施方案23第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253.1 编制依据及说明253.2 投资估算253.3 资金来源26第四章 后期管理与保障274.1 组织管理274.2 资金管理284.3 质量管理284.4水源保护29第五章 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295.1 社会效益分析295.2 经济效益分析305.3 环境影响评价30第六章 结论31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项目实施单位:静宁县给排水公司2.2 项目编制依据1.2.1 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4、境保护法(1989.1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1.2.2 相关已经批准实施的规划(1)静宁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2)静宁县“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规划1.2.3 技术标准(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6)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5、T3382007)(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1.3 项目编制范围本项目建议书论述了静宁县地下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内容、工程规模确定、环境效益分析及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技术分析和合理规划。1.4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源状况1.4.1 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质量 静宁县甘泉、东峡和五台山水厂均处于农村,一级保护区内均未居民居住,其中甘泉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居住人口8042人,东峡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居住人口4861人;五台山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有居住人口8399人。按照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为25L /人d,按照

6、计算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人口需水量。生活综合排放量,可根据城市周边河流分布情况、管网分布情况、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等,估算排放系数和排水量。公式为:生活综合排水量=生活综合用水量排放系数生活污染物量=生活污水平均浓度 生活综合排水量污水排放系数依据室外排水规范(GBJ14-1987)确定污水排水量为用水量的80%。生活污水平均浓度,根据静宁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资料、农村生活污染源源强系数及相关资料分析,参考农村人口数,确定人均污染物浓度,COD为200mg/L,氨氮为40 mg/L。1.4.2 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按照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大纲给出的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

7、kg/亩.年,氨氮2kg/亩年。根据当地具体实际和一二级保护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对该系数进行坡度修正、作物类型修正、土壤类型修正、化肥施用量修正、降雨量修正等,确定一、二级保护区的农田径流污染物流失量。据此推算,一、二级保护区的污染物排污量和污染物质量,见表1-1,表1-2。 (1)由于部分原始报表中农村人口数未按照保护区级别分开,故该数据是按照保护区人均面积数计算不同级别保护区面积中人口数所得排废水量及污染物量。(2)由于分散养殖畜禽产生的有机肥不外排,故未统计其污染物排放量。(3)由于一级保护区未居住居民,没有废水排放量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只有农田径流量。表1-1 一级保护区内非点源主要污染

8、物排类型及排放量城市水源地名称水源地类型农村生活废水排放量(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t/a)氨氮排放量(t/a)农村生活农田径流城市径流合计农村生活农田径流城市径流合计静宁县甘 泉地下水13.5/13.52.7/2.7五台山地下水11.7/11.72.34/2.34东 峡地下水0.99/0.990.198/0.198合 计26.1926.195.2385.238表1-2 二级保护区内非点源主要污染物排类型及排放量 城市水源地名称水源地类型农村生活废水排放量(万t)化学需氧量排放量(t/a)氨氮排放量(t/a)农村生活农田径流城市径流合计农村生活农田径流城市径流合计静宁县甘 泉地下水8.8917

9、.7855.89/73.673.5611.18/14.74五台山地下水7.6515.3199.9/115.213.0619.98/23.04东 峡地下水7.1014.228.26/42.462.845.66/8.50合 计23.6447.29184.05231.349.4636.8246.281.5 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5.1 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十一五”之前,饮水工程没有制定总体解困的目标,项目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的,缺乏对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对水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认识不足,同时没有水质意识,因为资金本来就缺乏,没有足够的财力来上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专门人员也相对缺乏。

10、1.5.2 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实施的规模小,涉及的范围不大,其建设管理模式正在推广,在群众自建、社会投资等小型饮水工程上还有待加强。1.5.3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中甘泉、东峡饮用水源在古城乡、司桥乡内,其保护区边界周围有部分村民,易产生生活污水;其次,三个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排入,及其生活垃圾,对饮用水源安全都造成威胁。此外,少数工程没有落实专人管理和维护,工程处于无人管护运行状态,这样既造成了成本浪费,又容易造成工程损坏。1.6 解决饮水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饮用水水源地是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是人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水资源开

11、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水源水质环境安全受到威胁。尽管各地对水源的保护工作都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的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立法、执法水平和管理手段上差别很大,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因此,科学合理的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2006年2月28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饮水安全问题,形成了研究饮水安全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国阅200622号),要求加强饮用水源地污染治理力度,努力改善水质。2006年10,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为农村安全饮水提供了保障。2007年10月,

12、国家发改委、原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和原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对全国661个城市和县级政府所在地城镇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第二章 静宁县地下饮用水源保护背景分析2.1项目区概况及自然条件2.1.1 地理位置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东经10520-10605,北纬3501-3545,地处华家岭以东,六盘山以西。东、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西吉县接壤,西、南与我省的通渭、秦安县毗连,西北与会宁县为邻,东南同庄浪县相依。东距平凉110km,西至兰州220km。县境南北长81km,东西宽68.75km,土地总面积2193.9km2。静宁县地理位

13、置见下图。静宁县属渭河流域,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1340-2245m之间。全境梁峁起伏,沟深坡陡,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以黄绵土为主,分布较广,其次为石灰性新积土,黑麻垆土分布量较少。2.1.2 气候特征静宁县地处内陆,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气候特点是春旱少雨,夏、秋季多东南风,且雨量多而集中,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雨雪。年平均气温8.6,最高37.8,最低温度-25.7,年平均降水量432.8mm,年最大降水量为690.4 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228.8mm(1971年),降雨分布不均匀,69月降水量占全降水量的69.6%,年蒸发量为93

14、7.0mm(E-601), 干旱指数2.2。年平均日照总时数达1948h,全年无霜期180d,最大冻土厚度0.83m。年平均风速1.5m/s。2.1.3 地表水资源根据平凉市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保护规划,静宁县水资源总量为5269万m3,其中地表水水资源总量为5108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914万m3。(1)葫芦河葫芦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月亮山,河源处海拔高程2550m,由北向南流经平凉静宁、庄浪两县入秦安至天水市南河川汇入渭河。河流全长300.6 km,流域面积10730 km2,河床平均比降2.93。河流在本县内河长53.5 km,控制流域面积3718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06亿m3。根据北峡水文站资料,最大年径流量为191195万m3,最小年径流量为139万m3,多年平均输沙量776万t。1991-2009年,葫芦河径流量锐减,估算其减少量在2/3以上,枯水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