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进展途径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356000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进展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农业进展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农业进展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农业进展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农业进展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进展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进展途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现代农业进展途径一、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的基本内涵(一)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这一新鲜词汇,是伴随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而生的新概念。一百多年来,随着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化石能源的消耗与掠夺,已经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气候恶化。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明显增加,带来了海平面上升、生态自然系统脆弱、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加剧等一系列后果,影响到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农业、水资源、健康及其他方面的许多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相继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等一系列条约,设定了具体的减排指标,旨在通过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抑制全球变暖的趋

2、向。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源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今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经济实质上是通过技术与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以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利益驱动下,世界各国的能源、环境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倾斜,促使新能源、生态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发展进程远高于预期。(二)低碳农业农业是温室气体重要排放源,也是最易遭受温室气体影响的部门。一方面,农业投入品,如种子、化

3、肥、农药、农膜的生产过程及机械使用、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能源消耗,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农田耕作特别是水稻种植以及畜禽养殖过程也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排放。据统计,我国农业化学品工业生产消耗的化石能源占我国化石能源消耗总量的45%。而全球农业用地释放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尽管其中的80%左右经由农业生态系统加以吸收。因此说,农业低碳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一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低碳实际上是一种生态高值农业模式,通过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特别是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逐步使农业经济的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能耗、

4、低污染、低排放。农业低碳包括了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通过农业生产与加工领域的节能减排和技术革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森林、植被种植和土壤固碳增加碳汇。我国农业发展日益面临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下降、化肥农药农膜污染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等多种因素的严峻挑战,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产能、稳定粮食产量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诸多方面都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倡导农业节能减排和农业低碳,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二、农垦低碳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与

5、优势(一)农垦现代农业建设应引入低碳经济的概念作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垦经济在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阶段,农垦从自身特点和实际出发,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垦系统也已建成了大型粮、棉、油、糖及种业种植基地和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实现了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导、种养加相结合和产供销农工商综合运营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现代大农业农机装备提高了农垦整体的综合机械化水平,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标准化作业提升了农产品总体的安全水平。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人类面临的资

6、源和环境约束逐渐增加,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追求绿色GDP发展,成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一个方向。农垦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国家前列,农垦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为农垦低碳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伴随农垦现代农业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定位,农垦在“四化”的前提下,引入循环经济和低碳农业的概念,顺应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大趋势,有助于农垦农业在更深领域、更高层次、更广阔范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与优化,更好地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参考范本。(二)农垦先行优

7、势农垦先行,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农业具备以下优势:1.资源和规模优势。农垦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农垦系统农业资源丰富,拥有大型的粮、棉、油、糖生产基地,标准化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数量众多,在生物质综合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据统计,2008年,农垦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达到3924万吨,占全国农业系统秸秆总量的7%;畜禽粪便资源总量接近2600万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有机质含量相当于640多万吨有机肥。与广大农村传统的小规模种植和饲养方式相比,农垦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依托现有的农业产业布局,可以聚集发展低碳农业和循环经济的适度原材料供应,形成规模化经营和

8、集聚效应。2.产业化优势。产业化为农垦低碳农业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农垦本身具有完整的生产、加工、贸易、服务、消费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内的拉动力和产业链条外部的推动力,以及市场在配置资源上发挥的内在传导机制,使得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农业物质产生循环运行,保证产业链条上各利益主体有足够的盈利空间。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达到网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农业产业化网络。3.组织化优势。我国农户数量众多,具有极大的分散性,各项动力在农户层面发挥的不够充分,导致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识不强,能力不够。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农户与生产主体的价格博弈,甚或导致循环产业链条的断裂或运行成本的提高。相比较而言,农垦企业在生产要素的掌控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充分保证了农业资源废弃物的有效供给。通过有效的组织方式,农业产业集群可以在更大范围调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确保农业低碳目标的实现。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