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复习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4356658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复习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复习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复习试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复习试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地理复习试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复习试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复习试题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C ) A.正圆形球体 B. 纺锤形球状 C. 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B )A. 太阳东升西落 B. 站得高,看的远 C. 日全食 D水往低处流3、160E向东直至20W的范围为( B)A、东半球B、西半球C、东经D、西经4.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是(C)A. 北回归线B. 南回归线C. 赤道D. 北极圈5.本初子午线是指(B)A. 赤道 B.0经线 C.180经线 D.20W经线6.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A.20W,160E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D.0经线和180经线7.地球

2、自转的方向是(A)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8.一架飞机从北极点附近的岛屿上出发一直往南飞,它将可以(B) A.返回出发点B. 到达南极点C. 停留在赤道上D. 以上说法都不对9.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纬线长度都相等 B.每条纬线都自成一个圆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10地球公转方向的是(A)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顺时针 D 自南向北1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B)A. 回归线 B. 赤道 C. 极圈 D. 本初子午线12、某地点,其北侧是高纬度,南侧是中纬度,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点的位置是(

3、D)A、160E,60NB、160E,60SC、20W,60SD、20W,60N13.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D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四季变化 C. 昼夜现象D.昼夜交替现象14.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 )A. 一年B.一天C.一月D.一季15.中纬度是指( C )A030 B23.566.5 C.3060 D609016.地球上最大纬线圈的长度为(B) A.40000米B.40000千米C.80000千米D.48000千米17.南半球的冬季是(B)A.9、10、11月 B6、7、8月 C3、4、5月 D1、2、12月18. 在6月22日这一天(A)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

4、线上 B.南半球是夏季 C.春分日 D.冬至日19.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C)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20. 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C ) A.北极圈B.南极圈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21. 在地球上的寒带地区(B)A.全年炎热B.有极昼极夜现象C.四季分明D.有阳光直射现象22. 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B)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23、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B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尔文D:哥白尼24、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

5、当说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 C )A北极点上 B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C南极点上 D 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25、南北回归线是(D )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阳光直射的分界线回归线上一年仅有一次阳光直射A B C D26、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是( A )A、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到南的地区B南极圈以北和北极圈以南的地区C、极圈到回归线之间的地区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27、在A点(0、0)正西方向的是( D )A0、30E B90S、30E C10N、0 D。0、40W 28、下列地点中,属于西半球、南半球( D )A19W、10S B5W、40S C、16

6、0W、30N D。140W、35S29、下列的各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有:(A)A20N、0 B 40N、20E C66N、165E D66S、19W30、读下图,判断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D)点附近 31、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B )A.比例尺 B. 等高线 C. 方向 D. 图例32.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A ) A300千米 B.3000千米 C.30千米 D.3千米 33、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方法是( C )A.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不论什么样

7、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C.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34.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 A )A. 海拔B. 相对高度 C. 与另一地点垂直距离 D以上都不对35.在野外,我们经常需要寻找方向。下列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定方向:( D ) 晴朗的夜空用北极星定方向用指南针定方向根据太阳东升西落定方向在森林中,用树木的叶子的稀密程度定方向A. B.C. D.3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A )A.平原B.高原C.山地D. 盆地37、陆地主要集中在( B ): A.北半球和西半球 B.北半球和东半球 C.南半球和西半球 D.南半球和东半球38

8、、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D )A.亚洲B. 非洲C南美洲D. 南极洲39、赤道在东半球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大洲是: ( A )A.大洋洲 非洲 亚洲B. 亚洲 大洋洲 非洲 C. 大洋洲 亚洲非洲D. 非洲 亚洲 大洋洲40.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大西洋 C. 印度洋和大西洋D. 太平洋和印度洋41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A.山地B.平原C.高原D.丘陵42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43、根据板块购造学说,几千万年后将消失的海洋是: A.红海B.大西洋C.地中海D.印度洋44.下列地区属于火山地震带的是

9、: A.南极洲大陆B.南北美洲东海岸C.欧洲地中海沿岸D.亚洲北冰洋沿岸45、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 A.喜马拉雅山系 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太行山山系4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A.东北平原B.亚马孙平原C.西伯利亚大平原D.恒河平原读某城市气候资料,回答47、48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 C35121521252724181394降水量mm3155769014318026017710368534247.该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48.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

10、温和湿润C.全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49.某地区终年高温,地表黄沙漫漫,赤地千里,偶尔有小片绿洲点缀其中,单峰驼孤独地到处寻找水源和食物。这种景观分布最广的是() A.亚洲中部B.非洲北部C.南美洲南部 D.澳大利亚中部下图中所示的气温、降水状况与左图中哪个地点相吻合 ( )A B C DA B C D.我国西安较同纬度的日本东京,气温年较差偏大,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致使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氧气 D.二氧化硫2011晋江)图3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3题。1.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11、)A.1月 B.5月 C.8月 D.10月2.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A.5 B.10 C.20 D.303.该气候类型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2011石家庄)读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46题。4.关于该地气温与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在35左右 B.最低气温在15左右C.降水量最大的月份是9月 D.降水量季节变化大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6.图示气候类型易造成的灾害是( )A.水旱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下图中搭配正确的是( )A一太

12、平洋 B一南极洲 C一大西洋 D一北冰洋读右图,回答13题1图中字母表示不正确的是( )A.A表示亚欧板块 . B.B表示非洲板块C.C表示大洋洲板块 D.D表示太平洋板块2.几大板块中,几乎全部在大洋中的板块是( )A.B板块 B.C板块 C.D板块 D.F板块3.图中是喜马拉雅山脉,对此表示正确的说法是( )A.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B.山脉处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C.山脉处于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D.喜马拉雅山脉以后不会再变动1.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越慢越好B.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越快越好 C.一个国家的人口不变就好 D.一个国家的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3. 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米内居民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