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35351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中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推断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1)写出F的化学式_,E物质的一种用途_,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_;(2)C和D反应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H2O 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 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3CO+Fe2O3 2Fe+3CO2 (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分析】A

2、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为盐酸。A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B,且BC可相互转化。所以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G是最轻的气体为氢气,且可与F相互转化,所以F为水。F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E。所以E为氢氧化钙。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 F为水,化学式H2O;E为氢氧化钙,可用于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制取烧碱等用途;C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2)D可与C(一氧化碳)、A(盐酸)均发生反应,所以D为金属氧化物。所以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也可以是氧化铜等其它金属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反应)(3)A转化为B的反应是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化学方

3、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下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A为常见化肥,E常作食品干燥剂,M只含3种元素。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1)化学式:A_,F_。(2)反应提醒在施用A时要注意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反应中C和D的质量比为_。(5)反应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即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NH4HCO3 或(NH4)2CO3 Ca(OH)2 避免气温高的时候施用 2217 2CaO+ 2SO2 +O2= 2CaSO4 【解析】【分析】【详解】A为常见化肥,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三种物质,说明A为碳酸

4、氢铵,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氨气;氨气和二氧化碳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尿素和水,所以B为水,E常作食品干燥剂,E为氧化钙;水和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C为二氧化碳,D为氨气;F是氢氧化钙,;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二氧化硫和氧化钙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1)化学式:A为 NH4HCO3,F为 Ca(OH)2;(2)碳酸氢铵在施用A时要注意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不能在烈日或高温下施用;(3)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的方程式为 ;(4)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H3+CO2= CO(NH2)2+

5、H2O,由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比为2217;(5)反应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即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即反应为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O+ 2SO2 +O2= 2CaSO4。3在一次化学课堂活动中,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游戏,要求五位同学分别佩戴下列铭牌:铝、氧气、二氧化碳、硫酸铜、氢氧化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图中“一”表示相的两位置代表的“同学”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位置代表的“同学存在转化关系)。其中A的溶液显蓝色,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请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为_。(2)写出C的一种用途:_。(3)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

6、)下列四位佩戴铭牌的同学为候选人员按游戏规则,只有一人能从原五位同学中找到替代对象完成游戏,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_(填序号)。 银 一氧化碳 盐酸 氯化钠【答案】CO2 供给呼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解析】【分析】A的溶液显蓝色,所以A是硫酸铜,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D是二氧化碳,C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气,B会与C反应,所以B是铝,E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详解】(1)D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2)C是氧气,氧气的一种用途是:供给呼吸;(3)A-E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

7、2NaOH=Cu(OH)2+Na2SO4;(4)因为银和氯化钠不能和这五种物质中的任何物质反应,而一氧化碳也只能转化为二氧化碳,不能跟其他物质反应,所以只有盐酸符合要求,盐酸代替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钠和铝反应,所以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4已知A、B、C、D是初中四种常见的物质,A常用于金属除锈。请回答以下问题:(1)C物质的用途有_。(2)A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4)以上物质转化过程中未涉及的基本

8、反应类型是_。【答案】做建筑材料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中有碳酸钙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置换反应、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已知A、B、C、D是初中四种常见的物质,A常用于金属除锈,所以A可以为稀盐酸,C为氢氧化钙,AC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D为碳酸钠,AD反应: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C-D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B为水,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又可以生成水。代入图示,合理。【详解】(1)C为氢氧化钙,C物质

9、的用途做建筑材料。(2)AC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为酸碱中和反应, AC反应的微观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3)CD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中有碳酸钙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4)AC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为复分解反应。AD反应: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为复分解反应。BC反应: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为化合反应。以上物质转化过程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分解反应。5现探

10、究一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CO3、CuSO4、BaCl2、K2SO4、NaCl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_。(2)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3)写出过程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化学方程式_。(4)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_(写化学式)。(5)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_(写离子符号)。(6)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写化学式),得此结论的理由是_。【答案】BaCO3 AgCl; CO2+Ca(OH)Ca

11、CO3+H2O NaCl NO3- CuSO4、K2SO4 如果有硫酸铜,滤液B为蓝色,与题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钾,过程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 【解析】【分析】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所以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得到的白色沉淀A中加入硝酸,生成气体C和滤液D,所以A中一定不含硫酸钡,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钠,一定含有氯化钡和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E是碳酸钙;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G是氯化银沉淀,

12、氯化钡会引入氯离子,所以样品中可能含能有氯化钠,一定不含硫酸铜【详解】由分析可知:(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BaCO3;(2)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AgCl;(3)过程中生成白色沉淀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CaCO3+H2O;(4)固体混合物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NaCl;(5)滤液D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NO3-;(6)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4、K2SO4,得此结论的理由是:如果有硫酸铜,滤液B为蓝色,与题意不符;如果有硫酸钾,过程白色沉淀A加稀硝酸后仍有白色沉淀,与题意不符。6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

13、、Na2CO3、CaCl2、CuSO4、KCl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CaCl2、BaCl2、KCl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填化学式)。 (2)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 (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答案】CuSO4 Na2CO3BaCl2=BaCO32NaCl Na2CO3、KOH KCl 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

14、色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KCl,否则不含KCl 【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步骤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2)由反应现象可知,步骤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碳酸钡,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氯化钙、硫酸钠,因为溶液显碱性,故一定含有氢氧化钾,故反应的方程式为为BaCl2+Na2CO3=BaCO3+2NaCl;(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a2CO3、KOH,可能含有KCl,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反之不含氯化钾。考点:碱和盐的性质、物质的推断7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是包含A、B、C、D和盐酸5种物质的“化学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