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清淤景观及产业园填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4362515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漕清淤景观及产业园填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漕清淤景观及产业园填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漕清淤景观及产业园填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漕清淤景观及产业园填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漕清淤景观及产业园填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漕清淤景观及产业园填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漕清淤景观及产业园填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提要11.2结论与建议31.3 编制依据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52.1项目背景52.2 项目建设必要性7第三章 市场与需求预测83.1 优质粮食供求形势分析83.2 本区域市场需求预测83.3 服务功能103.4 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10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24.1 基本情况124.2 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124.3 人员构成124.4 主要技术成果获奖情况及转化能力134.5 现有基础和技术条件154.6 资产与财务状况164.7 项目技术协作单位情况16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75.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175.2建设规模及服

2、务种类18第六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96.1 项目选址原则与要求196.2 项目建设用地情况196.3项目用地位置206.4自然与资源条件206.5水资源优势216.6 社会经济条件226.7 粮田基本情况226.8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266.9 对环境的影响26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277.1 工艺技术方案277.2 设备选型29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328.1 项目建设方案328.2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34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369.1 环境保护369.2 安全生产36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3810.1 项目组织管理3810.2 项目实施各阶段的管理方案3910.

3、3 工程招投标方案3910.4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与机制4010.5 运行经费解决方案4110.6 实施进度41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411.1 投资估算4411.2资金来源45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4612.1 经济效益4612.2 社会效益4712.3 生态效益47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4813.1 综合评价4813.2 结论意见4813.3 问题与建议4832一、总论 1.1项目名称:相城区漕湖清淤取土及湖岸景观工程项目1.2拟建地:苏州市相城区1.3承建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漕湖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 1.4项目结论本项目总投资7767万元,施工期为18个月,总取土600万立方米,其中第一

4、年取土400万立方米,收入6000万元,净收入5667万元。项目资金自筹2767万元,银行短期借款5000万元。本项目从财务效益上看虽能生存,没有特别显著的效益,但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本项目的实施还具有一些不可定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大大促进漕湖产业园的开发进度和经济发展。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及相城区的总体发展规划。本项目建设成后,创优良城市环境,吸引投资,提升地价。二、城市概况2.1相城区概况相城区位于古城苏州正北部,2001年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县市,分设相城区。全区下辖北桥、阳澄湖、渭塘、黄埭、东桥和望亭和元和、黄桥、太平三个街道以及一个开发区

5、,总面积49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4万。相城因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他,欲筑城于斯”而得名。相城区物产丰富,阳澄湖四分之三的湖面面积在相城区。素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著称的阳澄湖清水大闸蟹远销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相城区占全湖蟹产量的65%,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乡”。享有“中华之最”的中国珍珠城出产的太湖淡水珍珠工艺品在2001年APEC财长会议期间被指定为馈赠各国财长夫人的专用礼品。此外,御窑金砖、陆慕缂丝、九龙砖雕、渭塘琴弓、袁氏堂蟋蟀盆、黄桥青铜器、黄埭瓜子、湘城麻饼等传统手工艺制品、特产享誉中外。地理环境相城

6、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各大开发区的中心位置,交通和区域辐射明显。南靠沪宁高速、京沪铁路、312国道,东邻苏嘉杭高速及205省道,北有苏州绕城高速,西依苏州市中心东环路。距苏州火车站5公里、上海虹桥机场85公里、上海浦东机场130公里。东至:上海80公里。 南至:苏州工业园区5公里。 西至:苏州新区15公里。距昆山开发区20公里、吴江开发区25公里、无锡开发区25公里、杭州150公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风速、风向:2.5米/秒,以东南风为主。年平均气压:1016hpa年无霜日:300天地面承载力:18-20T/平方米吴淞

7、口标高:4.5米以上地震:地震基本烈度属6度设防区(即无地震区)。洪水:苏州地区几乎没水灾。我区防洪设施完善,可免除进区企业后顾之忧。 地质条件:苏州地区处长江下游入海附近地区,属冲积平原。相城区位于苏州北部,属舒缓基岩山丘、工程地质亚区及冲积湖,平原工程地质区,地质硬、地耐力高(18-20T/m2)工程性能好,建筑成本相对较低。 交通“五纵五横两联”的区内公路网,形成极为方便的立体交通网络。 (1)五纵 纵一:跨阳公路(阳澄湖肖泾阳澄湖312国道),二级公路;纵二:苏嘉杭高速公路;纵三:205省道复线,一级公路;纵四:205省道,二级公路; 纵五:苏虞张线,一级公路。 (2)五横 横一:沪宁

8、高速公路;横二:太阳路 横三:太潘路 横四:凤阳路横五:西北绕城高速公路。(3)两联 联一:湘城太平苏嘉杭高速公路太平互通,二级公路;联二:黄埭黄桥元和,二级公路 2.2相城区经济状况“十五”时期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区”为根本出发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区GDP年均增幅达到24.6%,名列省各县(区)第二位。“十五”期间,累计引进的新批中外企业811家,注册外资达34.88亿美元。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是2000年的3倍,“十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2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万元。2005年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

9、是2000年的6倍。在总量扩张的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由2000年的10.0:51.9:38.1调整为2005年的3:56.4:40.6。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生态型和都市型农业,形成了水产、畜禽、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建成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绿色食品基地9个,有机食品基地2个,建设了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4.4亿元。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200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利税分别达到380亿元和33亿元,是2000年的2.6倍和3.4倍。年销售超亿元的工业企业

10、由2000年的2家增加到25家,高新技术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9.3%,比2000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服务业快速发展。宾馆、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房地产、金融、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良好。新建成各类专业市场6家,星级标准宾馆5家,引进物流企业20家。中国服装城、中国珍珠(宝石)城等服务业集聚区正在加快形成,中心商贸区、生态农业休闲区和盛泽湖休闲度假区三大服务业片区建设初露端倪。2005年,新批三资企业175家,注册外资10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6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5.3倍、10倍和14倍。

11、2005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1.5亿美元,其中出口6.5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7.5倍和6.7倍。“十五”期间,累计新批三资企业810家,新增注册外资34.8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20.8亿美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99个。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电子通信、机电一体、精密机械等产业群。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十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039元和8038元,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8863元和2505元。2.3工程区概况漕湖取土工程位于相城区西北部的漕湖地区,行政上隶属于黄埭镇、北桥镇。工程所在的区域属太湖平原河网

12、地区,地势平坦、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漕湖为太湖流域十一大骨干工程之一望虞河穿越的湖泊之一。受望虞河引长江水的影响,漕湖水质优良,水产丰富。此外,秀丽的风景也是未来开发旅游度假的理想胜地。漕湖位于相城区、无锡交界处,湖面面积9平方公里,是区域的调蓄湖泊,同时又兼有渔业养殖、工业用水、农业灌溉、航运等多种功能。相城区水产养殖总场漕湖分场始建于1957年冬,94年成立漕湖渔工商实业公司,并于2005年2月进行体制改革,成立股份制公司,实现年经济利润500-600万元。2.4相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今后五年以及更长一段时间内,相城区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新型工

13、业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现代商贸区、工业制造区和生态休闲区,努力把相城区建设成为苏州市的现代制造业副中心、商贸物流副中心、优美人居副中心,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城区的空间布局调整目标为“一主一副,两翼齐飞”。“一主一副”分别是一个主城区和一个副城区,“两翼”分别是工业翼和生态翼。主城区即相城区的中心城区,由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和开发区组成,功能定位于政治、文化、商贸、居住中心和高新技术集聚区,到201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左右;副城区即相城区的商务新城,围绕盛泽湖休闲度假区向四周拓展,东至苏嘉杭高速、西至渭塘镇区、北至绕城高速公路、南至永昌泾。处在苏州市绕城高速公路北段中央和苏

14、州市区通向沿江开发带的中间位置,功能定位于现代商务中心、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和高科技研发基地,到201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15万人左右;工业翼即相城区的现代工业制造集聚区,由望亭、东桥、黄埭、和北桥镇组成,功能定位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到201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左右;生态翼即相城区的生态保护区,由苏嘉杭高速公路以东的阳澄湖镇和太平街道区域组成,功能定位于粮食生产和生态养殖基地,具有吴文化和水文化、田园风光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到201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10万人左右。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体系以接轨苏州、沟通南北、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完善快速交通网络。以“六纵六横两联”为区域干线网的

15、主体,重点建设永风路、金澄路、太公公路、机场路、望亭东渚上山环太湖路、北阳路、苏黄锡公路、莲花岛工程、创新路、阳澄湖至常熟沟通工程等十大工程。以防洪除涝、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保护为目标,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按1999年最高洪水位标准,全面加强圩区和不设防半高田地区的防洪除涝建设,按最高洪水超过1m标准全面加高加固圩区堤防;配合流域工程望虞河后续工程的实施,对沿岸控制线进行改造和高水行洪影响处理;继续实施河道的轮浚工作,健全和完善河网水系布局,维持河网畅通。使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其他地区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此外,按照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要求对太湖沿岸、阳澄湖沿岸、漕湖沿岸、元和塘、望虞河沿岸和盛泽湖湿地等区域加强保护,以保持水青草绿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水平建设农业生态示范园,开展阳澄湖、漕湖的水产品生态养殖,在全区形成“一园二湖”的生态农业格局。2.5漕湖产业园开发建设的初步规划漕湖产业园是相城区西北片开发的重点,定位于:与相城区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