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360787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人是社会的人,我们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与他人一起学习、生活、工作,而在这些过程中越懂得合作的人他的收获越大,日本索尼公司可谓享誉世界,索尼有这样的成就,靠的是什么?索尼公司懂事长这样说:“我聘请的高级员工在智商上可能不是一流的,但在合作意识上却是极佳的,正是他们的真诚合作才有索尼今天的成就。”一个公司如此,一个人的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也与个体能否与他人取得协调,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有关。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也与国民是团结合作有很大的关系。2003年我国之所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战胜“非典”,靠的主要是全国人民团结协作,大家全心协力,众志成城。现在越来

2、越多的人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许多公司在招聘人才时甚至将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作为首要条件。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不仅是幼儿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们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呢?一、 创设平等合作的精神氛围。幼儿的合作意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因而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很重要。1、 注重积极的情感交流有了良好的情绪才有合作的可能。人的情绪情感很容易受周围的人影响,在幼儿园里老师、同伴的情绪体验都会影响着幼儿的情绪情感。尤其是教师是幼儿注视的焦点,老师的微笑、皱眉、语气温柔或严厉、举手投足带有发泄情感的意味,幼儿很快能体

3、验到,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渐渐形成了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通常情况下,老师越是心烦气燥,班上幼儿愈是躁动不安、好斗、不合作。作为老师要始终给幼儿呈现出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每一个幼儿,以合作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不失时机的以赞美、鼓励的语言同幼儿说话,幼儿当然感到亲切,从而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只要幼儿对老师产生了信任感,他们才能与老师合作,并模仿老师的态度与他人相处合作。2、 观察、倾听、平等对话作为幼儿,他们不仅需要会笑、会说赞美话的老师,他们更需要能倾听自己说话、了解自己、尊重自己,说话有道理能打动自己心的老师。师生在年龄上有长幼之分,但

4、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了解幼儿,要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幼儿,既不纵容幼儿,也不要求幼儿言听计从,要经常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实际需要,设计组织幼儿喜欢的活动,对幼儿的活动表现出好奇和关心,并以合作群体之一员的身份积极参与,建议和分担责任,帮忙提供材料,给幼儿以同伴切磋学习、老师就是我们中的一分子的感觉。幼儿在幼儿园这个群体中生活,一起玩游戏,学习时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合作的不协调音如争抢玩具等,教师不能仅仅只以调解员的身份去解决问题,要善于了解事情原因,引导幼儿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批评挑衅者一顿,往往会更加激发矛盾,引起更多的不合作。二、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现在的幼

5、儿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典型特征是“独”,不会关心、帮助他人,不善于分享、交流合作,“独占、独霸、独我、孤独”严重,这与交往中“亲和、合作、共生、互生、共享”等行为和精神有很大的矛盾。要培养幼儿合作能力要从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入手。而合作意识与许多品质息息相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培养。1、 尊重、善待他人尊重他人,对人有信用,能宽容、善待他人,是美德,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是合作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做好榜样,在班上努力营造合作氛围,老师之间相互合作,为幼儿树立好学习的榜样;在幼儿心目中树立“说话算数”的榜样,并引导幼儿做到言而有信,如在玩玩具时,说好了自己玩一会儿,借给别人玩,就要做到

6、。其次,要教育幼儿懂得宽容别人,如幼儿发生冲突时,要化解双方的矛盾,让矛盾双方都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事情,这样幼儿之间容易建立友谊,减少磨擦。再次,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真诚地对待别人,如午睡时自己睡不着不吵他人,别人讲话不随意打断,关心生病的同伴等,让幼儿学会帮助他人,使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2、 团结协作幼儿只有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才能产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可以通过讲故事、玩合作游戏等方式让幼儿体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例如,“蚂蚁搬豆”的故事最能让幼儿明白一人的力量小,只有大家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体育游戏“蜈蚣赛跑”、“两人三足”、“螃蟹赛跑”、“开火车”,各种表

7、演游戏等,这些游戏会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合作的需求,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分组比赛玩游戏,可以经常暗示幼儿,只有小组成员一起努力,团结合作,才能取得胜利。日常活动中如发现幼儿有合作情况,及时予以夸奖,如发现两名幼儿一起抬球筐,问他们:“你们是几个人一起抬的?两个人抬好还是一个人搬好?为什么?”然后称赞他们会想办法、合作得好。体验了合作的需要和好处,幼儿的合作意识自然而然就会提高。3、 分享、交流一个人如果他懂得与他人分享、交流,他就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交往、合作。对于大多在家里独享物品的独生子女来说,不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幼儿园里幼儿之间的纠纷,大都是为了争抢某一物品或玩具,自己先占

8、的玩具不给别人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别人拿着要抢过来,什么事都要自己得第一等等。这时可采用换角度思维的方式,引导幼儿懂得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也能受益,如“你把玩具给别人玩了,别人以后也会给你玩,不给别人玩,别人以后可能也不给你玩,你们可以一起玩,这样大家都能玩-”三、 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的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老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1、 通过合作游戏帮助幼儿寻找合作伙伴,体会合作方法。如前面提过的游戏“两人三足”、“螃蟹赛跑”等,由于这些游戏中规定幼儿必须跟别人一起合作玩,从而促使平时较少跟别人一起玩的幼儿要学会自

9、己找伙伴玩,还要在玩的过程中与他人协调协商着玩;经常开展小组比赛游戏、集体作画等各类学要合作的集体活动,让幼儿需要合作的情景中学会合作;创设虚拟情景如合作的情景,让幼儿模仿扮演角色学习和作方法。2、 在自由活动或生活活动中引导幼儿掌握合作方法。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引导幼儿掌握合作技巧。比如,“你要跟他商量着玩。”“你们都想当船长,没人当水手玩不成了怎么办?”“一本书,如果三个人一起看,会怎么样?”“你跟他说,咱们俩一起搭,试试。”“你们几个人玩这个游戏,要一起商量每个人演什么。”-搭积木或玩商店游戏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一个人叠不好被子时,两个人一起叠;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

10、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学会合作。3、 扩大幼儿交往范围,让幼儿在不同环境掌握与不同人交往的技巧。人在社会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通过让幼儿与不同的人交往,可以让幼儿体验不同的角色意识,从而提高合作能力,掌握合作方法。如让同年龄班幼儿在一起活动,让幼儿体会尝试与不认识的人交往、合作;让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一起活动-与鼻子极小的幼儿交往学会关心照顾弟弟妹妹,为弟弟妹妹出谋划策体验“决策者”的角色,与比自己大的幼

11、儿交往,从大哥哥打姐姐身上学会合作方法,充当“学习者”的角色;与社区、家长配合,为幼儿提供与大人合作的机会,学会与大人合作的方法。四、 让幼儿体会合作的积极效果1、体会合作过程带来的积极效果。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求助,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时,应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合作不好

12、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2、成人的积极鼓励,强化合作效果。当幼儿做出了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老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幼儿的肩膀、对幼儿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此外,做到以上这些外,还应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共同培育,幼儿的进步更大。当然,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点滴地积累和渗透,要我们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合作的意义和益处被幼儿充分地体验和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