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宣传手册1.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4362735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蛛网膜下腔出血宣传手册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宣传手册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宣传手册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宣传手册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宣传手册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宣传手册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蛛网膜下腔出血宣传手册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健康宣教手册遵医附院神经内科姓名:管床医生:管床护士: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健康教育一 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原因所致的脑底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它并非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其中70% -80%属于外科范畴。临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前多有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各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二 临床表现 各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情绪激动中或用力情况下急性发生,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头痛史。(一)头痛与呕吐:突

2、发剧烈头痛、呕吐、颜面苍白、全身冷汗。如头痛局限某处有定位意义,如前头痛提示小脑幕上和大脑半球(单侧痛)、后头痛表示后颅凹病变。(二)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多数患者无意识障碍,但可有烦躁不安。危重者可有谵妄,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及至昏迷,少数可出现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三)脑膜刺激征:青壮年病人多见且明显,伴有颈背部痛。老年患者、出血早期或深昏迷者可无脑膜刺激征。(四)其它临床症状:如低热、腰背腿痛等。亦可见轻偏瘫,视力障碍,第、等颅神经麻痹,视网膜片状出血和视乳头水肿等。此外还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道感染等。三 实验室检查 腰穿颅内压多增高,脑脊液早期为血性,34天后开始黄变。发病初期部分患者

3、周围血中白细胞可增高,且多伴有核左移。心电图可有心律失常,并以心动过速、传导阻滞较多见。4天内头颅CT扫描,阳性率为75-85%,表现为颅底各池、大脑纵裂及脑沟密度增高,积血较厚处提示可能即系破裂动脉所在处或其附近部位。1、血常规尿常规和血糖 重症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急性期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高,可有尿糖与尿蛋白阳性急性,期血糖增高是由应激反应引起的,血糖升高不仅直接反映机体代谢状态,而且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血糖越高,应激性溃疡,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2、脑脊液 均匀一致血性的脑脊液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指标,注意起病后立即腰穿,由于血液还没有进入蛛网膜

4、下腔,脑脊液往往是阴性,等到患者有明显脑膜刺激征后,或患者几小时后腰穿阳性率会明显提高,脑脊液表现为均匀一致血性,无凝块。影像学检查脑CT扫描或MRI检查:临床疑诊SAH首选CT检查,安全,敏感,并可早期诊断,出血当天敏感性高,可检出90%以上的SAH显示大脑外侧裂池,前纵裂池,鞍上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和后纵裂池高密度出血征象,并可确定脑内出血或脑室出血。伴脑积水或脑梗死,可对病情进行动态观察,CT增强可发现大多数动静脉畸形和大的动脉瘤,MRI可检出脑干小动静脉畸形,但须注意SAH急性期MRI检查可能诱发再出血,CT可显示约15%的患者仅中脑环池少量出血,称非动脉瘤性SAH(non aneury

5、smal SAHnASAH)。四 蛛网膜下腔出血用药指导: 尼莫地平: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还可减少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内而减少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能明显降低CVS发生率。 五 心理指导 意识清醒者常因剧烈头痛而烦躁不安,心理情绪不稳定,感到病情严重,有濒死感,这种心理可加重脑血管痉孪,致疾病复发,应积极做好早期心理护理。护士应了解患者心态,使他们了解本病的诱因及危险性,安慰病人,排除紧张、恐惧、焦虑心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六、饮食指导 保证营养的供给,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清醒的患者可给予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低盐、低脂、低糖半流质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刺激性食

6、物,戒烟酒。食物不宜过冷或过热,喂食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呕吐、呛咳或窒息。神志不清,吞咽有困难者应在发病72h后插胃管鼻饲每天注入足够的水分和富于营养的流质饮食。保证大小便通畅 病人因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或不习惯于床上排便,常引起便秘,用力排便使血压突然升高,再次出血。对便秘者可用开塞露、石腊油或缓泻剂,昏迷者可留置导尿管。切忌灌肠,以免腹压突然增加,病人烦躁不安,。加重出血。七、休息与活动 绝对卧床休息 病人安置在监护室,室内光线宜暗,绝对卧床46周,头部抬高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在护理过程中注意预防再出血,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避免头部震动,禁止沐浴、入厕等一切下床活动,避免精神刺激。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病人呕吐物误吸致窒息。八、出院指导蛛网膜下腔出血出院后要饮食方面注意:1、 忌酒,辛辣,燥热,刺激性食物,控制高脂肪饮食及低纤维食物,尽量少吃油炸,熏烤及腌制食物。2、 多喝酸奶,蘑菇汤,海带汤,黄花鱼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