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课改全国掀起了课改一股轰轰烈烈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435435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1年课改全国掀起了课改一股轰轰烈烈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01年课改全国掀起了课改一股轰轰烈烈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01年课改全国掀起了课改一股轰轰烈烈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1年课改全国掀起了课改一股轰轰烈烈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1年课改全国掀起了课改一股轰轰烈烈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1年课改全国掀起了课改一股轰轰烈烈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2002年我课改课改先进个人资料2001年全国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2002年我有幸参与教育局组织的全县第一批课程改革实验。同时也感谢学校给了我走进课改的机会!感受了课改,课改像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给我带来自信和快乐,使我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领悟理念、转变观念。俗话说:“理清则眀”。 我知道,只有自己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傅,走出创新教育的路子。否则就会“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新课改培训的时间大多安排在假期或双休日进行,我为了跟上课改步伐,不惜一切休息时间,积极参加每一次

2、的课改培训学习。通过培训,我摈弃了旧的观念,树立起新时代的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我还积极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领悟新课改理念。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思想,认真备好每堂课,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积极探究、务实求真。 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变成实际的教学行为呢?课堂教学是课改实验的主渠道。任何一种教育改革,最主要还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改理念,我在不断的探索。首先,在课堂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

3、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时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他们的学习进行得怎么样了,他们需要什么,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关注一节课的知识点是否能讲完。这样,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接着,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多的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并联系他们的生活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身边。注重:1、课前收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课中探究。从生活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

4、解语文,发展语文。3、课后延伸。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为上好不同类型的语文课,我认真阅读了实验研究中不同类型的教学说明,对每次的优质课师范课中能认真回顾,积累课改中的好方法和新理念,并与自己的方法和理念相对照,找出差距,在后来的教学中尝试运用,使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课改实验以来,我自己上了几节校级教研课,得到了许多老师的一直赞同:教学上,我有很大的进步!在学校举行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赛教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在“字理识字”教学赛教中荣获“优秀奖”。三、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课后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吸

5、取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实验工作3年多,我所撰写的教学后记、教学设计、论文、范文等分别获得国家级、区级、市级,一、二、三等奖。课余时间,我自学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并学会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平时除了上好自己的课以外,我还经常协助教研组长做好组内各项工作!我不断探索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的评价方式。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结合本年级实际情况,我设计了用于期末评价的成长记录册,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他年级的老师觉得我设计得好,也都采用了我的评价方法!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是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

6、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所以,我会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不断适应新的变革。申报课改实验先进个人文字材料XXX,男,现年32岁,1995年参加工作,现在厉山中心学校工作。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学校的工作部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改革措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现作如下总结:

7、1、加强学习,树立新理念。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造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来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挑战。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

8、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分析,参与教学诊断,强调合作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悟,与课改同成长。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积极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订出阶段性学习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认识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功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

9、效能。为了使教师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本学期我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技能。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4、努

10、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在快乐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积极拓宽渠道,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内的名人名言;让学生走上社会,观察外面精彩的世界,留心广告、标牌,把新

11、积累的东西写下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5、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弄清疑点,把握关键。精心设计教案。每课教案要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精当的练习。要提前两天备课。坚持写教后记。授课后及时记录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6、重视集体备课。各备课组坚持每周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制度。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按期初制定的教研活动计划正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应当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备课时不单纯依赖教参,而是多方收集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俱进。创新教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扩展思路,加强课改认识,重点反思一节课存在问题的解决。继续做好新教材的研究实验及跟踪指导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新课程实验年段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教学管理,即实验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教学案例、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研讨课、每人建立一个班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