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357080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根本生长过程和形状特征; 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究欲望和兴趣; 活动预备: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 2、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PPT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着幼儿观看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教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示幼儿边听故事边观看“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看鱼缸中的小蝌蚪,争论并叙述“小蝌蚪的形状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

2、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很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很多很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渐渐地蠕动着。 2、刚诞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殊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头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渐渐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熟悉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

3、变成青蛙的四个根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展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展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教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惜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惜它、爱护它)附件(儿歌):小蝌蚪找妈妈 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

4、、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教师头演青蛙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展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纳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叙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看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一样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进展空间的根底上,我引导幼儿先进展观看,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展绘画根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稳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缺乏之处在于:从最终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展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一样方向,所以,假如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便利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