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退市改革在即 负资产扣非的ST股要小心.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35484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板退市改革在即 负资产扣非的ST股要小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主板退市改革在即 负资产扣非的ST股要小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主板退市改革在即 负资产扣非的ST股要小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主板退市改革在即 负资产扣非的ST股要小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主板退市改革在即 负资产扣非的ST股要小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板退市改革在即 负资产扣非的ST股要小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板退市改革在即 负资产扣非的ST股要小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板退市改革在即 负资产扣非的ST股要小心2012年03月10日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退市制度即将出台,主板退市制度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焦点。继1月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向媒体表示,退市制度证监会已经在改革和落实过程中,今年应该有重大的突破。”目前,结合深圳证券交易所2月底关于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的有关情况来看,除新增退市条款可能“照搬”外,历年来通过一次性的非经常性收益调节利润以规避现行主板退市制度的“顽疾”可能被

2、彻底根除,包括净资产为负等退市标准或将成为眼下主板退市制度改革最行之有效的“紧箍咒”,而“净资产为负”、“扣非”ST公司或将成为主板退市的重灾区。改革潮起上半年完善退市制度3月8日,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向媒体表示,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这些事情证监会都已经在改革和落实过程中,今年应该有重大的突破。就在同一天,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也表示,主板退市肯定要走到创业板退市前头。“按照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表态,主板退市制度上半年要推出,剩下的时间不过3个月。实际上,早在1月6日至1月7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

3、温家宝总理就要求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今年金融工作。其中重点强调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加强股市监管,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调健康发展,提振股市信心。而在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根据2月24日披露的 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和修改情况的说明,深圳证券交易所将根据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的有关内容修订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预计今年一季度完成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修订工作,经批准后,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将正式实施。浙江某私

4、募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结合目前各方面的消息来看,3月底之前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创业板退市制度基本上“板上钉钉”,接下来的主板退市制度改革肯定也能在上半年落实到位。改革方向“净资产为负”“扣非”或成雷区2月2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在“2012全球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表示,上市公司的退市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难题,但在当前体制下,利益关系复杂导致上市公司退市难。宋丽萍表示,即便是企业退出实体经济领域,都要涉及职工的安置问题和债权人利益等多方面问题,走完破产程序的难度很大。相比之下,上市公司的退市就更难,因为这不仅涉及职工和债权人事项,也涉及地方政府和部门,更涉及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利

5、益。她同时称,现在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还不够与时俱进,各部门行监督机制没有完全到位。众所周知,“恶炒ST股”“恶炒小盘股”等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对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落实严格的退市制度,有助于引导投资者理性、价值投资,形成健康的投资文化和氛围。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框架,目前已征求意见并修改完成的 创业板退市制度修改意见稿包括6个方面,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两个新增加的退市条件:一是创业板公司在最近36个月内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3次;二是创业板公司股票出现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同时创业板将不再实施现行的 “退市风险

6、警示处理”方式,连续3年亏损将直接退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业内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今年上半年有望正式出台的主板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具体内容可能“照搬”3月份随时出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此外,触发净资产为负退市条件、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盈利判断标准等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可能付诸实践。由此看来,长期以来通过政府补贴、资产处置和债务重组等一次性非经常性收益调节利润来规避现行退市制度监管的“僵尸”公司正面临新的监管要求,而净资产为负的公司“资不抵债”无疑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对于相关上市公司来说,这两大类可能是主板退市制度改革设置的最大“雷区”。改革影响711亿元市值面临大考根据巨潮资讯

7、网统计,截至目前,沪深A股市场累计有80家公司被终止上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剔除换股吸收合并造成的退市因素,因持续性经营状况等被迫从主板终止上市的只有60多家。实际上,在*ST联谊 (原代码600065)于2007年12月31日被终止上市转入三板市场以后,目前暂停上市的ST类个股基本上都在谋求资产重组恢复上市,没有发生从主板终止上市的案例。2月底,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向曾媒体分析指出,长期以来,有部分投资者热衷于炒作业绩差公司和所谓的“壳资源”,究其根源,除了投资者“一夜暴富”的念头和盲目跟风外,主要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上一些业绩差的公司不断演绎着“不死鸟”的传奇,大量ST板块的上市公司在四季

8、度通过资产处置、债务重组和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进行利润操作,规避了退市风险。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这种情况助长了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他们认为尽管公司连年巨亏也不会退市,从而豪赌借壳重组获取暴利。实际上,不少投资者认为,没有严格的退市制度,投机气氛很难改变。眼下,市场对ST类个股的炒作依然盛行。其中,净资产长期为负值、净利润出现巨额亏损的*ST盛润A(000030,收盘价13.59元)曾在吸收合并富奥股份的重组故事刺激下连续18个交易日涨停,多次停牌核查均无济于事,但随后又交错出现连续跌停和连续涨停,去年8月份以来股价呈现“过山车”走势;而借助1.6亿元政府补贴实现 “保壳”的*ST昌九(600

9、228,收盘价10.97元)也在重组预期落空之后一度出现十几个跌停,并在基本上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迅速出现V形反转,一个多月股价又轻松翻倍。上海一位专门押注ST类重组的大户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主板退市制度改革必然将给目前的市场格局带来较大冲击,资不抵债、靠非经常性损益实现“保壳”的ST类个股无疑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灾区。据巨灵资讯统计,截至3月9日收盘,沪深A股市场91家ST类个股中多达21家净资产为负值,其中最为糟糕的ST东盛(8.13,0.00,0.00%)每股净资产为-2.65元。在60家*ST类个股中,多达21家净资产为负值,其中最为糟糕的*ST宏盛(600817,暂停上市)每股净资产为-14.71元。值得注意的是,仅从净资产为负的指标来看,目前持有上述这类公司股票的股东总数高达93.57万人,累计总市值高达711.05亿元。一旦“扣非”再被纳入退市监管指标,大量投资者和巨额市值将面临“大考”。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