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的论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36171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联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校联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校联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校联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校联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联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的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校联络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的论文家校联络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的论文【摘要】:p 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浸透心理安康教育,从而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开展需要的身心安康、具有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创造性人才作出奉献。【关键词】:p 中职思想政治教学心理安康教育中职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开展和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完成职业技能教育的黄金期,而且是思想品德素质开展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还是学生身心开展急剧变化并充满矛盾的“危机期”。当前,我们很多中职学校都缺乏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老师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安康教育浸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鼓励学习动机,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身于学习和生活

2、之中。下面就我思想政治教学中浸透心理安康教育,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一、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浸透心理安康教育的原因1、对学生加强心理安康教育是施行素质教育的要求科学研究说明,在将来人才的综合素质构造中,心理素质越来越来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安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心理安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剧烈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2、对学生加强心理安康教育是学生安康成长的需要青少年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开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人生当中最富有特色的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

3、中职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开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快速开展,开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安康开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来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安康问题较以前更加显著和突出。所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浸透心理安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安康,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开展。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浸透心理安康教育1、让学生学习一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2、引导学生保持心理安康,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心理安康是比拟而言的,绝对的安康是不存在的,而且人的心理安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心理安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

4、的。只要我们学生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个性、适度的情绪和充分的理智,我们就认为他们的心理是安康的。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不断地加强科学的“三观”教育,让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在实际生活在中既能承受自己,又能悦纳别人;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面对别人的批评和赞扬,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批评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会吞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同时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3、老师要进步自身的心理素质,建立民主

5、、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据有关方面统计,90%的学生的恐惧症是由于老师的非正常教学行为引起的。所以我们老师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安康,通过学习、自省、立志和理论等方法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平和、稳定、安康的状态,这样老师以自身安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才会自觉地去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尊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去热爱我们的学生、理解我们的学生、尊重我们的学生。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平安、自由营造良好气氛。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浸透心理安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开展的详细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政治老师进一步在教学理论中大胆探究,不断总结,为推动心理安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开展需要的身心安康、具有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的创造性人才作出奉献。【参考文献】:p 【1】心理安康教育指导纲要【2】学校心理安康教育大纲【3】问题学生的心理探究北京电子信息学院赵莉【4】学校心理学林崇德辛涛邹泓著【5】新课表标与老师心理素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刘晓明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